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掌握石嘴山市某区饮用水水质卫生的状况,确保市民饮水卫生安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石嘴山市该区丰水期及枯水期的市政供水、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及城市二次供水进行采集及检验,并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枯水期水样合格率44.00%,其中市政供水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氟化物、砷、锰;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浑浊度、总大肠菌群,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城市二次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氟化物、浑浊度。丰水期水样合格率46.00%,其中市政供水出厂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氟化物,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氟化物、锰;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总大肠菌群,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锰;城市二次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氟化物。结论石嘴山市某区饮用水水质状况存在个别供水站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周围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供水单位应配备一定的消毒设施,有关部门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对饮用水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方法随机抽取350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点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枯水期、丰水期各采集1次水样,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各1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对样本进行处理和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2年共检测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1 400份,合格321份,水样合格率为22.93%;丰水期与枯水期(χ2=2.138,P0.05)、出厂水与末梢水(χ2=2.526,P0.05)的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30.14%和41.86%。结论微生物指标超标是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存在隐患,加强消毒和卫生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十堰市城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全市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末梢水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检测,按照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2年共检测316份水样,合格138份,合格率为43.67%,消毒剂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指标合格率均较低。结论农村水厂消毒措施不到位是影响十堰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原因,应注意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4.
徐振杰  黄丹  田宏飞 《职业与健康》2014,(18):2630-2632
目的了解大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卫生状况。方法 2013年,对大连市农村109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水质检测,每家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1份。结果该市农村地区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抽检的436份水样,总合格率为21.56%;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合格率分别为24.32%和18.80%,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合格率分别为19.72%和23.40%。微生物和硝酸盐超标较严重。结论大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低,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现状,探讨影响该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供水管理部门加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昭平县农村集中供水监测点各采集水样1次,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按GB/T 5750-2006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按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2015-2018年昭平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指标,微生物污染是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昭平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影响其水质的最主要因素,存在着引发多种介水传染病的隐患,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8个县882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点进行现场调查;填写统一的农村饮用水监测相关调查表格;采集3 528份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8个县2012年农村饮用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为36.80%,比2011年32.46%增加了4.34%;较2010年23.92%增加了12.88%,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3 528份水样中,地面水占35.71%,地下水占64.29%。集中式供水点经完全处理和部分处理的占60.09%;供水点出厂水综合评价总合格率为47.68%,末梢水为43.08%,出厂水高于末梢水。丰水期综合评价合格率为43.99%,枯水期为46.77%,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实验室检测指标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出厂水为59.86%,末梢水为54.99%;枯水期为59.07%,丰水期为55.78%。结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仍需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田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改善饮用水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采集、保存、运送和检测分析,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结果 2008—2012年共监测18个乡镇173个集中式供水工程692份水样,总合格率37.9%;单项不合格指标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总大肠菌群49.1%、耐热大肠菌群49.3%、pH值85.8%、浑浊度88.6%、肉眼可见物96.2%、色度97.0%、菌落总数98.1%;2012年合格率最低;溪水合格率最低;枯水期与丰水期、出厂水与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田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多为简易沉淀过滤,水质无消毒,水源水质虽较好,但受雨天气候、地表径流等影响,水质合格率偏低,应加强监管,有效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和分析某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安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为政府在农村改水工程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2年—2014年某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数据。农村集中式供水信息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方式收集。水样采集、保存、运输、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执行;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执行。结果某市2012年—2014年监测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666处,以地下水为水源占65.62%(437/666)。供水工程常规处理占23.57%(157/666),无水质处理占54.65%。2012年—2014年某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总体合格率44.13%。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线性和线性组合χ~2=9.597,P<0.05);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高于地表水为水源的合格率;枯水期水质总体优于丰水期;常规处理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82.80%、80.95%;无水质处理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19.78%和13.65%;总大肠菌群合格率46.79%;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52.30%。结论某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中水质净化、消毒设施缺乏,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逐年下降,微生物超标是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传播介水传染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5—2019年影响六安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改善饮水安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监测方案要求,每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六安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和末梢水的31项指标进行水质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样结果进行合格判定,采用χ^(2)检验对水质合格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水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监测水样3016份,合格水样2139份,总合格率为70.92%。2015—2019年水质合格率依次为66.97%、66.23%、60.10%、72.63%和87.15%。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和浑浊度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8.38%、94.03%、94.46%,其余指标合格率均在99%以上。多因素分析显示,水源类型、消毒方式和水厂规模是六安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影响因素。结论2015—2019年六安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微生物指标仍是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指标,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赣榆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方法分别对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530份,合格率为68.5%,其中枯水期67.8%,丰水期62.9%,出厂水69.4%,末梢水67.6%;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合格率(72.4%)高于地面水(29.2%);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锰、硝酸盐氮。结论赣榆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堪忧,应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了解漯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1年河南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对漯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中的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对10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漯河市大部分供水工程属于供水能力不足500 t和供水人口小于5 000人的工程;监测点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85.5%、72.5%,其中,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6.0%、85.0%;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70.0%、74.0%,枯、丰水期出厂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监测不合格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锰、氯化物、总硬度、氟化物.结论 漯河市农村人口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较低,要加快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饮水消毒和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同安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280份出厂水和末梢水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年水质总合格率为27.1%,2012年合格率(29.9%)与2013年合格率(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指标中,游离余氯合格率最低10%,其次为总大肠菌群49.3%、菌落总数53.6%和耐热大肠菌群55.0%;水源以泉水为主(71.4%),水库水消毒处理率85.7%,合格率(82.1%)明显高于深井水(10.0%)、泉水(20.5%)和溪水(31.2%)。枯水期与丰水期、出厂水与末梢水合格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同安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较差,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集中式供水的管理,定时消毒处理,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掌握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广西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中桂林市10个县(区)的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在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月或8月)进行水样采集和检测,检测指标为水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农村供水类型、取水方式和水源类型及其覆盖人口进行调查。结果桂林市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78.83%,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为27.81%。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水平低下,枯水期、丰水期水质综合合格率仅分别为23.80%和20.54%,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也仅分别为26.20%和21.90%。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27.18%和27.85%,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则分别为31.85%和33.64%;分散式供水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低至15.70%和18.02%。结论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丹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对2006年-2011年南丹县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每年采集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检测分析。结果:599份水样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浑浊度、肉眼可见物、砷、氨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总合格率为23.04%,年度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χ2=26.19、P<0.01),枯水期与丰水期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3.11、P<0.01),出厂水与末梢水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39、P>0.05)。结论:南丹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合格率低,因此应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市(B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发现主要污染指标,为农村改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全市268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消毒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B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之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29。丰水期合格率低于枯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27,P<0.01。结论 YQ县总大肠菌群、FT区硝酸盐氮、DX区总硬度合格率低于其他区县;CY区、CP区、FS区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丰水期低于枯水期,HR区硝酸盐氮合格率丰水期低于枯水期,FT区总硬度合格率枯水期低于丰水期。B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硬度、总大肠菌群、硝酸盐氮,存在地区聚集性和季节性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饮水水质的卫生安全状况及其变化动态,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11年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对河北省石家庄市10县市258座农村饮水的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消毒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采集集中式供水点250个(每点采取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分散式供水点8个(每点采取末梢水1份)共计508份饮用水样品。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出厂水和末梢水及分散式供水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水样1 016份,合格644份,合格率为63.38%。集中式供水枯水期水样合格率70.60%(353/500),高于丰水期57.0%(285/500),出厂水水样合格率65.00%(325/500),高于末梢水62.5%(313/500),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出厂水水样合格率24.1%(27/116),低于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出厂水水样67.2%(614/9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65,P<0.01)。枯水期水样存在10项指标超标,丰水期水样7项指标超标,微生物学指标丰水期(22.8%~30.1%)较枯水期(6.5%~12.2%)超标较为突出。结论石家庄市农村饮水的水处理工艺不完善,多项指标存在超标现象,微生物学指标超标较为严重,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性应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莆田市2011-2015年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加强饮用水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定期采集城市饮用水(市政供水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样)和农村饮用水(集中式供水的出厂水、末梢水、学校自备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样),按GB/T 5750-2006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检测水样总合格率为80.2%(2 444/3 049),农村饮用水合格率(56.8%)明显低于城市(97.6%);城市饮用水不合格主要是二次供水,农村4种饮用水类型中,学校自备供水设施水样的合格率最高(78.6%),分散式供水合格率最低(52.8%);农村饮用水丰水期合格率(55.4%)略低于枯水期(58.2%).结论 莆田市2011-2015年生活饮用水存在微生物超标,尤其是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应加强监测和监督,以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莫桂姮  陈莉  李勇  杨将  李梦映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10-2811
目的了解2011年梧州市农村卫生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下一步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为依据,选择市直管的30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市长洲区5处分散式供水为监测点,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水样,分散式供水采集农户家庭储水器(家中水龙头)水样1份进行监测。结果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共采集水样130份,水质总的合格率为55.38%,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合格率分别为53.85%(35/65)和56.92%(37/65);集中式供水的合格率为56.67%(68/120),分散式供水的合格率为40.00%(4/10)。不同类型水源的水质合格率以深井水最高,其次为浅井水,最低是地表水,合格率分别为94.44%、83.33%、55.86%。水质完全处理的合格率为42.86%,不完全处理或不处理的水质合格率为56.90%。水质不合格的项目有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铁。其中总大肠菌群不合格57份,耐热大肠菌群不合格56份,菌落总数不合格34份,浑浊度不合格40份,只有1份水样铁含量不合格。结论梧州市只有半数的农民的生活饮用水是安全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江西省赣州市2014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赣州市11个县农村饮用水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水样开展33项指标检测,结果对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农村集中式、分散式供水覆盖人口比例分别为38.10%、61.90%;水处理方式为完全处理、沉淀过滤、仅消毒、未处理的水厂数分别占2.88%、40.21%、1.72%、55.18%;全年水质合格率为23.60%,枯、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25.07%、22.13%,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24.34%、22.99%,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超标率分别为69.20%、65.00%、17.00%、14.93%、13.80%;饮用合格水人口比例为34.20%。结论赣州市农村以分散式供水方式为主,集中式供水水处理方式以未处理居多;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微生物指标超标率高,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有待提高;合格水覆盖人口比例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微生物监测指标,评价农村集中式供水安全状况,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防止水源性疾病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同心县2014-2017年农村集中式供水9家水厂,在枯水期、丰水期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样296份,依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分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4项微生物指标。结果4项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71.62%,2014-2017年4项指标总合格率分别为61.11%、68.92%、74.32%、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P0.05);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检测合格率分别是83.78%、75.68%,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检测合格率分别是68.92%、58.11%,出厂水、末梢水在枯水期、丰水期检测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3、5.16,P均0.05);枯水期、丰水期检测合格率别为79.73%、63.5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57,P0.01);深井水、地表水两种水源类型水样综合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5.71%、6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消毒、未消毒水样微生物综合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0.83%、57.14%和70.8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6、4.45,P值分别0.01、0.05)。结论强化企业管理,规范工艺流程,切实提高饮水质量;注重环境治理、加强水源防护,减少饮水污染环节;加大设备投入,加强监督检查,促进饮用水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