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同安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280份出厂水和末梢水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年水质总合格率为27.1%,2012年合格率(29.9%)与2013年合格率(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指标中,游离余氯合格率最低10%,其次为总大肠菌群49.3%、菌落总数53.6%和耐热大肠菌群55.0%;水源以泉水为主(71.4%),水库水消毒处理率85.7%,合格率(82.1%)明显高于深井水(10.0%)、泉水(20.5%)和溪水(31.2%)。枯水期与丰水期、出厂水与末梢水合格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同安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较差,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集中式供水的管理,定时消毒处理,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8个县882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点进行现场调查;填写统一的农村饮用水监测相关调查表格;采集3 528份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8个县2012年农村饮用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为36.80%,比2011年32.46%增加了4.34%;较2010年23.92%增加了12.88%,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3 528份水样中,地面水占35.71%,地下水占64.29%。集中式供水点经完全处理和部分处理的占60.09%;供水点出厂水综合评价总合格率为47.68%,末梢水为43.08%,出厂水高于末梢水。丰水期综合评价合格率为43.99%,枯水期为46.77%,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实验室检测指标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出厂水为59.86%,末梢水为54.99%;枯水期为59.07%,丰水期为55.78%。结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仍需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湘西南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及卫生状况,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对2008-2012年湘西南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农村集中式供水以地下水为水源占91.56%,地表水源仅占8.44%.出厂水枯、丰水期水总合格率为28.00%、末梢水枯、丰水期水总合格率为20.67%.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63.56%、53.93%、77.63%;65.93%、54.07%、81.78%;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44.00%、33.63%、61.04%;59.41%、48.15%、64.74%.结论 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水质合格率低,主要受微生物指标影响.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的保护、改善给水工艺流程及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是提高供水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田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改善饮用水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采集、保存、运送和检测分析,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结果 2008—2012年共监测18个乡镇173个集中式供水工程692份水样,总合格率37.9%;单项不合格指标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总大肠菌群49.1%、耐热大肠菌群49.3%、pH值85.8%、浑浊度88.6%、肉眼可见物96.2%、色度97.0%、菌落总数98.1%;2012年合格率最低;溪水合格率最低;枯水期与丰水期、出厂水与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田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多为简易沉淀过滤,水质无消毒,水源水质虽较好,但受雨天气候、地表径流等影响,水质合格率偏低,应加强监管,有效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1年分别于枯水期(3—5月)、丰水期(8—10月)对全省6 819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水质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监测。结果 13 638份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微生物合格率为47.99%,末梢水为44.02%。不同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的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生物单项指标以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出厂水为49.85%,末梢水为46.27%。结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集中式供水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加强水源防护,完善水质净化工艺,普及健康教育,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掌握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广西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中桂林市10个县(区)的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在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月或8月)进行水样采集和检测,检测指标为水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农村供水类型、取水方式和水源类型及其覆盖人口进行调查。结果桂林市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78.83%,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为27.81%。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水平低下,枯水期、丰水期水质综合合格率仅分别为23.80%和20.54%,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也仅分别为26.20%和21.90%。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27.18%和27.85%,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则分别为31.85%和33.64%;分散式供水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低至15.70%和18.02%。结论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方法 2013年—2015年随机整群选取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471个,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分析。水样的采集和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样的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进行。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结果共采集水样941份,合格率47.7%。2013年—2015年水样合格率波动下降,地下水高于地表水(P<0.05);丰水期和枯水期比较,出厂水和末梢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项检测指标中,合格率低于90%的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浑浊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7项,其中以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74.7%)。结论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且波动下降;微生物、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是水质合格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聊城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饮用水水质情况,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在聊城市所辖8个县(市、区)随机抽取113个供水监测点进行感官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检测。113处监测点均为地下水,水源为深井水的占83.18%,均未进行消毒处理。[结果]枯水期、丰水期各检测出厂水、末梢水113份,水样合格率枯水期为22.12%,丰水期为20.35%(P0.05)。检测项目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合格率,出厂水、末梢水均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P0.05);氟化物合格率浅井水高于深井水(P0.05)。[结论]聊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较差,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赣榆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方法分别对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530份,合格率为68.5%,其中枯水期67.8%,丰水期62.9%,出厂水69.4%,末梢水67.6%;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合格率(72.4%)高于地面水(29.2%);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锰、硝酸盐氮。结论赣榆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堪忧,应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六安市集中式供水单位2000~2004年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六安市集中式供水单位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的动态变化,为保证供水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00~2004年对六安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连续监测,主要监测项目为: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铁、锰、游离余氯8项,监测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进行评价。结果共监测水源水70份,合格22份,总合格率为31.1%,2000~2004年各年度的水源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9.4%、12.0%、50.1%、19.6%和12.3%;共监测出厂水70份,合格率为100%;共监测420份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99.8%。结论六安市水源水合格率较低,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农村饮用水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福建省农村饮用水现况,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比例分层随机选择水质调查(监测)点,采集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和分散式供水储水器水进行检验.结果 我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占51.29%,分散式供水占48.71%;集中式供水水源以水库为主,占38.06%;分散式供水以浅井为主.占49.49%;以地面水为水源占41.4%,以地下水为水源占58.6%.全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54.8%,其中丰水期合格率53.2%,枯水期合格率56.5%;集中式供水合格率61.7%.分散式供水合格率44.0%;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59.4%,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51.1%;总大肠菌群合格率69.8%,细菌总数合格率85.6%.结论 我省近50%农村人口为分散式供水,改水任务十分艰巨;饮用水质合格率低,微生物超标为主因.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方法于2009年3月随机抽取梧州市市辖县(市)及乡镇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84个,分散式供水单位57个,采集其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进行检验、评价。结果梧州市市辖县(市)及乡镇现有集中式供水单位430个,覆盖人口47.3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18.72%。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42.22%(95/225),其中,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1.67%(70/168)、43.86%(25/57)。水质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浑浊度,合格率分别为53.78%、65.78%、86.22%、88.44%。结论梧州市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较低,微生物指标中的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防护、卫生管理、水质消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了解郑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4年对270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监测点,分别在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3月)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要求采集水质样品并检验,对监测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70处工程中,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共246处,占91.11%;2年共监测水样1 080份,合格701份,合格率为64.90%。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总的趋势是枯水期好于丰水期,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好于地表水为水源的水质,完全处理和仅消毒处理的水好于经沉淀过滤和未处理的水。结论农村集中式供水处理工艺比较简单或不处理,水质合格率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注重早期建设并加强后期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了解漯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1年河南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对漯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中的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对10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漯河市大部分供水工程属于供水能力不足500 t和供水人口小于5 000人的工程;监测点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85.5%、72.5%,其中,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6.0%、85.0%;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70.0%、74.0%,枯、丰水期出厂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监测不合格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锰、氯化物、总硬度、氟化物.结论 漯河市农村人口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较低,要加快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饮水消毒和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香格里拉县农村开展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情况,为合理选择卫生水源、水质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对全县11个乡镇80个小型集中式供水丰水期、枯水期的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丰水期与枯水期出厂水的细菌总数合格率16.25%、41.25%;总大肠菌群合格率11.25%、68.75%;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16.25%、76.25%;肉眼可见物合格率62.5%、58.75%。丰水期与枯水期末梢水的细菌总数合格率18.75%、50%;总大肠菌群合格率10%、65%;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20%、76.25%;肉眼可见物合格率41.25、51.25%。结论香格里拉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较差,微生物污染是主要的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广西苍梧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变化情况,为政府制定改水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广西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技术方案》要求,于2009—2012年随机抽取利用国债资金建设并竣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监测点,按GB/T 5750.1~5750.1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监测点水样进行检测,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2009—2012年间共采集74监测点296份水样,合格111份,总体合格率为37.50%。2011年的合格率最高,为57.50%(46/80),其次为2012年为32.50%(26/80),2010年为32.14%(18/56),2009年为26.25%(21/80)。不同年度的水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年间各年份的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为27.50%~57.50%,末梢水的水质合格率为25.00%~57.50%,不同年份的出厂水与末梢水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最低,总大肠菌群及耐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为45.27%(134/296)。其次是感官指标中的色度(83.11%,246/296)、肉眼可见物(89.87%,266/296)及浑浊度(94.93%,281/296);一般化学指标中,铁的合格率较低(90.88%,269/296)。苍梧县水源以山溪水、深井水、浅井水为主,构成比分别为31.08%(23/74)、27.03%(20/74)、24.32%(18/74),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的监测点仅占12.16%(9/74)。结论苍梧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合格率较低,微生物污染是影响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的主要因素。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卫生管理和对饮用水的消毒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卫生状况,为控制介水传染病发生,改善我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和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水质抽样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评价。结果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水源以地下水为主,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完全处理工程占34.86%。抽检水样592份,合格率54.73%,不合格指标中,消毒剂指标不达标和菌落总数超标率较高。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5.41%和54.05%,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7.43%和52.03%。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消毒处理设施不完善,微生物超标率较高,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青州市农村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卫生现状,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对青州市农村951处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每处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出厂水、末梢水1份,进行水质检测。[结果]调查768处水源水,均为地下水,有767处未对水源水进行处理。检测951处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水样1 690份,水样检测总体合格率为21.18%。水样合格率,出厂水、末梢水为21.24%、21.14%(P>0.05);城市管网延伸工程为40.00%,联村供水工程为15.79%,单村供水工程为20.91%(P<0.05)。硝酸盐、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20.65%和46.75%、61.36%、55.56%。[结论]青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低,水源受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状况,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7-11月,随机选择潍坊市684处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对每处出厂水和末梢水采样检测。结果本市农村集中式供水以地下水为主,深层地下水设施占95.91%,完全处理的工程水质占2.78%,有消毒设施的供水单位仅占6.87%。抽检的1 368份水样,总合格率为35.82%,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8.45%和33.19%;微生物和硝酸盐超标较严重,其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硝酸盐氮和耐热大肠菌群的超标率分别为:45.54%、36.33%、23.25%和12.79%。结论本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较差,农民饮水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南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23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并检测其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对监测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30处工程中,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90.87%,检测的920份水样中,水质总合格率为57.72%,枯水期水质好于丰水期,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好于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质,对水源水完全处理和仅消毒处理的水质好于经沉淀过滤和未处理的水质,单项指标检测以总大肠茵群和茵落总数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9.35%和84.24%,消毒剂余量合格率仅为39.94%。结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完善,水质合格率较低,微生物超标和消毒剂余量不足是主要原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建设和管理,以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