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BosniakⅡ~Ⅳ级肾囊性占位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CT诊断为囊性肾脏占位(BosniakⅡ、ⅡF、Ⅲ、Ⅳ)的17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Ⅱ级囊肿73例,ⅡF级囊肿34例、Ⅲ级囊肿38例、Ⅳ级囊肿25例。男105例,女65例;年龄20~85岁,平均(56±14.2)岁;病灶位于左侧87例,右侧66例,双侧17例。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Ⅱ级囊肿18例,ⅡF级囊肿8例,Ⅲ级囊肿30例,Ⅳ级囊肿24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5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5例,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7例,开放肾癌根治术6例,开放肾部分切除术27例。其余90例进行了影像学的随访。分析不同分型囊性肾脏占位的良恶性比例、病理学特点、随访结果。结果手术病例中Ⅱ级囊肿恶性病例为1例(5.6%),ⅡF级1例(12.5%),Ⅲ级16例(53.3%),Ⅳ级21例(87.5%),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病理结果:恶性肿瘤共39例(透明细胞癌31例,乳头状癌8例),Fuhrman分级均为Ⅰ级。良性病例共41例(单纯囊肿26例,囊肿伴出血3例,囊肿伴感染5例,囊性肾瘤4例,错构瘤3例)。术后患者随访时间为6~65月,平均随访25月,恶性病例均无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影像学随访病例中BosniakⅡ级为55例,ⅡF级26例,Ⅲ级为8例,Ⅳ级为1例,随访时间为6~64月,其中1例Ⅱ级(1.8%)进展至ⅡF级,其余病例均未进展。结论Ⅱ、ⅡF级囊肿恶性率较低、进展缓慢建议定期随访,而Ⅲ、Ⅳ级恶性率较高应积极手术处理。但由于囊性肾癌组织学分级往往较低,其术后复发、进展及远处转移率较低,保肾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osniak Ⅱ-Ⅳ级肾囊性占位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CT诊断为囊性肾脏占位(BosniakⅡ、ⅡF、Ⅲ、Ⅳ)的17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Ⅱ级囊肿73例,ⅡF级囊肿34例、Ⅲ级囊肿38例、Ⅳ级囊肿25例。男105例,女65例;年龄20-85岁,平均(56±14.2)岁;病灶位于左侧87例,右侧66例,双侧17例。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Ⅱ级囊肿18例,ⅡF级囊肿8例,Ⅲ级囊肿30例,Ⅳ级囊肿24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5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5例,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7例,开放肾癌根治术6例,开放肾部分切除术27例。其余90例进行了影像学的随访。分析不同分型囊性肾脏占位的良恶性比例、病理学特点、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病例中Ⅱ级囊肿恶性病例为1例(5.6%),ⅡF级1例(12.5%),Ⅲ级16例(53.3%),Ⅳ级21例(87.5%),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病理结果:恶性肿瘤共39例(透明细胞癌31例,乳头状癌8例),Fuhrman分级均为Ⅰ级。良性病例共41例(单纯囊肿26例,囊肿伴出血3例,囊肿伴感染5例,囊性肾瘤4例,错构瘤3例)。术后患者随访时间为6-65月,平均随访25月,恶性病例均无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影像学随访病例中BosniakⅡ级为55例,ⅡF级26例, Ⅲ级为8例,Ⅳ级为1例,随访时间为6-64月,其中1例Ⅱ级(1.8%)进展至ⅡF级,其余病例均未进展。结论 Ⅱ、ⅡF级囊肿恶性率较低、进展缓慢建议定期随访,而Ⅲ、Ⅳ级恶性率较高应积极手术处理。但由于囊性肾癌组织学分级往往较低,其术后复发、进展及远处转移率较低,保肾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osniakⅡ类和Ⅲ类囊肿的治疗原则. 方法 2005-2008年手术治疗BosniakⅡ类和Ⅲ类囊肿68例,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23~ 78岁,平均40岁.病变位于左侧37例,右侧31例;病变直径2.1 ~9.5 cm,平均5.1 cm.BosniakⅡ类囊肿31例,其中ⅡF 13例,Ⅲ类囊肿37例.术前诊断为良性病变49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其中5例术中冰冻切片提示恶性病变行根治性肾切除,4例术后病理切片提示恶性病变行二期根治性肾切除.术前诊断为恶性病变19例,其中行肾部分切除术14例,一期行根治性肾切除5例. 结果 68例患者中,病理报告恶性病变21例(30.9%),良性病变47例(69.1%).BosniakⅡ类囊肿中恶性病变3例(9.7%),Ⅲ类囊肿中恶性病变18例(48.6%).术前诊断为良性病变而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行根治性肾切除9例(18.4%,9/49),术前诊断为恶性病变而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7例(36.8%,7/19).4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8 ~ 65个月,平均31个月.其中恶性病变15例,良性病变27例.恶性病变患者术后1~4年出现肿瘤复发和(或)转移3例,良性病变术后2~5年出现复发性囊肿6例. 结论 BosniakⅡ类和Ⅲ类囊肿手术时应尽可能行部分肾切除,也可以将囊肿完全切除后行冰冻切片,因为仅取部分囊壁组织有可能漏诊其他部位的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囊性肾癌(CRCC)的临床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4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CRCC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14例肾脏囊性疾病通过螺旋CT、超声检查或MRI初步诊断为CRCC,其中Bosniak分级Ⅱ、ⅡF、Ⅲ、Ⅳ级肾脏囊性疾病分别为4、2、6、2例。9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3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1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后病理考虑恶性病变再次行LNSS。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例诊断为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癌(MCRNLMP),4例诊断为肾细胞癌囊性变(RCCC),3例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1例诊断为多房囊性肾瘤(MLCN)。其中11例CRCC中,T_(1a)N_0M_0期4例,T_(1b)N_0M_0期3例,T_(2a)N_0M_0期3例,T_(2b)N_0M_0期1例。随访2~46个月,其中1例RCCC患者术后9个月复发,其余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术前影像学诊断的CRCC病理类型多样,诊断较为困难,但Bosniak分级可以作为肾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LNSS可作为治疗CRCC的优先选择方案,MCRNLMP预后良好,与临床分期及肿瘤体积无关,但RCCC预后不良,应根据术后病理个体化管理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116例肾损伤患者的MSCT扫描和超声检查资料,其中增强扫描92例,延迟期扫描41例,比较二者在肾损伤临床分级诊断的符合率。 结果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肾损伤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和分级,本组116例患者中Ⅰ级26例,Ⅱ级27例,Ⅲ级39例,Ⅳ级14例,Ⅴ级10例;MSCT对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闭合性肾损伤的分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5%、88.9%、89.7%、92.8%、100.0%,显著高于超声的诊断符合率80.7%、81.5%、84.6%、85.7%、9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MSCT平扫有1例考虑右肾损伤行探查发现肾脏完整,而增强扫描与手术结果符合率100%。 结论MSCT增强扫描能快速明确患者肾损伤的程度及合并伤情况,对肾损伤诊断和分级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osniak分类在肾囊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2至2007年手术治疗497例肾囊性病变患者资料.男284例,女213例.平均年龄42岁.病变位于左侧212例,右侧265例,双侧20例.病变直径1.8~11.5 cm,平均5.4 cm.按照Bosniak分类,I类囊肿339例、Ⅱ类49例(其中Ⅱ F 23例)、Ⅲ类44例、Ⅳ类65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72例,肾部分切除术51例,根治性肾切除术74例.结果 病理报告为肾恶性肿瘤89例(透明细胞癌74例、乳头状癌12例、低分化癌3例),良性病变408例(单纯囊肿382例、囊肿伴出血6例、囊肿伴感染6例、多房囊性肾瘤5例、纤维囊壁组织9例).I类囊肿中恶性病变3例(O.9%)、Ⅱ类中5例[10.2%,其中非ⅡF为7.7%(2/26),ⅡF为13.O%(3/23)3、Ⅲ类中23例(52.3%)、Ⅳ类中58例(8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75例恶性病变患者中术后1~5年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和(或)转移9例;328例良性病变中,术后2~5年出现囊肿复发26例.结论 Bosniak分类I类和Ⅱ类肾囊肿一般并不需要积极的外科处理,但ⅡF类囊肿和直径进行性增大以及形态变化明显的囊肿需要引起重视;Ⅲ、Ⅳ类肾囊肿恶变率较高,具备明确手术治疗指征,建议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冷冻病理在复杂性肾囊肿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复杂性肾囊肿患者52例,其中行术中冷冻者11例,Bosniak分级Ⅱ级1例,ⅡF级4例,Ⅲ级3例和Ⅳ级3例,8例报告为肾囊肿、肾囊肿伴出血或伴纤维组织增生,2例为肾透明细胞癌,1例为嗜酸细胞性肿瘤。结果:术后病理与冷冻病理符合者6例(54.5%),3例冷冻病理为肾囊肿者或多房肾囊肿者术后病理分别为肾透明细胞癌Ⅰ级、肾乳头状瘤和囊性肾瘤;1例冷冻病理为透明细胞癌者术后病理为多房性肾囊肿;1例冷冻为嗜酸细胞性肿瘤者术后病理为嗜酸性乳头状细胞癌,该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于术后27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在处理复杂肾囊肿时应以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对于怀疑有恶性可能但无法行肾部分切除时或术中发现血性囊液或囊壁结节时,可行术中冷冻病理决定手术方案。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对于确诊及决定手术方式有一定帮助,但因取材、病理科医生阅片误差、肿瘤性质及冷冻病理技术限制,术中冷冻诊断复杂性肾囊肿仍有一定误诊率可能造成肾脏切除或肿瘤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5年11月经病理证实为MESTK的14例患者的临床、影像、手术及预后资料。结果:CT检查肿瘤呈囊实性伴多发分隔,Bosniak分级Ⅲ~Ⅳ级。5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6例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脏切除术,3例行开放根治性肾脏切除术。病理检查示肿瘤最大径1.5~13.5cm,平均(5.6±3.2)cm,镜下肿瘤由上皮和间质成分共同构成。中位随访时间17(1~127)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MESTK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影像学表现与复杂性肾囊肿和囊性肾癌相似,难以仅凭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明确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肾脏部分切除术为治疗MESTK的推荐手术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型多囊肾合并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1例成人型多囊肾患者,术后发现合并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有多囊肾家族史,B超及CT显示成人型多囊肾;行右多囊肾去顶减压术.结果:术后病理报告多囊性肾细胞癌,高分化.随访2个月未发现肿瘤生长.结论:成人型多囊肾合并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不易诊断,强化CT有助于诊断;属于Bosniak分级Ⅲ级或以上者,于术中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或行保留肾组织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所致主动脉食管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2例异物性食管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8~78岁。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影像后处理对食管异物病理变化进行准确分级;对主动脉食管瘘的患者采用包括杂交技术(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胸腔镜纵隔引流术)为主的治疗方案,总结MSCT和杂交技术在异物性主动脉食管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平扫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5%(24/32),影像后处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17/17)。MSCT分级所有Ⅰ级、Ⅱ级和Ⅲ级患者均治愈出院,4例Ⅳ级患者采用杂交技术治疗;7例Ⅳ级主动脉食管瘘患者中有5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因开胸行主动脉修补术中死亡1例,开胸行主动脉置换术后24 h内死亡1例。30例痊愈出院患者随访6个月,除1例Ⅳ级患者有轻微背痛以外,其他患者无不适。结论MSCT对食管异物性损伤的准确分级和治疗方式选择均有重要的价值,杂交技术治疗异物性主动脉食管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卵巢囊性病变的CT表现,提高对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和抗炎治疗后CT随访复查的3例共64例74个卵巢囊性病灶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CT表现良性病变54例61个病灶,恶性病变10例13个病灶。各类囊性病灶CT表现各有其一定特征。良性病变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囊壁薄而规则,囊液大部分均匀,水样密度;病灶中有脂肪,钙化为畸胎瘤特征性改变。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囊壁与分隔不规则,厚薄不均,最大厚度大于3mm,并可见盆腔直接侵润。结论:CT检查可提高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5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肾脏占位病变,一侧为囊性占位病变;4例显示单侧肾脏单发囊性占位病变,左肾3例,右肾1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6~68岁,平均56.4岁;肿瘤体积21.84~208ml,平均101.96ml。按照Bosniak分类,Ⅱ类1例,Ⅲ类2例,Ⅳ类2例;T1期2例,T2期2例,T3期1例。3例术前诊断为囊性肾癌,1例为肾脏囊肿,1例为肾嗜酸性细胞瘤合并囊性肾癌。2例行肾癌根治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囊肿去顶减压术后2周行肾癌根治术。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5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证实为透明细胞癌2例,乳头状细胞癌1例,多房囊性肾癌1例,嗜酸细胞腺瘤伴囊性变1例。平均随访34.4个月(10~66个月),1例发生骨骼及肺部转移,余4例均无复发转移。结论:囊性肾癌是一种广义上的肾癌分类,有四种分型;与其他类型肾癌相比,大部分恶性程度较低。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对于可疑病例,术中需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此类肿瘤,建议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BosniakⅠ型肾囊性占位病变发生癌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BosniakⅠ型肾囊性恶性病变的B超、CT、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42~72岁,平均54岁。患侧腰酸1例,体检发现4例。囊腔直径5.5~8.0cm。术前B超及CT均诊断为肾囊肿。结果:5例均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透明细胞癌,再次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随访6~33个月,4例无瘤存活,1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结论:重视BosniakⅠ型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术中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是提高BosniakⅠ型囊性肾癌诊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多模式“第二眼”超声联合全数字化乳腺X线(FFDM)对额外可疑高危病灶的再评价价值。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行FFDM筛查检出的有可疑高危病灶患者80例,所有患者给予“第二眼”超声检查,分析良恶性病灶超声、FFDM征象差异以及“第二眼”超声联合FFDM诊断良恶性病灶的价值。病理结果确诊恶性病灶68例,良性病灶12例。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有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有钙化,深度与宽度比>1,血流信号Ⅱ~Ⅲ级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恶性病灶FFDM征象:有钙化、结构扭曲和非对称致密影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第二眼”超声联合FFDM诊断良恶性病灶结果与病理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第二眼”超声联合FFDM诊断恶性病灶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2%、100.00%、95.00%、100.00%和75.00%。“第二眼”超声联合FFDM在额外可疑高危病灶诊断中有较好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和肾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8例肾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有无代谢综合征分为单纯性肾癌组和肾癌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统计分析两组间肾癌Fuhrman分级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8例肾细胞癌患者,平均年龄为(62.7±9.0)岁,男性451例,女性217例,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588例,非透明细胞癌80例。单纯肾癌组包含552例患者,平均年龄(62.5±9.0)岁,男性375例,女性177例,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486例,非透明细胞癌66例。Fuhrman分级Ⅰ、Ⅱ级399例,Fuhrman分级Ⅲ、Ⅳ级153例;肾癌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包括116例患者,平均年龄(63.7±8.9)岁,男性76例,女性40例,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102例,非透明细胞癌14例。Fuhrman分级Ⅰ、Ⅱ级71例,Fuhrman分级Ⅲ、Ⅳ级45例。肾癌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Fuhrman分级明显高于单纯肾癌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肾癌伴有代谢综合征预示了更高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及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7年~2010年我科34例临床以肾病综合征表现及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肾小球病理分级根据ISKDC分类标准,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参照Bohle方法。结果:(1)肾脏病理分级如下:Ⅰ级2例(5.88%),Ⅱ级8例(23.53%),Ⅲ级17例(50.00%),Ⅳ级6例(17.65%),Ⅴ级1例(2.94%),其中Ⅲ级最常见;肉眼血尿组Ⅳ级和Ⅴ级比例较镜下血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级12例(35.30%),(+)级15例(44.12%),(++)级5例(14.71%),(+++)级0例,(++++)级2例(5.88%)。(3)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r=0.643,P〈0.01),与血肌酐呈正相关(r=0.577,P〈0.01)。结论: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肾小球病理损害较重,但肾小管间质损害轻,有肉眼血尿表现的临床及病理均较镜下血尿的重,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进行综合评估,拟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细胞质动力蛋白轻链1(Tctex-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6 例肾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Tctex-1 蛋白的表达,比较肾癌组织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Tctex-1 阳性表达率,并分析肾癌组织Tctex-1 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肾癌组织中Tctex-1 阳性表达率为91.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肾癌组织病理分级Ⅲ、Ⅳ级的Tctex-1 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Ⅱ级,临床分期Ⅲ、Ⅳ期的Tctex-1 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ctex-1 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助于明确诊断,可作为评估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指标,可能对肾癌术后辅助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多层CT动态增强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的多层CT动态增强表现特点.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我院共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GP患者术前接受多层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XGP的多层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5例患者全部为单肾受累,左肾2例,右肾3例.CT表现分两型:(1)全肾弥漫性病变3例,全部合并肾结石及中-重度肾积水,表现为患肾肾盂肾盏显著扩张,腔壁增厚,并不均匀延迟强化;肾盏周围见串珠状低密度区,病理为多发微小脓肿;3例均见病灶内斑点或斑片状脂肪密度区,肾周脂肪间隙模糊及肾周筋膜增厚;1例腰大肌、竖脊肌及腹壁脓肿形成.(2)肾脏局灶性病变2例,1例为单发囊性低密度灶,夹杂斑片状脂肪密度区,壁薄,多期增强扫描囊壁呈延迟强化,囊腔无强化,囊壁周围散在蜂窝状低密度区,病理为微小脓肿;1例为单发囊性混杂密度灶,夹杂斑片状脂肪密度区,壁薄,多期增强扫描无强化.2例患者病灶周围肾周筋膜增厚,但均未发现结石征象.结论 CT能准确评价XGP肾脏受累程度及肾外炎性病变的浸润范围,肾结石、肾积水基础上病变区低密度脂肪沉积及肾盏周围肾实质内串珠状微小脓肿高度提示该病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VHL 综合征)累及肾脏、胰腺及肾上腺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临床符合VHL 综合征诊断标准且有腹部受累的病例9 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多层螺旋CT(MSCT)表现.9 例全部行MSCT 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9 例均有双肾多发病变,分为3 种类型:单纯性囊肿、囊实性肿块和实性肿块,其中6例3 种类型病灶混合存在,3 例仅有双肾多发单纯性囊肿.3 例行肾肿块切除,术后病理为透明细胞癌.7 例胰腺可见多发囊肿,其中4 例囊壁见钙化,1 例合并胰岛细胞瘤.3 例肾上腺可见嗜铬细胞瘤,2 例为双侧.5 例具有家族遗传史.结论 VHL 综合征可累及腹部多个器官,表现复杂多样,熟悉掌握其MSCT 表现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全面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内生型复杂肾囊性病变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诊治的7例内生型复杂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LUS)协助下行LPN。男2例,女5例;年龄33~59岁,平均41.2岁;2例位于肾中部,2例位于肾上极,3例位于肾下极;囊肿直径2.5~3.5cm,平均2.9cm。Bosniak分型:Ⅱ型1例,ⅡF型3例,Ⅲ型2例,Ⅳ型1例。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在LUS协助下成功进行LPN。手术时间65~110 min,平均72 min;术中出血量20~80 ml,平均42 ml;肾动脉阻断时间16~24min,平均19.2min。手术前后血肌酐无明显变化。术后病理结果肾透明细胞癌7例,所有切缘均阴性。结论:对于位于肾实质内部的内生型复杂肾囊肿,LUS可以协助手术医师行LPN,能完整切除肾实质内部的内生型复杂肾囊性病变,无论病理结果为良性还是恶性,均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