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内固定术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PFNA内固定术)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85.32±12.42)分,对照组为(91.63±11.28)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FNA内固定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加确切的疗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收治疗的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96%;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促进稳定性高和安全性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个月后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泌尿感染、肺部感染、手术位置易位、压疮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经1个月治疗后泌尿感染、肺部感染、手术位置易位、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6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较对照组(29.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卧床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82例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0.24%)高于对照组(68.29%),住院时间(11.5±1.3)d短于对照组(18.7±1.6)d,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76例,随机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预后生活质量QLQ-C30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QLQ-C30评分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手术出血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整体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临床在推广中,应该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和经济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既要保证疗效,也要考虑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PFNA,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骨折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疗效优于骨折内固定术,是临床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固定术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63%(P0.05),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管术治疗的效果与临床价值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观察组则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12、18个月经髋关节Harris评分显示,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6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PFNA)和对照组(PFN),每组各3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其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相对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相对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PFNA内固定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能够快速有效修复骨折损伤,促进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郑州阳城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组和置换术组, 每组41例。PFNA组给予PFNA内固定术治疗, 置换术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髋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置换术组, 手术时间短于置换术组,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置换术组(P均<0.05);PFNA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85.37%, 35/41)与置换术组(95.12%, 39/41)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9.51%, 8/41)高于置换术组(4.88%, 2/41), 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均较佳, PFNA内固定术为患者带来的创伤更小, 但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更佳, 且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 临床在实际应用时需要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型中医疗法联合PFNA内固定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6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PFNA内固定治疗,研究组36例在其基础上行中医疗法,观察两组髋关节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髋关节优良率72.7%低于研究组94.4%,且并发症的发生率24.2%高于研究组5.6%,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型中医疗法联合PFNA内固定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2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4例应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13例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7.62±5.61)d]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心得。方法将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的68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全面护理服务组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平均耗时、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手术并发症率。结果全面护理服务组满意度、髋关节功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平均耗时、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对比常规护理服务组有优势,P 0.05。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和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措施将9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A组(PFNA)、B组(PF-LCP)、C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三组疗效。结果 A组、B组、C组优良率分别为90.6%、66.7%、93.1%,A组、C组优于B组(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均较B组、C组少(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42例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A组),45例患者行PFNA内固定(B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方法的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好,能够改善患者额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收治的52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镇痛方法等一致。对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到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都对中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但半髋关节置换术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总有效率80.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相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