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3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营养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营养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心理资本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心理资本问卷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资本问卷评分,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住院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资本问卷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复发住院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69% vs.42.31%,3.85% vs.7.69%,P0.05)。结论基于心理资本的护理干预能通过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改善及依从性提高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依从性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有明显作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降低患者治疗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营养护理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改善情况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1干预后,观察组的总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的实施可以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38例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连续14 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7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6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化优质护理加强了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促进体内毒素及代谢物排出,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8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8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低血压、血钾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4%)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履行职责、优质服务及制度落实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MMSE、ADL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17例,对照组1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QOL评分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9.1%高于对照组68.3%,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提高了治疗有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n=42)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42),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术后观察指标、胃肠道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8%和14.2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观察指标、急性胃瘫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预见性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流程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6.00%/3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84.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联合营养干预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联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营养风险、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营养风险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营养风险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联合营养干预应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低血压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营养状况、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四项生活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护理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减少低血压事件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透析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积极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其中生活质量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进行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和躯体活动方面评分。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9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各项NH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各项NHP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的疼痛、情感、躯体活动项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的积极影响,是慢性盆腔炎的优选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方位服务管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医院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的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全方位服务管理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体质量、转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转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工作、病情控制、发作次数和心理状态等指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8%)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97.96%)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方位服务管理可有效改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H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HL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精神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之前有所提高,P0.05,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精神疾病康复疗效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实施全程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45例实施全程舒适护理干预者作为观察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实施全程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效果理想,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