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46例行胃癌治疗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22例与24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前后营养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营养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癌症晚期,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接受一线化疗失败的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0例接受一线化疗失败的中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用替吉奥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安阳肿瘤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家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阿帕替尼500 mg,口服,每天1次;替吉奥胶囊40~60 mg,每天2次,口服,第1~14天;21天为一周期,至少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替吉奥胶囊40~60 mg,每天2次,口服,第1~14天,21天为一周期,至少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两组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一致。以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version 1.1,RECIST 1.1)进行疗效评价,以WHO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以卡氏行为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标准评价生活质量,以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评估营养状态。结果试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消化道反应和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营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多,且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下降明显,该联合治疗方案是否值得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5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甲胎蛋白表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研究组使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胃癌根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甲胎蛋白阳性胃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8年5月就诊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淀粉安慰剂治疗,实验组则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和效果。结果实验组缓解率及生存期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后,患者生存期长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晚期化疗后进展胃癌患者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射阳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化疗后进展胃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方案,观察组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缓解率为84.85%,...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的疗效及预后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每日口服850 mg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及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患者生存进行分析。结果按照评定实体瘤临床治疗效果的标准对患者疗效评价,在疾病控制及生存受益方面,甲胎蛋白阳性胃癌患者比AFP阴性患者高,阿帕替尼治疗中产生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高血压、骨髓抑制。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较好,能控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采取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吉奥胶囊和顺铂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诊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顺铂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替吉奥胶囊和顺铂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清水平以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及位疾病进展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4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良好,患者中位生存期长,患者生存期显著提升,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或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胃癌及对血清肿瘤、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局部胃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5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实验组(35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CA125、NSE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体内S100A4、ARK5、HPA-1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进行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可以下降患者体内血清肿瘤与转移侵袭的相关指标,效果优于顺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胃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奥沙利铂与5-Fu联合治疗方案,实验组则行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胶囊联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统计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胃癌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中,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胶囊联合治疗效果满意,较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予以进一步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研究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4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伊立替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伊立替康和阿帕替尼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对晚期肺癌的临床控制效果,并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本院治疗的5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总改善率分别为67.86%和85.71%,均高于对照组的39.29%和57.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为晚期胃癌的化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曾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肿瘤的变化及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指数为(22.43±1.87)ng/ml,治疗后为(13.55±0.98)ng/ml,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有利于强化临床疗效,延缓肿瘤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晚期胃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而治疗组则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的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而言,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及奥沙利铂药物治疗,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替吉奥联合姑息性治疗老年晚期肠癌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进行晚期肠癌治疗的48例老年患者,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4例。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单药治疗。另一组作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替吉奥单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姑息性治疗。经过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疾病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控制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姑息性治疗老年晚期肠癌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服用方便,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晚期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肿瘤科的84例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雷利珠单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期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给予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方案治疗效果好,能保障用药安全、改善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替吉奥与吉西他滨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对照组24例予以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研究组24例予以替吉奥单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骨髓抑制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保障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降低其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