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 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表达及对该疾病严重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 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AP 患者99 例(重症AP 34 例、轻症AP 65 例)和体检健康者38 例,检测白细 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NLR 水平, 了解不同等级体重指数(BMI)分组中各指标的变化,AP 患者同时检测IL-6、CRP、PCT 及血淀粉酶 (AMY)水平,绘制ROC 曲线,预测炎性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急性胰腺炎中WBC、NLR、NE、 MON 均高于对照组,而LYM 低于对照组(P <0.05)。不同等级BMI 分组中的WBC、NLR、NE、LYM、 MO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组)中WBC、NLR、NE、LYM、MON、 PCT、CRP、IL-6、AMY 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细 胞与SAP 呈负相关(r =-0.240,P =0.017),其余均呈正相关。对于AP 严重程度诊断效能最大的是IL-6 (敏感性70.6%,特异性87.7%,AUC=0.859),其次是PCT(敏感性88.2%,特异性78.5%,AUC=0.848)。 结论 IL-6、NLR、CRP、PCT 的变化与AP 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CT 的敏感性最高,而NLR 的特异性最 强,IL-6 对预测AP 严重程度具有很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n=72)和重症组(n=38),另选取同期110名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SAA/hs-CRP、NLR及PCT水平,不同预后患儿SAA/hs-CRP、NLR及PCT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hs-CRP、NLR及PCT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轻症组SAA/hs-CRP、NLR及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预后不良患儿血清SAA/hs-CRP、NLR、PCT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AA/hs-CRP、NLR及PCT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44-47+169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5种炎性反应指标在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检测意义。方法于2015年2月~2017年3月根据本研究相关标准纳入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健康幼儿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PCT、WBC、CRP、NeuC、NLR水平。将观察组患儿分为细菌组和病毒组,分别为42例、58例,对比两组患儿PCT、WBC、CRP、NeuC、NLR水平。对比分析5个炎性指标在诊断幼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判断上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PCT、WBC、CRP、NeuC、NLR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组PCT、WBC、CRP、NeuC、NLR均较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绘制后计算出PCT、WBC、CRP、NeuC、NLR鉴别细菌性感染上最佳阈值分别为0.52μg/L、10.25×109/L、10.11 mg/L、5.52×109/L、1.92。5个指标中PCT在鉴别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上的符合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和敏感度也为5个指标中最高,分别为82.01%、80.12%、84.21%、80.29%、88.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WBC、CRP、NeuC、NLR在诊断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鉴别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均有一定价值,其中PCT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血液中采用PCT、hs-CRP及中性粒细胞比率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胰腺炎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胰腺炎(MAP)18例,急性胰腺炎(SAP)72例,选取4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PCT、hs-CRP及中性粒细胞比率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组的PCT、hs-CRP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均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胰腺炎组的PCT、hs-CRP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P<0.05);PCT和hs-CRP对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PCT和hsCRP对急性胰腺炎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反应蛋白(hs-CRP)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对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为该病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细胞(WBC)、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肝素结合蛋白(HBP)及降钙素原(PC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合并感染病情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好的感染早期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将64例病人分为感染组34例及非感染组30例。于入院时采集静脉血检测NLR、PLR、WBC、AMS及PCT,采集病人尿液检测UAMY,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感染组和感染组中WBC、NLR、PLR、HBP、PC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AMS、UAM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S和UAMY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NLR、PLR、HBP和PCT指标在采用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诊断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敏感度由大到小为:PLR>PCT>NLR>HBP>WBC,特异度由大到小为:PCT>NLR>PLR>HBP>WBC,AUC由大到小为:PCT>HBP>PLR>NLR>WBC。结论NLR、WBC、PLR、HBP及PCT的监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早期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对病情的判断及对后续治疗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IL-6及PCT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胰腺炎轻症组(MAP)19例,重症组(SAP)31例及健康成人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IL-6及PC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症组和重症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重症组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炎合并器官功能障碍多少与IL-6及PCT检测值均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PCT、IL-6可以判断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增加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并对于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有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和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出现症状24h内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及对照组患者21例,留取入院时、24h、48h及72h尿样和血样,测定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rypsinogen activation peptides,TAP)和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入院后72h按照病变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结果:急性胰腺炎组与非急性胰腺炎组各项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检测指标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存在一定差异,尿TAP和血清PCT在入院48h后统计效能最高,尿TAP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0.5%、87.5%和7.2;血清PCT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0.5%、82.5%和7.2。结论:与其它检测指标相比,尿TAP和血清PCT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洁 《重庆医学》2008,37(21):2468-2469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最新AP临床诊断标准,将入选37例AP患者分为急性轻症胰腺炎(20例)和急性重症胰腺炎(1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入院当天及综合治疗1周后AP患者血清PCT水平,并与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 AP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轻症胰腺炎.结论 血清PCT可以作为AP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3):342-34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SI评分和CURB-65评分标准分为低险组和高风险组,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48例,死亡组1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免疫荧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激光散射计数法测定NLR、白细胞(WBC)计数,比较不同风险组NLR、WBC、PCT、hs-CRP的差异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评价NLR、PCT、hsCRP、WBC之间的相关性;观察好转与死亡病例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高风险组NLR、PCT、hsCRP水平高于低风险组(P<0.05),而WBC无明显差异(P>0.05),NLR与WBC之间相关性不强,与hs-CRP、PCT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好转组WBC、PCT、NLR、hs-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NLR联合hs-CRP、WBC、PCT对CAR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高水平NLR、hsCRP、WBC、PCT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36-13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手足口病患儿的变化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手足口病的90例患儿,根据患儿病情严重,将其分为普通病例组(n=52)和重症病例组(n=38),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检测各组患儿入院及治疗1周后血清PCT、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手足口病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例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病例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手足口病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6.84%,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在手足口病患儿中显著升高,可以作为炎性反应考指标,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白蛋白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22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轻症163例,重症6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分别检测22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HDL-C和血清白蛋白的水平。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组HDL-C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轻型胰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1)。联合检测HDL-C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其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敏感性较单独检测HDL-C及血清白蛋白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HDL-C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降钙素原(PCT)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是反映机体感染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可对细菌感染进行预测判断。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探讨其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AP患者109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68例,50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清PCT和CRP为对照,分别在入院后第1、3、5、7天动态监测患者PCT和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1天血清CRP外,其余SAP组患者同期PCT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均P<0.05)。以2.0μg/L和120.0 mg/L分别为诊断SAP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和CRP诊断SAP的灵敏度分别为82.9%和70.7%,特异度均达90%以上,PCT和CRP联合检测则发现灵敏度提高到92.7%,而特异度仍达90%以上。 结论 血清PCT能够在早期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以2.0μg/L和120 mg/L分别为诊断SAP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诊断SAP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性的预测价值。方法: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院住院治疗的53例AP患者,轻症AP(MAP)32例,重症AP(SAP)21例。入院3d后,采集血样检测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AP患者组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MAP患者组(P<0.01)。PCT和CRP以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的10倍(0.5ng/ml、50mg/L)为临界值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0%、93.7%和95.2%、78.1%。PCT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和0.876。结论:血清PCT水平在SAP患者显著升高,其预测AP严重性优于CR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作用,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AP)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组、中重症AP(MSAP)组和重症AP(SAP)组,分别检测其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并采用APACHEⅡ评分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AP组、SAP组患者WBC显著高于MAP组(P<0.05),而MSAP组与SAP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P组NLR显著高于MAP组、MSAP组(P<0.05),MSAP组NLR显著高于MAP组(P<0.05);随着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APACHEⅡ评分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NLR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2,P=0.006).结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NLR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对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HFMD 86例,其中重症44例,轻症42例,分析轻重症组间WBC、血糖(GLU)、中性粒细胞与降钙素原(PCT)、NLR、前白蛋白(PA)等临床资料,并绘制ROC曲线及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A、PCT、GLU、NLR、WBC在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利用ROC曲线确定NLR的最优临界值为2.252,WBC预测重症化的最优临界值为13.19×109/L,对其两个连续变量指标重新赋值后成为分类指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LR、WBC高于临界值是发生重症HFMD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回归方程为Logit(P)=-2.601+2.933X1+4.530X2,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P=0.830,>0.05。当两者联合检测,串联时预测重症HFM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45%和100.00%,AUC为0.852;并联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8%和88.10%,AUC为0.906。结论NLR与WBC联合检测对重症HFMD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HCT)及降钙素原(PC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识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40例因急性胰腺炎入院患者24h内血清HCT及PCT水平,评价发病24h内HCT、PCT的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轻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轻重症分型的早期预测价值。其中SAP组1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组(MAP)26例。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CT水平,胶体金法测定血清PCT水平。结果 SAP组中HCT和PCT水平高于M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CT值(>40%)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7.14%和73.07%,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33%和76.00%。PCT值(>0.5ng/ml)判断SA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86%和88.46%,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25%和95.83%。结论 HCT、PCT可作为SAP的早期识别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45例被确诊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感染组48例,支原体感染组39例,病毒感染组58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2例为对照组,检测PCT及hs-CRP、WBC的水平并比较其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差异。结果细菌性感染组的PCT、WBC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P0.01);比较四组间的hs-CRP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阳性率PCT高于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PCT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9,P0.05)。结论 PCT与hs-CRP、WBC的联合监测可以提高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根据结果判断呼吸道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的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用感染性指标在血液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5例血液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1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比三项检测结果,并观察三项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观察组hs-CRP、WBC、PCT水平较对照组来说均更高(P0.05)。观察组hs-CRP、WBC、PCT以及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来说均更高,且观察组中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各单项检测来说均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感染患者hs-CRP、WBC、PCT水平要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三项联合检验能够提高血液感染疾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2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和102名健康个体在就诊时的PCT、NLR水平以及其他临床资料,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PCT、NLR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了PCT、NLR与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PCT和NLR较健康个体明显增高,且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相关.PCT和NLR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和0.84,多个指标联合使用时的AUC为0.96.结论 NLR和PCT均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关,联合使用NLR和PCT更有助于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胰腺炎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6例(对照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32例(非急性胰腺炎组),观察三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及重症、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S-Amy、U-Amy、CRP水平均低于急性胰腺炎组、非急性胰腺炎组,急性胰腺炎组患者S-Amy、U-Amy、CRP水平均高于非急性胰腺炎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my、U-Amy、CRP水平均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