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后处方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处方管理办法》在基层医院的执行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在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后各半年,抽查了2007年12个月的处方共18329张,进行6个核心指标统计,分析比较前后处方质量的变化。结果:《处方管理办法》施行后处方质量较之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处方管理办法》在基层医院得到落实,规范了我院的处方书写,减少了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花费,大大降低了处方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提高服务意识,促进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使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3.
《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办法》中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彭晓燕  姚冰  潘洁  杨波  钟磊  唐秀玲 《中国药业》2009,18(21):44-45
目的了解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质量规范的效果,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门诊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评价表的相关要求,对处方书写、合理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5月1日实行《处方管理办法》后。书写不规范的处方比例由2007年5月的11.79%下降到2008年12月的2.52%,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比例由2007年5月的5.38%下降到2008年12月的2.16%。结论《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规范处方管理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于2007年2月14日发布《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到目前为止,《办法》已实施一年多了,但它在基层医院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其作用——规范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和保障医疗安全方面发挥的效果尚未见报道。为此,在我区卫生局医政科的协助下我们对我区21家基层医疗机构在《办法》执行后的情况做了一次医院处方调查。  相似文献   

6.
余其卢  张俊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61-1561
目的:探讨《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在基层医院的执行情况和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在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后的同一时间段,抽查多家基层医院的处方,对处方内容中不规范各项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处方质量的变化。结果: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施行后的处方质量以及促进合理用药方面较之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在基层医院能普遍得到落实,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有良好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医院用药的影响,为处方评价标准的制订提供建议.方法 将2006年9月与2007年同期处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后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1.98种和2.15种,平均每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数量为0.48种和0.52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05.71元和121.70元,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41.51%和42.35%,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为69.60%和61.23%,诊断标示百分率为22.17%和91.51%,抗菌药物的品种总数占用药品种总数的比率为24.16%和24.23%.结论 门诊处方质量在<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有了较大提高,但医务人员仍需加强学习,并严格按要求处方用药.此外,处方评价表在分析门诊处方时的一些标准尚待统一.  相似文献   

8.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前后我院门诊处方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滨  李洁 《天津药学》2006,18(6):38-40
目的:了解《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前后本院门诊处方的基本情况。方法:分别抽取2004年和2005年门诊处方各7200张,依据国际合理用药指标和处方规范化管理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针剂使用比例、抗生素使用比例、每次就诊平均药费均不同程度下降。通用名使用比例和基本药物比例则有所增加。不合格处方也大幅减少。结论:《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使本院门诊用药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唐培仙 《海峡药学》2009,21(5):195-197
目的调查住院药房不合格处方情况,探讨如何杜绝不合格处方的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07年6月和2008年6月两月住院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抽查处方共计41610张.2007年6月19552张。发现不合格处方386张.占所查处方的1.97%;2008年6月22058张。发现不合格处方227张.占所查处方的1.03%。结论通过对我院部分住院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处方中出现不合理用药及不规范处方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同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电子处方与《处方管理办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青华  余翠琴  周绮妮 《医药导报》2008,27(8):1013-1014
参照《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条款,分析电子处方的优势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该文认为电子处方与手写处方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电子处方是医院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应尽快给予电子处方合法地位,并对电子处方签名的合法性作明确认定。  相似文献   

11.
我院开展处方规范性点评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许进福  郑匀江  谢娟  张一  高玲  盛长城 《中国药房》2010,(41):3852-3854
目的:建立并完善我院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方法: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建立处方点评的相关组织机构,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以及制定《药品处方集》等方法相配合,对处方进行抽查和规范化点评,同时通过行政干预及质量监督措施推进处方点评工作的顺利开展。结果:进行点评后处方合格率由之前的85%提高到98%,并在各项检查中得到较好的评价。结论:通过处方规范性点评工作的开展,处方开具日益规范,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医师认识不够、药师专业水平需提高等方面的问题,需借助推进医生工作站建设和加强处方合理性点评等来促进处方点评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解决《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施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供建设性建议。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处方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基本国情,研究问题、分析原因、探讨对策。结果与结论:《办法》在个别地方尚存在逻辑不严密,欠规范、合理、严谨,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建议针对《办法》施行后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制定与其具有同等效力的规章解释或适当进行规章修订,尽快使其个别相应内容的逻辑严密,用语准确,条文内容规范、合理、严谨、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处方点评制度的推行实践对我院促进处方质量改进的持续性影响,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分别抽查我院2010-2012年门诊处方7 200张(200张/月,2 400张/年),用《云浮市人民医院处方评价标准表》点评,汇总结果,并根据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2010年768张,2011年504张,2012年120张;合格率(分值≥18分):2010年68%,2011年79%,2012年95%。处方质量考核其他指标如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等得到引导性下降,基本药物使用率得到提高。结论:通过推行处方点评制度,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处方点评的实施对处方质量的改善有持续性影响,但仍存在问题,需要继续优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瑞祥 《中国药房》2013,(46):4344-4347
目的:探讨为提高医院门诊处方质量的有益创新。方法:对比某院运行临床药师处方审核管理系统前后处方质量的变化,对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抽取该院2011年1-7月门诊处方37653张和2012年1—7月门诊处方42665张,比较基本指标变化。结果:2011年1—7月,平均每张处方用药2.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47.7%,注射剂使用率平均为37.8%,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平均为72.0%,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平均为95.8%。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51.5元,处方合格率平均为95.7%;2012年1-7月,平均每张处方用药2.6种,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27.9%,注射剂使用率平均为30.3%,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平均为60.2%,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68.7元。处方合格率平均为99.2%。结论:该院通过临床药师处方审核管理系统的运行,处方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钱进  李志勇 《中国药房》2011,(33):3162-3164
目的:改进我院门/急诊处方质量,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干预前(2010年4-6月)和干预后(2010年7-9月)门/急诊处方各1800张,分成干预前、干预后共2组,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合理处方率由干预前的(91.83±3.31)%上升为干预后的(97.11±1.58)%,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7.60±6.27)%下降为(19.70±3.35)%,注射剂使用率由(22.60±3.21)%下降为(13.20±1.95)%;不合理用药处方由干预前的147张下降为干预后的52张,其中无特殊情况门/急诊处方超常用量由41张下降为18张,未按规定开具抗菌药物由32张下降为6张,用法、用量不适宜由22张下降为12张。结论:规范性处方点评使我院门/急诊处方质量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夏文斌  张楠  闫妍 《中国药房》2005,16(23):1833-1834
目的:探讨门诊处方常见问题,评估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10月门诊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药师审核和干预的疑义处方平均占所调剂处方的0·35%,处方中用法问题占43·0%,剂量问题占39·4%,总量问题占9·7%,频次问题占2·7%;药师对频次问题的专项干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师干预99%有效。结论: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合理用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陶然  祝德秋  王开明 《中国药房》2009,(34):2719-2720
目的:考察并比较用不同的处方评价方法进行处方管理时的效果。方法:每月同时以我院自订的方法(方法一)和《处方管理办法》指定的方法(方法二)进行审方(12个月共24000张),行政部门根据处方评价结果干预医师的处方行为,对比2种方法各自指标数据12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方法一中,除了用法用量问题数有较小斜率的上升趋势外,其他不合理问题数都有较大斜率的下降趋势;方法二中,除平均品种数有小斜率的下降趋势外,其他指标均有小斜率的上升趋势。结论:方法一的评价及干预效果较方法二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忠伟 《北方药学》2013,(11):122-123
目的:考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通过、实施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1月的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家应出台更多的政策,不断加强各类药品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通过合理用药模式的建立,提高我院处方质量,进一步达到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方法: 建立合理用药的模式,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点评工作表的要求,据实填写; 对建立合理用药模式前后的处方按处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建立合理用药模式后处方合格率由62%上升到 80.14%。结论:该模式在我院建立后,处方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有效减少医患纠纷,不断提高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探索建立适合我院药学部门的处方点评模式。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指导下,我院药房药师重在进行处方审核,参与处方点评;临床药师重在进行处方(医嘱单)点评及对药房药师点评进行再评价;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复查点评结果,向医院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房药师的审方能力,保证处方点评的公正合理,有利于处方的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