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4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蓉  董利红 《中国药房》2014,(10):926-928
目的:考察抗肿瘤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上报的473例抗肿瘤药致ADR报告,从患者的基本情况、涉及药品、给药途径、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ADR报告涉及抗肿瘤药8大类,其中顺铂居首位;涉及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ADR多发生在给药后1 d以内,累及11个器官或系统类型,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损害为主;多数ADR给予相应处理后能痊愈或好转。结论:临床应用抗肿瘤药时,应加强监护以减少ADR的发生,及时正确地处理以降低其危害,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杨军炎  顾小丽 《中国药房》2010,(10):922-923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8年抗肿瘤药致ADR报告162例,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合并用药情况、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ADR中,男女比例相近,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有68例,占41.98%;单一用药123例,占75.93%,合并用药39例,占24.07%;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的ADR居首位,占39.51%;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6.42%。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致ADR监测工作,合理、规范使用抗肿瘤药,避免或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26):3646-3649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使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肿瘤专科医院2015年1-12月收集的309例抗肿瘤药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9例ADR患者中,女性(58.25%)多于男性(41.75%);4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较高(78.64%);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4.82%);严重的ADR 225例(72.82%);经停药或治疗后好转的有268例(86.73%)。309例ADR共涉及24种抗肿瘤药物,引发ADR最多的药品依次为多西他赛、顺铂和环磷酰胺;ADR累及器官/系统以造血系统最常见(64.24%),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肿瘤药的ADR监测,及时预防、发现和诊治抗肿瘤药引发的ADR,以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8,(4):508-511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6年12月108家医院上报至解放军ADR监测中心的抗肿瘤药致ADR报告,对ADR报告类型、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ADR发生时间、抗肿瘤药类别、患者罹患肿瘤情况、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 183例ADR报告中,新ADR有462例,严重ADR有2 873例。男性8 039例(52.95%),女性7 144例(47.05%);其中女性严重的ADR发生比例(20.00%)显著高于男性(1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90.53%),且多发生于用药后2~<7 d(23.00%)。共涉及抗肿瘤药117种,排名前3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金属铂类(25.63%)、植物来源及衍生物类(24.42%)和抗代谢类(18.50%)。男性患者罹患肿瘤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女性患者为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胃肠系统、血液系统和全身性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皮疹和发热。92.57%发生ADR的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和好转,但有5例患者死亡。结论:抗肿瘤药致ADR较多,且危害严重。临床应加强重点人群、重点药物的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4,(34):3233-3235
目的:探讨医院抗肿瘤药导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肿瘤药。方法:对我院2010-2013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215例抗肿瘤药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ADR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38.60%);发生ADR最多患者的原发疾病为乳腺癌(占24.19%),其次为肺癌(占15.81%)和肠癌(占15.35%);引发ADR的药物种类中以铂类为主(占36.55%),其次为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占22.34%);最易引发ADR的抗肿瘤药为注射用顺铂(占14.21%);涉及ADR的最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占95.81%);ADR多发生在用药后1 d以内(占44.65%);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占45.58%),其次为血液造血系统(占28.84%);多数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占58.14%)或者好转(占40.93%)。结论: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肿瘤药ADR的监测,加强临床药师的干预作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抗肿瘤药物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661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04~2008年的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表661例,对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所涉及的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级别等项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661例报告表中,男430例(65.05%),女231例(34.95%),6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191例(38.43%);涉及64种抗肿瘤药,涉及怀疑药物共计1145例次;居前3位的药物是顺铂(210例次)、氟尿嘧啶(135例次)、奥沙利铂(124例次);静脉注射给药1027例次(89.69%);涉及ADR临床症状共计1566例次,消化系统损害773例次(49.36%)居首位;发生新的、严重的ADR共242例,占36.61%。结论:收集整理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定量分析、综合评价其基本信息,有助于促进抗肿瘤药临床合理应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20):2784-2787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解放军ADR监测中心数据库2009-2013年91家医院7 417例抗肿瘤药致ADR报告,按国家ADR监测中心分类方法,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74 17例ADR报告中,严重ADR为1 475例(占19.89%),新的一般的ADR为196例(2.64%),新的严重的ADR为44例(0.59%);以45~5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41.01%);静脉给药方式最为多见(占88.96%);出现频率较高的抗肿瘤药依次为植物来源类(26.55%)、金属铂类(占24.86%)和抗代谢类(占19.46%);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损害(38.80%)、血液系统损害(16.53%)和全身症状(12.79%);ADR的发生时间近半数在用药后12 h内(占43.60%)。结论:抗肿瘤药因其毒性大、安全范围窄,易致ADR发生,加强对高危人群、高危品种、严重的ADR的主动监测,重点关注给药后12 h反应,可以较大程度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我院281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张艳华 《中国药房》2011,(38):3607-3610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4月上报的涉及抗肿瘤药的281例ADR报告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结果:281例ADR共涉及抗肿瘤药52种,涉及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有260例(占82.02%);其中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较多,有248例(占88.26%);ADR累及器官或系统最多的为心脑血管系统,有172例(占25.04%);ADR报告排名前13位药物的发生频次占总数的64.35%,其中奥沙利铂的ADR发生率居首位。结论:我院作为肿瘤专科医院更应加强抗肿瘤药致ADR的监测工作,规范抗肿瘤药过敏的常规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222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上报的222例抗肿瘤药发生的ADR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结果:ADR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41~60岁患者居多;消化系统肿瘤105例(47.3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59例(26.58%),乳腺癌36例(16.21%);222例报告涉及到14种药品,铂类药有146例(65.77%),紫杉醇类药有49例(22.07%),卡培他滨12例(5.41%);神经系统损伤84例(25.53%),循环系统损伤74例(22.50%),皮肤及其附件损伤66例(20.06%)。219例(98.65%)属一般性ADR,程度均为轻至中度,其中发生率居前3位的临床表现为胸闷、潮红和瘙痒;严重的ADR有3例,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例(分别由紫杉醇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健择)引起)和心脏停搏、昏厥1例(由注射用奥沙利铂引起)。结论:应高度重视肿瘤患者的ADR监测工作,尤其要注意铂类药和紫杉醇类药引起的ADR,及时预防、上报和更新ADR,为抗肿瘤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降低其ADR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院108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和平  王卓  黄瑾  徐慧欣  杨黎 《中国药房》2010,(34):3235-3238
目的:分析我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规律,提高抗肿瘤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上报的108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频数统计和分析评价,提出临床药师用药监护点。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用药当日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占59.26%)。抗肿瘤药中ADR发生率前3位的分别是奥沙利铂(14例)、甲氨蝶呤(12例)与紫杉醇(9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前3位分别为中枢神经系统(31例)、消化系统(25例)及免疫系统(21例)。结论:临床药师应重点关注肿瘤患者用药人群、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通过加强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药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害,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409例主要抗结核药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琦  孙莹  段亚倩 《中国药房》2008,19(8):620-621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7年1月~2006年12月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5种主要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案例409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涉及皮肤及其附件以及泌尿、神经、血液等多个系统,主要与过敏反应和药物自身的毒性有关,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疹、发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应重视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进行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喹诺酮类药致老年人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范铭 《中国药房》2010,(18):1704-1706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致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以"喹诺酮"、"沙星"为题名,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2004~2009年中有关喹诺酮类药致老年人(≥60岁)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137篇,共173例,并按涉及药品种类、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经、原患疾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喹诺酮类药共有12种;以男性居多(63.01%);60~65岁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较多(30.06%);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33.53%)、变态反应(20.81%)、内分泌系统反应(17.34%),精神异常和癫痫是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75.86%);死亡2例。结论:临床应重视喹诺酮类药在老年人中引起的不良反应,警惕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国韬 《河北医药》2015,(6):937-938
目的:探讨我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2010至2013年抗肿瘤药致ADR报告113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4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生101例(89贩.38%);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98例,86.73%);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引发的ADR位居首位,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损害(26.75%)和血液系统损害(24.84%)最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致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142例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立新 《中国药房》2007,18(35):2780-2781
目的:了解我院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方法:对2006年我院上报的142例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按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不良反应的药品共有19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不良反应为3例。结论:继续加强抗感染药不良反应监测,尤其应加强不易观察的及慢性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肿瘤药的药学监护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上报的103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性别与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涉及药物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103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50例,男女比例为1.06∶1;18~79岁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101例,占总病例数的98.06%);用药当日发生的ADR所占比例最高(53例次,占总病例数的51.46%);发生不良反应例次数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奈达铂(13例次)、薄芝糖肽(11例次)、核糖核酸Ⅱ(10例次);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居前3位的分别为皮肤及其附件(38例)、呼吸系统(20例)及消化系统(11例)。结论:临床药师应关注重点人群、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加强对抗肿瘤药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我院105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的分布、涉及药物的种类、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05例ADR报告中,男性占32.38%,女性占67.62%;铂类药所致的不良反应57例,高迭54.28%;消化系统反应最常见,占45.72%。结论:应重视抗肿瘤药物的ADR,及时做好预防、上报、更新工作.为肿瘤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线主要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分布特点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线主要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表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4种主要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分布,病例的年龄和性别分布,个药所致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进行统计,并分析个药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结果共统计整理病例739例,男性437例,女性299例,性别不详3例;出现不良反应时间最短的为2分钟,最迟的为50年。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神经、泌尿、血液等12个系统,多发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肝损伤、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视神经炎等。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顾玉红  杜佳新 《中国药房》2012,(16):1482-1484
目的:探讨双黄连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11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双黄连致ADR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黄连致ADR主要累及肌肉系统,其次为消化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双黄连的合理应用,避免和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5年至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加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78例,对患者一般情况、用药途径与剂量、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等有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加替沙星ADR患者主要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临床表现多样,以全身性损害最常见,占24.88%;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1d以内,占83.33%.结论 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减少加替沙星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63例替硝唑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鸿昌  卢庆 《中国药房》2007,18(17):1347-1348
目的:探讨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对1994年1月~2006年6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63例替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替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临床应重视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