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氧气湿化瓶细菌学调查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导致医院感染的途径和预防措施. 方法采集10个氧气湿化瓶使用前、中、后各部位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检查,同时对湿化水、室内空气和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并采集患者痰液进行培养检查. 结果 10个氧气湿化瓶使用前各部位、室内空气和医护人员的手未检到患者感染细菌,患者使用后40%的氧气湿化瓶的内芯、内壁、出气口及管道检到与患者痰液培养结果相同的致病菌. 结论氧气湿化瓶易被患者污染,其内芯是导致医院感染的最危险因素,应对其各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内源性感染途径在ICU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进行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ICU患儿48例,对其胃腔、口咽部和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和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结果:48例患儿共培养出致病菌86株,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球菌(GPC)和革兰阴性细菌(GNB),口咽部至下呼吸道的病原菌转移9例,占总数的18.75%,其中7例为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由胃腔→口咽部→下呼吸道以及胃腔→下呼吸道的细菌逆向定植造成的内源性感染共15例,占总数的31-25%,这15例患儿中有13例为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内源性感染途径包括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和下行转移,以及胃肠细菌的逆向定植是ICU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ICU)、急诊ICU、神经外科ICU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分为VAP组与无VAP组.每隔24~48 h采集两组患者胃液、口咽部、下呼吸道标本,同时采集呼吸机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气管接口端前10 cm内壁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对与VAP相关的1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VAP发病率为60.24%.咽部革兰阴性杆菌定植、胃液pH值≥4.0、持续使用呼吸机时间≥6d、APACHEⅡ评分〉15分是VAP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病人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川秀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86-3387,3390
[目的]防止呼吸道感染,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4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措施,干预后进行观察对照。[结果]干预后,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感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性疾病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 72例恶性肿瘤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平均住院日延长 ,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最大。痰培养以 G-杆菌为主 ,其次为真菌。 [结论 ]抵抗力低下 ,住院日延长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儿内科收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抗体检测,并对1872例阳性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近年呈增长趋势,冬春秋感染发病率高于夏季。[结论]治疗上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一次性吸痰管采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对病原学进行检测分析。记录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及相关临床化验结果,对以上相关因素分别给予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 118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治疗的患儿共有2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88%;检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05%,革兰阳性菌23.81%,真菌7.14%;病毒47株,其中合胞病毒感染31.91%,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分别占19.15%和12.77%;患儿合并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合理及住院时间是导致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医院感染的患儿,治疗上要依据病原菌分布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针对导致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及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改善患儿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立呼吸机管理中心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全年医院感染病例中,VAP占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54.3%。结论呼吸机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成立呼吸机管理中心是防止医院感染的有利措施,既保障了呼吸机应急使用,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既提高呼吸机使用完好率,又大大降低了能源与人力资源的消耗,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发生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1月25日-2月10日该院ICU发生的10例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0例患者痰培养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全敏感,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外,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基本耐药;7例患者经治疗好转后转出ICU,3例死亡。共采集环境标本(未做清洁前)104份,其中从水龙头、治疗车、床头柜、雾化器管道、呼吸机管道和呼吸机操作屏、医务人员手等16份标本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16份环境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与痰培养菌株一致。经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很好地控制了疫情。结论此次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与医务人员手及医疗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及相关危险因素,以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方法]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莆田市第一医院ICU使用机械通气患者126例,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阳性组(A组)和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阴性组(B组)。[结果]A组患者36例(28.6%),致病菌株培养出97株,以G-菌为主(67.0%),其次为G+菌(21.7%)和真菌(11.3%),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相关危险因素为患者自身(高龄、慢性呼吸病史及低蛋白血症)和医源性因素(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论]医院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与其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好发于高龄、有慢性呼吸病史及低蛋白血症患者。主要干预措施为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加机体免疫力,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规范诊疗护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小儿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儿内科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年内出院6022例患者,38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44%。医院感染发生率,〈1岁为5.69%,1~2岁为4.24%,3~5岁为7.99%,6~12岁为10.00%(P〈0.01);基础疾病为感染性疾病者为5.38%,为非感染性疾病者为9.58%(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肠道为主。[结论]儿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血清C反应蛋白定量分析在肺部感染中的诊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肺部感染中临床应用。[方法]对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CRP浓度、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沉(ESR),对腋温和痰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CRP低于治疗前。CRP阳性率高于WBC、N、ESR、腋温和痰培养。[结论]CRP作为诊断肺部感染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分析泰安市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8日在泰安市全部市级和部分县区医院住院的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现患情况调查。[结果]调查住院病人3677例.发现现患医院感染者180例、208例次,人数感染率与例次感染率分别为4.90%、5.66%。医院感染率,综合ICU科最高;男性为4.96%。女性为6.28%(P〉0.05);老年组为9.23%,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使用泌尿道插管的为10.94%,使用动静脉插管的为12.14%。使用呼吸机的为14.29%;气管切开的为25.21%,进行手术治疗的为12.11%.有输血的为10.90%,均高于未进行相应治疗者(P〈0.01;基础疾病3种及以上者为20.22%.高于1~2种的(P〈0.01)。检测各科室物体表面标本1289份。检出病原体197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2.69%。白色念珠菌占11.17%,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占9.14%.不动杆菌属占7.61%。[结论]泰安市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一般水平.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大、使用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呼吸机、气管切开、手术,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济南市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济南市某医院2007年1~12月的所有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专职感染监控人员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诊断并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济南市某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3.49%。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占39.38%)、术后伤口(占13.52%)、泌尿道(占15.83%)和胃肠道(占1.54%)。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9.20%)、不动杆菌(占13.46%)、奇异变形杆菌(占11.54%)、沙雷氏菌(占9.62%)等。[结论]济南市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分布及相关因素基本与国内其他医院相同。  相似文献   

15.
吴泽刚  李艳  夏尊恩  徐万洲  吴青 《职业与健康》2011,27(17):2032-2033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按临床诊断的不同分为两组:上呼吸道感染组和下呼吸道感染组,分别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水平(C3、C4)和血液中细胞免疫(全血T细胞的亚群分类标记CD3、CD4、CD8的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组和下呼吸道感染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检测平均值都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上呼吸道感染组补体C3的结果[(31.04±0.29)g/L]明显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0.99±0.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的各项指标T细胞的亚群分类标记CD3、CD4、CD8的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的平均值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上呼吸道感染组CD3的百分比平均值[(64.05±9.99)%]明显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62.26±1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补体C3水平和细胞的亚群分类标记CD3百分比高于下呼吸道感染,两种类型的呼吸道感染均未引起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及紊乱。  相似文献   

16.
李继文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50-1551
目的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情况及其与年龄、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本院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14例,分别取鼻咽分泌物做免疫荧光检测筛查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结果214例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病原学检查,其阳性率43.92%(94/214),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73.4%(69/94),腺病毒(ADV)占3.19%(3/94),流感病毒A(IVA)占4.26%(4/94),流感病毒B(IVB)占5.32%(5/94),副流感病毒(PIV3)占9.58%(9/94),RSV和PIV3混合感染占2.13%(2/94);RSV和PIV1混合感染占1.06%(1/94);RSV和IVA混合感染占1.06%(1/94)。结论2007年冬季至2008年春季本市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以RSV为主,各组别中以1—6月患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检出率最高(52.94,47.71%),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检测对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分区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对来自NICU实行分区管理前后的1 402例新生患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生儿疾病种类构成、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手卫生依从率在NICU分区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U分区管理后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1.51%,低于分区管理前的医院感染率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区管理后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构成比(11.11%)明显低于分区管理前(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分区管理后医院感染率有所下降,特别是新生儿呼吸道医院感染率下降明显。NICU实施分区管理,严格划分新生儿感染病室与非感染病室,是防控N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施行早期静脉营养的低体质量患儿并发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行早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呼吸道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06例纳入患儿中共有16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5.1%;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在气管插管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在手术时间、延迟关胸、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气管插管、延迟关胸、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施行早期静脉营养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道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务人员要给予高度关注和严格掌控,以达到预防术后感染、确保手术效果、改善患儿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洛阳市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5~2003年洛阳市城区22家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3年合计出院348019人,发生医院感染12742人、13375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6%,例次发生率为3.84%。医院感染率内科最高(4.98%),五官科最低(1.38%);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为8.52%,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疾病为7.87%,恶性肿瘤为7.59%;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50.89%)、胃肠道(占10.89%)、泌尿道(占9.71%)、术后伤口(占9.41%)。[结论]洛阳市城区三级综合医院感染率较低,不同科室、不同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市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我们对113名婴幼儿呼吸道感染者分泌物进行了系列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体来源:113名婴幼儿均系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年龄在8个月~3岁,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分高鼻咽部脱落细胞。1.2试剂:RSV、FLLIA、FI-IB、PIV。。、PIV。、AdO3.7抗原免疫荧光诊断试剂盒均系中国新技术发展贸易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262医院产品。1.3方法:测定方法,荧光镜检及制定均按说明书进行。2结果2.1113例患儿系列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表工。”表1患儿系列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