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75例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X线、CT、MPI及腰椎管造影)变化特点。结果 经平均30个月的随访,非手术治疗29例,优良率33.3%,手术治疗46例,优良率90%。结论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方式以破碎游离型为主,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1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手术治疗,开窗术9例,半椎切除3例,全椎板切除术1例;并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随访全部病例,平均随访时间4.2的,优良率达92.3%。结论:外伤和畸形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症状轻,体征明显是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脉注射液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应用康脉注射液的28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比较他们在入院第2 d和45 d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康脉注射液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沉降率和纤维蛋白原值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康脉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的粘滞性和聚集性,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血流变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检测10项血流变学指标,配对比较8项指标(P<0.001)。血流变指标与影响因素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时间长、损伤重对红细胞比积降低影响大(P<0.05),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升高与输液量有关(P<0.05)。结论术后不同时间血流变学变化存在着创伤应激反应使血粘度等指标升高和血液稀释使其降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提示外科失血不宜等量输血,应“欠量”输血,适当补液维持低红细胞比积状态,以减少术后有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Jacoby线测量王济纬史炜镔符诗聪曲克服作者单位:323000浙江丽水市医院骨科(王济纬);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史炜镔,符诗聪,曲克服)临床上常以两髂嵴最高连线—Jacoby线来确定棘突位置,作为腰痛病人诊断和治疗时定位以及指导椎...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贝朝湧 《中国骨伤》1999,12(1):75-77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以下简称LDH)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破裂后突压迫神经根或马尾所出现的腰腿痛综合征。现将LDH非手术疗法综述如下。1.口服药物(1)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强的松。(2)非激素类,如秋水仙碱、消炎...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男性占7.6%,女性占5.0%犤1犦。绝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然而仍有1.0%的病员需手术治疗。传统的腰椎间盘摘除术有“开窗法”、半椎板及全椎板切除法等。由于传统手术法需剥离椎旁肌肉,术后可能导致部分肌肉纤维化和瘢痕形成;部分骨质及黄韧带切除,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手术部位出血、血肿形成、神经根粘连。故常规手术使患者住院时间长,恢复慢,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突出部位与程度,分别采用五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其中侧方入路1例,单开窗法25例,双开窗法13例,半椎板切除18例,全椎板切除11例。结果 42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优良率90.5%。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伴有低位突出,应充分重视临床查体。手术中仔细探察椎管、重视狭窄侧隐窝的减压、注意潜行椎间盘突出和脱出髓核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新华 《颈腰痛杂志》2005,26(4):305-307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复发率高,严重者可致残,影响生活质量。了解LDH的基础研究,如组织病理学、生物力学、病理生理学对于预防和治疗LDH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LDH的组织病理学、生物力学、病理生理学及其治疗方法,综合康复治疗等非手术疗法是治疗LDH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倒悬旋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倒悬旋扳法牵引治疗。结果痊愈40例,好转38例,未愈22例。有效率78.0%。提示倒悬旋扳法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改变服药时间对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目的 探讨两种服药时间对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27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24例)和对照组(303例)。观察组采用晨醒(6:00)即服药,待5~10 min后再缓慢起床洗漱、并于12:00、16:00按时服用第二、第三次药物;对照组按传统规定时间8:00、12:00、16:00服药。同时对两组进行冠心病知识宣传教育。结果 观察组心脏意外事件复发再入院率、两次以上复发再入院率分别为28.1%、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可明显减少心脏意外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86年1月至1990年7月手术治疗双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手术病例的25.5%(80/315)。多见于L_(4.5)、L_5S_1和L_(3.4)、L_(4.5)两组,分别为61例(76.25%)和17例(21.25%)。其临床表现多数较单间隙突出者病程长、症状重、体征多、神经根损害更为广泛,CT可清楚地显示病变征象,随访72例,平均随访35个月(2~6年),优48例、良16例、可3例、差5例。  相似文献   

14.
俯卧式三屈位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俯髋膝关节屈曲(三屈位)位牵引,辅以腰背部捶击振动、热疗治疗各型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204例,其侧突型120例100%有效,总有效率达89%,显效142例,显效率为69%;其痊愈组的最短疗程1次,平均疗程12次,取得疗程短,疗效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治疗体会:附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半椎板和切除和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23例,对17例随访6月-4年3月,优良率88.2%,本病为狭窄的侧隐窝与突出的椎间盘共同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一组混合性症状,仔细阅读腰椎平片及CT扫描有助于诊断,术中撞除椎间盘后需扩大狭窄的侧隐窝,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 5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30年诊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收集1970-1999年完整住院资料1551例进行分析。其中手术860例,非手术691例,男1096例,女455例,年龄15-79岁。结果:非手术治愈率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分别为10.0%、13.6%、38.4%,同时期手术治愈率分别为79.9%、92.4%、99.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青壮年常见病,多发症,临床表现、演变过程,诊断措施,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多种多样,程序化系统诊断措施能避免漏诊,误诊和误治,经过正规系统训练。掌握临床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康复,实践证明,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42例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计男29例,女13例,年龄19~44岁,平均31.7岁。均采用经椎板间开窗行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2~7年,平均4.4年。28例术前症状完全消失,13例根性疼痛或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但仍遗有腰痛,1例症状体征消失6年后又出现间歇性跛行。结论:腰椎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系两种独立的疾病,发育性椎管狭窄往往只是致病的条件而非决定因素,当合并椎间盘突出时经开窗行单纯椎间盘切除术即可取得满意疗效行椎板切除术并无必要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将139例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分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74例)和常规护理组(常规组,65例),分别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0.7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分期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将139例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分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74例)和常规护理组(常规组,65例),分别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0.7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分期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患者的MRI资料。结果:男102例,女72例。年龄28~81岁,平均46.8岁。距初次手术时间7天~6年。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行MRI检查。其中61例同时行Gd增强扫描。结论: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的原因大多能很好的做出诊断,但对椎弓根螺钉位置不当引起的神经根刺激患者却不如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