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多发性脑梗死与智能障碍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组资料探讨影响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ES)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对56例经病史、临床表现及头颅MRI检查证实为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智能功能评定。先用HDS在56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筛选,时间不超过20分钟,以教育程度划分分界值为16-24分。然后再用MMSE检查,计分分界值根据文化水平调整。两者结合分为痴呆组(16例)和非痴呆组(40例),以头颅MRI作比较。结果:痴呆组梗死数目、梗死部位及是否为优势半球梗死与非痴呆组有明显差别。梗死数目越多,智能障碍越明显。梗死部位与智能障碍有明显相关。优势半球侧梗死,特别是丘脑、颞叶,与智能障碍有明显相关。结论: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与梗死数目、梗死部位及是否为优势半球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智能障碍与EEG的关系。方法 :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对经CT证实的 9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智力测验 ,并行EEG检查 ,选择 4 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脑梗死恢复期有明显智能障碍 ,各智商明显低于对照组 ;②脑梗死恢复期脑电图异常率 70 4 % ,智能障碍者EEG异常率明显高于非智能障碍者 ;③随着EEG异常程度的增加 ,智商有下降趋势。结论 :EEG可作为间接了解脑梗死恢复期病人智能水平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早期智能障碍与脑影像学改变关系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与脑影像学及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韦氏智力量表对经CT证实的 16 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对比分析其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脑梗死灶的部位、体积、是否伴发皮层萎缩或皮层下变性影像学结果的关系。结果 92例出现智能障碍 ,其中轻度 46例 ,中度 2 1例 ,重度 2 5例。智能障碍与其梗死体积呈明显正相关 ,与各皮层及皮层下萎缩因子呈明显负相关 ,与文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梗死体积 ,慢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皮层及皮层下病理改变 ,以及文化程度的差异等多种因素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所致智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对1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定(21.5分为评分界限),并将其分为两组,以自编调查表对每位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并对照比较其结果,旨在分析智能损害与有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文脑梗死患者中,智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5.6%;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的数量、体积大小等与智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女性患者、高龄、文化水平低、卒中危险因素多;脑梗死数量多、体积大均是梗死的智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梗死后智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智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18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腔隙性脑梗死损害部位不同,其智能损害程度差异较大。左侧半球病变更易造成智能障碍,尤其左侧基底节及颞叶;多发病灶者其智能损害较单发病灶者重,单发的皮质下腔隙性梗死也可造成明显智能缺损。性别、年龄、职业与腔隙性脑梗死后引发的智能障碍无相关性,但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智能障碍的程度呈负相关。笔者认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是减少和防治脑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智能障碍与EEG的关系。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经CT证实的9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智力测验,并行EEG检测,选择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①脑梗死恢复期有明显智能障碍,各智商明显低于对照组;②脑梗死恢复期脑电图异常率70.4%,智能障碍者EEG异常率明显高于非智能障碍者;③随着EEG异常程度的增加,智商有下降趋势。结论:EEG可作为间接了解脑梗死恢复期病人智能水平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影响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的因素。方法 采用MMSE和HAMD对78例CT证实多发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智能和抑郁状态评定。将痴呆组(24例)和非痴呆组(54例)CT表现作比较,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同不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MMSE结果作比较。结果 痴呆组梗塞总容积明显大于非痴呆组,且优势半球梗塞发生率高,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MMSE结果明显氏于不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结论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后智能障碍是中风后遗症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约占中风后遗症68·2%〔1〕。属于中医痴呆的范畴,其典型表现为智能减退,记忆力下降或丧失,行为异常,个性改变或情感障碍等。既往研究表明,小脑顶核刺激仪可以改善大脑循环,通过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来改善脑代谢功能,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和营养作用,恢复脑功能或控制病情发展,提高中、老年病人的生活情趣和认知能力〔2〕。从2003-07~2005-02采用小脑顶核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智能障碍,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老年呆病的诊断标准》〔1〕。西医…  相似文献   

9.
腔隙性脑梗死合并智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68名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合并血管性痴呆与否分组研究,了解高血压、糖尿病及寇心病等病史,检测外周血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血粘度、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两组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寇心病病史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而较之无智能障碍组,伴发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血脂蛋白(a)含量更高(P<0.01)、糖耐量异常的比例更高(P<0.05)、更多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昼夜节律消失(均P<0.01).结论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糖耐量的异常及夜间高血压可能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大脑器质性综合征,约占老年人口的3%~7%[1-2].为探讨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病人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CT和MRI特点及预后,我们将多年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有痴呆表现的4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绝经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智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 (MESSS)和Folstein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 (MMSE) ,对一组绝经后脑梗死患者在雌激素治疗前后进行了测试。结果 妊马雌酮 (ERT)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ERT组MESSS评分减低(P <0 .0 1) ,MMSE成绩提高 (P <0 .0 1)。结论 雌激素替代疗法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也可改善智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尿毒症患者智能障碍与正常人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的记忆、定向、计算及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损害。方法 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 谷川痴呆量表(HDS)对15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尿毒症患者定向、计算及回忆能力损害较严 重,血透前后及血透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定向能力、计算能力及回忆能力的减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及脑梗死(CI)患者血清载脂蛋白E(ApoE)含量,探讨ApoE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MID患者、24例CI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运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测定血清ApoE含量,同时测定血清TC、TG、HDL-C、LDL-C、ApoA和ApoB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D和CI患者血清ApoE、ApoB及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HDL-C和ApoA含量显著降低(P<0.01),TC及TG含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D和CI患者均有脂代谢异常,血清ApoE可作为检测其脂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和脑出血导致智能障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CCSE和FAQ2个量表对113例脑血管疾病(CVD)患者和23例健康中老年人进行智能测验,其中82例脑梗死患者和31例脑出血患者并发智能障碍(ID)者分别为37例和14例,患病率均为45.1%,31列脑出血患者中,11列伴有脑梗死性,其中有8例并发ID患病率为72.7%,20列不伴梗死灶者,有6例并发ID,患病率为30%,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出血性和缺血性CVD均可引  相似文献   

16.
智能障碍与多发性脑梗塞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AQ和CCSE对102例经颅脑CT证实为多发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智能评定。并将痴呆(39例)和非痴呆(63例)患者的CT表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智能障碍与脑梗塞灶的数量关系不显著,而梗塞灶容积愈大,其智能障碍发生率则愈高(P〈0.01)。皮质梗塞比皮持下梗塞更易产生智能障碍,尤其是丘脑与皮损与痴呆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 (MID)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设计统一的调查表 ,对 6 2例 MID死亡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平均生存时间为 (4 .6± 3.4)年 ,死亡原因依次为肺部感染、全身衰竭、脑血管意外和心血管疾病。 L 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发病年龄、烟酒嗜好、有无配偶等为影响 MID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影响 MID病人死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死亡原因以躯体并发症为主 ,在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及脑梗死(CI)患者血清载脂蛋白E(ApoE)含量,探讨ApoE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例、24例CI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运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测定血清ApoE含量,同时测定血清TC、TG、HDL-C、LDL-C、ApoA和ApoB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ID和CI患者血清ApoE,ApoB及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HDL-C和ApoA含量显著降低(P<0.01),TC及TG含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D和CI患者均有脂代谢异常,血清ApoE可作为检测其脂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天智颗粒对基底节梗死急性期患者智能障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基底节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天智颗粒后智能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0例急性期基底节梗死住院患者者,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病变部位均选择基底节腔隙病灶.排除甲状腺疾病和抑郁假性痴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天智颗粒治疗组和吡拉西坦对照组,治疗并观察3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进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以及其中5智能亚项的测定,同时进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2组治疗3周后MMSE量表评分以及地点定向、语言复述、注意和计算、短程记忆能力治疗后2组均有明显好转(P<0.05);而天智颗粒治疗组治疗后MMSE总分为(22.35±1.5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1.65±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天智颗粒和吡拉西坦对基底节梗死急性期智能障碍和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作用,天智颗粒对智能障碍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吡拉西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鹿城精神病院精神病司法鉴定室受理的精神损伤评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精神损伤所致智能障碍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