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评价六味通脉胶囊对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ASO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从ASO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水平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结果:ASO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水平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及P<0.01);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循环内皮细胞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六味通脉胶囊能明显改善ASO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3.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患,好发于大、中型动脉,如腹主-髂动脉、股-胭动脉等处。本病属常见病、多发病,男女罹患比例为4:1,发病年龄多见于45-60岁之间。每年大约有4000万-5000万人因血管病而截肢,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在每10万人当中每年约有720人死于血管系统疾病,其中24%是死于肢体血管病。随着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1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肢体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属中医“脱疽”范围。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疾病,并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本病最重要的在于早期诊断与治疗。笔者自1992年9月至1995年3月用中药治疗1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5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予以西医针对并发症强化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及心脑功能等各项指标,中医自拟益气活血方辨证用药。结果:临床痊愈24例占48%,显效11例占22%,有效14例占28%,无效1例占2%,恶化0例,总有效率98%。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理想,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温通汤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将治疗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62%,对照组有效率83.3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好,症状改善快,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药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属“脱疽”范围 ,《灵枢·病疽》谓 :“发于足趾多日脱疽。其状赤黑 ,死不治 ,不赤黑 ,不死不衰 ,急斩之 ,不则死矣”。 笔者 3年来在临床治疗中 ,采用针灸与西药配合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一般资料 1 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 ,3 8例患者 ,住院病例 2 6例 ,门诊病例 8例 ,其中男性 3 0例 ,女性8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3 7岁 ,病程最长者 4年 ,病程最短者 1年。2 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陈贵廷主编 )。3 治疗方法 取患侧的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昆仑。卧位常规消… 相似文献
8.
9.
喻文球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文球教授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三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溶栓通脉汤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肢体动脉硬化闭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溶栓通脉汤,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片,100mg,每日1次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采用中药熏洗治疗.两组均10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溶栓通脉汤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70眼)RVO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等抗凝治疗,有新生血管形成或黄斑区水肿者采用激光封闭治疗,试验组同时联合中药分早、中、晚期治疗,行视力测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检眼镜查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①试验组视力改善、不变和恶化分别为14眼(40.00%)、19眼(54.29%)和2眼(5.71%),对照组分别是5眼(14.29%)、27眼(77.14%)和3眼(8.57%),Z=-2.239,P=0.025.②试验组眼底出血吸收,眼底血管渗漏减少优于对照组.③试验组痊愈、好转和无效分别是10眼(28.57%)、23眼(65.71%)和2眼(5.71%),对照组分别是5眼(14.29%)、21眼(60.00%)和9眼(25.71%),Z=-2.324,P=0.020.结论:中医分期治疗联合西医常规干预RVO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证论治加血栓通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50例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分期辨证论治加血栓通离子导入,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体征、FFA相关指标及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能提高视力、减轻视网膜出血水肿、改善视网膜循环,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和68%,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论治加血栓通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经通脉汤治疗动脉硬化闭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温经通脉汤,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采用中药水煎熏洗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40例采用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口服;妥拉苏林50mg,每日3次口服,同时采用中药水煎熏洗(同治疗组)。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开始前及结束后均做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凝血系列、肝肾功能等项检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经通脉汤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抗凝、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光凝术结合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视㈨膜静脉阻塞患酱随饥分为研究组(n=64)和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局部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光凝术结合口服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眼底疗效和视力提高情况。结果眼底疗效:研究绀有效率为84.4%(54/64),对照组为62.5%(35/56),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视力疗效:研究绀视力提高牢为78.1%(50/64),对照组为53.6%(30/56),研究绀视力提高疗效优对照组(P〈0.01),结论光凝术结合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町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眼底情况和视力.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经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34只眼)予注射用血栓通450mg静脉滴注,1次/d,每2周间隔2d,治疗组34例(34只眼)在静脉用药同时口服益气活血方药,疗程8周。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视力和黄斑水肿高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15只眼,稳定18只眼,降低1只眼,对照组视力提高1只眼,稳定26只眼,降低7只眼,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黄斑中心凹水肿高度在治疗前、治疗后1、4、8周分别为(588±194)μm、(527±161)μm、(493±164)μm、(411±174)μm,对照组分别为(488±289)μm、(452±178)μm、(522±246)μm、(491±213)μm。治疗组黄斑中心凹水肿消退较对照组明显,2组差异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及8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RV0性黄斑水肿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灸和药物治疗.通过颈动脉彩超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斑块的性质,并计算斑块的厚度和面积.结果:针灸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率为53.9%,明显高于药物组的10.0%(P<0.01),其中以扁平斑、软斑效果较好,能够明显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和面积.结论:针灸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而有助于减轻和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作用。方法:葛根素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127例(133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葛根素溶媒的对照组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葛根素组的视力增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0.001);血液的血球压积、全血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以及暗适应白光与红先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红光视网膜电图α波谷数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9.
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60天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眩晕宁治疗组为88.5%(46/52例),复方丹参片对照组为68.1%(32/47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3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血清热法为主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维生素C、肌苷等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自拟活血清热方治疗,均连续治疗1月后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79.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清热法为主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疗效确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