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放射治疗已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线作用于嗅黏膜后可导致嗅黏膜充血、水肿、血管闭锁、局部组织纤维化、嗅感觉神经元凋亡与再生失衡及其周围环境改变等.上述结构的破坏必然影响正常的嗅功能,导致嗅感受阈、识别阈的升高,但嗅觉的损伤尚可获得有限的恢复,且其损伤的程度还可能与放射线的剂量有关.本文综述r放射线对嗅黏膜的损伤及嗅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放射治疗导致嗅觉障碍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的患者鼻腔大体及嗅上皮超微结构的研究,从形态学上观察嗅觉减退或丧失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减退或丧失患者10例,用T&T嗅觉测试法测试患者的嗅觉功能。常规前鼻镜、鼻内镜下对鼻腔大体结构进行观察,鼻内镜下钳取嗅区黏膜行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超微结构有以下变化:①嗅上皮结构层次仍能保持,但细胞间隙增宽;②上皮表面嗅泡明显减少,即使嗅泡存在,其末端的纤毛也明显减少,部分嗅泡呈空泡状改变;③微绒毛细胞和支持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减少或缺失;④支持细胞的细胞核变形或固缩,嗅细胞的树突水肿变形,细胞器减少。结论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与嗅黏膜上皮超微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患者嗅泡及嗅泡内纤毛缺失,微绒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的微绒毛减少是引起嗅觉减退的主要原因,支持细胞胞核的变形及嗅细胞树突的形态学改变与嗅觉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3.
成年哺乳动物的嗅觉受体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可自我更新,成年人的嗅上皮也仍保持神经再生和分化能力,而嗅上皮的这种特性使嗅觉障碍的恢复和治疗成为可能.ORNs是脊椎动物中惟一一种胞体同外周环境直接接触的神经元.外界环境中细菌、病毒、吸烟以及物理性损伤都可以造成ORNs损伤和死亡.随着对嗅觉及嗅觉障碍等相关研究,在对嗅神经元的增殖与凋亡方面也有更加深入的进展.本文就嗅觉神经元的凋亡与其相关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嗅觉丧失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不同恢复程度、不同时间嗅黏膜的组织学情况.方法 按孙安纳法配制试嗅液,选取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嗅觉丧失患者33例(60侧)功能性鼻内镜术后第4、12、24周测试嗅觉并取嗅区黏膜.术后24周随机选取嗅觉恢复正常、部分恢复和无恢复每组各5例和2例正常者的嗅区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术前嗅上皮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4周细胞损伤程度加重.术后12周嗅觉完全或部分恢复组,细胞形态趋于正常,组间无明显差别.嗅觉无恢复组,细胞形态改善.术后24周,嗅觉完全或部分恢复组,细胞形态恢复正常,较术后12周时好,比对照组更佳.嗅觉无恢复组,细胞形态趋于正常.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嗅觉障碍与嗅上皮形态学异常有关.鼻腔通气引流和细胞形态学恢复是嗅觉恢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前后嗅觉功能的改变,探讨慢性鼻窦炎嗅觉功能与鼻内镜手术的关系,并用透射电镜观察手术对嗅区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嗅觉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慢性鼻窦炎伴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观察嗅觉功能变化并切取嗅区黏膜于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术后嗅觉及嗅上皮的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观嗅觉改善率为97%;异常超微结构由术前的100%降为20%。结论炎症导致的嗅上皮细胞由表及里各层的超微结构异常与嗅觉功能减退有关。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改善通气功能后及黏膜炎性反应消除后,随着嗅上皮超微结构的恢复,嗅觉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嗅黏膜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对52例(104侧)嗅觉障碍病人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同时辅助药物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嗅黏膜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104侧嗅黏膜术前均发现有病理组织学的改变,以嗅细胞的减少占首位,为73%(73/100);其次是嗅上皮萎缩,为49%(49/100);4侧呼吸上皮化生。Ⅰ型与Ⅱ型相比术前嗅细胞减少、嗅上皮萎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嗅觉恢复66.3%,嗅觉改善23.1%,为嗅上皮正常或轻中度病变者;嗅觉无变化10.6%,为嗅上皮中重度病变和呼吸上皮化生者。各临床分型于术前、术后在嗅细胞减少、嗅上皮萎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分型与嗅上皮病理学变化明显相关,嗅细胞减少、嗅上皮萎缩是嗅觉障碍的病理学基础,鼻内镜技术是治疗嗅觉障碍的有效方法,药物治疗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嗅觉系统主要由嗅上皮、嗅球和嗅皮层三部分组成.由于解剖位置特殊,嗅上皮中的嗅觉受体神经元是唯一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双极神经元,对这种特异性感觉上皮生理学及病理学基础的认识将加深人们对于嗅觉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嗅觉障碍大鼠嗅黏膜的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大鼠外伤性嗅觉障碍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嗅黏膜组织学变化.方法 神经切断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大鼠均在显微镜下暴露左侧嗅球,沿筛板切断神经组切断大鼠左侧嗅神经.采用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evoked potentials,OEPs)和神经示踪验证造模效果.术后1天、5天、2周、3周、6周处理大鼠,处理前1天每组各取2只大鼠经鼻腔滴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嗅黏膜及嗅球冰冻切片后观察嗅上皮的厚度、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嗅神经的连续性,并且行免疫组化观察嗅上皮中的新生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结果OEPs及神经示踪证实手术方法可以完全切断嗅神经.术后1天,切断侧黏膜中ORNs出现凋亡,两组大鼠双侧嗅上皮厚度和细胞数量比值无明显变化.5天时切断侧嗅上皮中细胞数量减少,上皮厚度变薄,嗅球中无HRP标记纤维.术后2、3周大鼠嗅球中出现蓝色标记,嗅上皮厚度和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但仍然与对照组有差异,此时嗅上皮中出现大量的新生ORNs.经过6周的恢复,嗅上皮厚度及细胞数量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嗅上皮中有较多的新生ORNs,其轴突与嗅球重新建立神经联系,但是上皮中仍然有一定数量的凋亡细胞.结论 嗅神经切断术可以作为制作外伤性嗅觉障碍的可靠方法;由于ORNs具有再生能力,大鼠嗅神经切断后嗅黏膜在一定时间内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伴嗅觉障碍小鼠嗅黏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伴嗅觉障碍小鼠嗅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探讨变应性鼻炎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后,利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buried food pellet test,BFT)评估小鼠嗅觉功能,ELISA法测定并比较血清中IgE水平。建立变应性鼻炎伴嗅觉障碍小鼠动物模型。取小鼠鼻腔嗅黏膜,观察形态结构的改变,检测各组嗅黏膜中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表达。结果变应性鼻炎伴嗅觉障碍组嗅黏膜OMP阳性的成熟嗅感觉神经元(olf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减少,与变应性鼻炎不伴嗅觉障碍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6<0.05,P=0.039<0.05)。变应性鼻炎伴嗅觉障碍组嗅黏膜NSE阳性的成熟ORNs减少,与变应性鼻炎不伴嗅觉障碍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1<0.05,P=0.033<0.05)。结论通过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可以成功建立变应性鼻炎伴嗅觉障碍小鼠的动物模型。变应性鼻炎的炎症反应导致嗅黏膜的改变,可能是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窦炎是引起嗅觉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深入研究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的病理学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有利于在临床中利用鼻内镜以及药物等综合手段对慢性鼻窦炎进行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引起嗅觉功能改变的因素很多,如鼻腔鼻窦炎症、头外伤、病毒感染等,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不同治疗方式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嗅觉障碍的疗效有很大差异,医务人员应针对嗅觉障碍的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演化发育生物学关于鼻的形成理论认为,人类和哺乳动物的鼻是由嗅觉鼻、呼吸鼻及鼻窦三部分的进化与组合而成。而筛窦不是鼻窦,是前颅底骨,属于嗅觉鼻。嗅觉黏膜是嗅板内陷所形成的结构。鼻息肉为筛骨非嗅觉黏膜(退化的筛骨嗅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基于演化发育生物学理论对鼻息肉的认识,鼻息肉起源于筛骨,那么治愈的策略将与筛骨切除的多少有关。上述观点支持尽可能的筛骨切除的轮廓化鼻窦手术,也支持在轮廓化鼻窦手术基础上的完全或部分切除鼻窦黏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鼻-鼻窦炎导致嗅觉功能障碍的大鼠模型的建立,探讨嗅觉功能障碍与鼻-鼻窦炎病理变化程度及黏膜上皮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鼻腔接种肺炎链球菌法制作鼻-鼻窦炎大鼠模型,埋藏食物小球法(buried food pellet,BFP)测试大鼠的嗅觉功能.实验过程持续4周,每周处死一批动物,收集鼻腔-鼻窦黏膜标本,HE染色法观察鼻腔-鼻窦黏膜炎症反应程度及黏膜上皮层厚度的变化并探讨这类病理改变与嗅觉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模型组大鼠鼻腔-鼻窦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及黏膜上皮层变薄倾向,尤以造模后2周最为严重,至第4周时最轻.模型组大鼠嗅觉功能均比对照组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造模后2周嗅觉功能最差,至第4周时相对改善.嗅觉功能变化与局部黏膜病理改变及黏膜上皮层厚度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鼻腔接种肺炎链球菌法可以在大鼠成功制作嗅觉功能障碍模型;模型动物的嗅觉功能障碍程度与其鼻腔-鼻窦黏膜炎症病理轻重及上皮层厚度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嗅上皮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对35例住院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伴有嗅觉缺失鼻窦炎患者的嗅上皮取活体组织,光镜下将嗅上皮按病变分为正常、萎缩和呼吸上皮化生组,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各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光镜下正常的嗅上皮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出现支持细胞微绒毛消失、嗅泡内微管结构消失或空泡化致嗅泡变形、嗅纤毛变形或减少、少量纤毛化生等改变;②萎缩的嗅上皮超微结构改变的特点轻、中度萎缩主要为支持细胞上部的细胞器和膜限制性的电子致密囊泡明显减少或消失、空泡化,基底细胞退行性变;重度萎缩为细胞结构不清,多为双层细胞结构,细胞核染色质呈斑块状凝聚、核空泡化或核固缩;细胞质内均出现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排列紊乱、减少或空泡状改变;③呼吸上皮化生区域,丛状纤毛细胞与支持细胞、嗅泡样结构间隔分布,即嗅上皮细胞呈岛状分布。结论炎症导致嗅上皮细胞由表层及里层各种超微结构异常程度与嗅上皮萎缩程度呈正相关;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嗅上皮超微结构变化与分型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左鼻出血半月余,于2021-09-16入院。患者半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鼻出血,出血量中,不能自止,无全身性出血,无紫癜、瘀斑、呕血等症状。行鼻腔填塞后出血明显缓解,但仍有间断渗血;随后出现嗅觉减退及左侧面部胀痛,持续1周。查体:鼻腔黏膜稍充血,左侧鼻腔嗅区及中鼻道充满灰褐色新生物,表面光滑,触之易出血。  相似文献   

16.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黏膜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常见,发病率占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首位.手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但容易复发,其复发率各家报道差距很大,从0~78%不等.目前关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锰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manganese-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MRI)观察变应性鼻炎(AR)嗅觉障碍大鼠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并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嗅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来探讨AR对嗅黏膜感受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SD大鼠,应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评估AR大鼠嗅觉功能,建立AR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并比较血清IgE水平。MEMRI观察大鼠嗅球中锰增强的对比显影。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嗅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标记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成功建模的AR大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40%(12/30)的AR大鼠在AR的基础上伴有嗅觉障碍。MEMRI示对照组大鼠嗅球锰增强显影显著,AR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几乎无锰增强显影,AR不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有部分锰增强显影。AR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黏膜的上皮层明显变薄,阳性的嗅感受神经元的层数减少,与不伴嗅觉障碍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通过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可以成功建立AR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AR可导致嗅黏膜感受神经元的变化,并由此导致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有可能是AR引起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气味受体是嗅觉信号转导通路的第一个门户,通过正相或负相的基因表达调控,嗅黏膜受体呈现"一个细胞,一个受体"的表达模式,且有特定的区域性表达特征,在嗅觉处理过程中实现对气味分子的准确识别,受体表达的数量和种类与嗅觉灵敏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慢性鼻窦炎常有嗅觉障碍。随着炎症治愈,有的能改善,也有的不能改善。3例认为由慢性鼻窦炎引起的嗅觉缺失的患者,取嗅上皮,以常用的PAP法处理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嗅细胞中含有对维持嗅功能所必须的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酶(NSE)。因此用抗NSE抗体引起免疫反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可进一步观察到嗅细胞的形态和机能情况。结果在2例患者的嗅上皮中,嗅细胞的树状突和核周围出现了抗NSE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说明存在着抗NSE抗体反应的嗅细胞。临床上,1例随炎症治愈,嗅觉有改善。另一例可望经长期  相似文献   

20.
引起嗅觉障碍的药物有抗癌药、治疗心绞痛药、治疗甲克药、抗抑郁药等。顺钢可引起听觉障碍、味氟腺喷喷可引起嗅觉障碍。吹氟腺路陡嗅觉障碍的特征为口服药物过程中逐渐引起嗅觉异常,即最初自觉嗅觉减低,在继续口服过程中嗅觉丧失。据统计给药后9一36个月间发病,多为较长时间用药病例。陕氟腺喀陡给药总量超过1509则出现症状。用耳鼻喉科使用的T与T嗅觉仪作标准嗅觉检查和丙硫酸胺静脉嗅觉检查无反应,嗅觉丧失者占大部分。病理:陕氟腺呼院嗅觉障碍患者嗅上皮活检发现嗅细胞消失,本来应为神经上皮的嗅上皮化生为富含角蛋白的扁平上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