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玲娣 《中医正骨》2012,24(6):78-78,80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改善病房环境及疼痛护理等措施,对30例手术后出现疼痛症状的骨折患者进行系统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本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结果:术后麻醉解除后视觉模拟评分1~3分13例,4~6分12例,7~10分5例.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1~3分25例,4~6分3例,7 ~10分2例.结论:针对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沈陵  罗漫丽 《中医正骨》2014,(4):316-317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采用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特殊护理措施,对32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系统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均未出现膝关节僵硬和运动功能障碍。2例患者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症状,未进行特殊治疗。术后3 d、7 d、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1±1.2)分、(1.8±0.8)分、(0.9±0.7)分。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能够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46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评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7.0%,术后3 d、5 d、7 d疼痛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术后疼痛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骨科术后缓解疼痛中效果显著,这种方法费用较低、操作简便,而且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医护人员借鉴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陈爽  杨勇  梅伟 《中医正骨》2014,(11):46-47
目的:探讨 Disc﹣FX 系统微创治疗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 Disc﹣FX 系统微创治疗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6-65岁,中位数43.5岁。病变节段位于 L3-45例,L4-521例,L5 S110例。均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单侧下肢放射痛、麻木症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MRI 检查示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7-17个月,中位数12个月。均经6个月非手术治疗无效。术后随访患者疼痛缓解、腰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0 min;术中出血量约5 mL。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腰椎功能改善;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8.5±1.4)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12.3±1.2)分;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6±1.1)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26.1±2.0);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1±0.8)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25.5±2.1)分。均无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 Disc﹣FX 系统微创治疗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杨飞娟 《中医正骨》2014,(12):65-65
目的:观察自冷式冰袋冷敷缓解髌骨骨折术后患膝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髌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自冷式冰袋冷敷以缓解患膝肿痛,男31例,女24例;年龄19~65岁,中位数46岁;左侧39例,右侧16例。骨折类型,下极或上极撕脱型24例、粉碎型16例、横断型9例、纵裂型6例。分别在冷敷24 h、48 h、72 h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并观察患膝肿胀情况。结果:本组55例患者,冷敷后患膝均疼痛缓解、肿胀减轻。冷敷24 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9分,中位数6分;肿胀程度重度6例、中度22例、轻度27例。冷敷48 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8分,中位数5分;肿胀程度重度5例、中度18例、轻度32例。冷敷72 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8分,中位数3分;肿胀程度重度3例、中度10例、轻度42例。结论:自冷式冰袋冷敷可有效缓解髌骨骨折术后患膝肿痛,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后中医护理,比较2组术后当天及术后1、3、5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入院当天及术后2 d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3、5 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 d 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全内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1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男5例,女8例。年龄21~47岁,中位数41岁。单侧手指麻木、疼痛3例,肱三头肌肌腱反射明显减弱7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6例。患者X线片示均无明显椎间隙狭窄及明显颈椎不稳;MRI示均为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C_(4~5)椎间盘突出6例、C_(5~6)椎间盘突出7例;CT示突出椎间盘无钙化,无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病程8~16个月,中位数12个月。所有患者均经6个月以上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均采用前路颈椎全内镜(Joimax)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17分法)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总体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90 min,中位数55 min;术后住院时间1~12 d,中位数5 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术后11例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1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术后疼痛严重,后期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8.38±0.50)分、(3.53±1.39)分、(1.46±0.51)分,JOA评分分别为(6.84±2.23)分、(12.46±1.66)分、(13.61±0.86)分。结论:采用前路颈椎全内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满意,但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颈椎全内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6例单节段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35~58岁,中位数43岁;C5~6椎间盘突出7例、C6~7椎间盘突出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疼痛,9例合并单侧上肢放射性疼痛,3例合并前臂外侧放射性疼痛、麻木,4例合并单侧手指疼痛、麻木。所有患者均经6个月以上口服药物、按摩、牵引、理疗等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均采用后路颈椎全内镜(Joimax)下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17分法)评定患者的颈肩部疼痛程度和总体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术后14例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8.36±0.32)分、(2.65±0.74)分、(1.26±0.24)分,JOA评分分别为(6.29±0.40)分、(12.18±0.81)分、(13.68±0.34)分;2例患者颈肩部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经局部理疗、封闭等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采用后路颈椎全内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腕踝针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39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用腕踝针进行干预。男21例,女18例。年龄72~82岁,中位数79岁。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头坏死7例。均初次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其中左侧28例、右侧11例。术后麻醉解除后即进行腕踝针治疗,每次留针4~6 h,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4分时,遵医嘱肌肉注射50~100 mg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分别于术后麻醉解除后1 h、6 h、12 h、24 h,采用疼痛VAS评分评定患侧髋部疼痛情况。记录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例患者因针刺时局部疼痛明显,且调整进针角度后疼痛仍未缓解而中断治疗;其余37例均完成治疗。麻醉解除后1 h、6 h、12 h、24 h,患髋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50±1.01)分、(3.25±1.29)分、(2.87±0.98)分、(2.54±0.98)分。5例患者联合应用了盐酸曲马多注射液,总用量为400 mg。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用腕踝针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少,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术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电针结合中医康复护理技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1、3、5、7 d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较低(P 0.01),术后3、5、7 d观察组VAS评分较低(P 0.01)。结论电针联合中医康复护理技术能够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姜楠 《新中医》2019,51(12):256-258
简版: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行入院后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入院后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术后第1、3、7天疼痛程度和创面愈合情况,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术后第3、7天,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创面愈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混合痔手术患者入院后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有利于患者创面愈合,缓解疼痛,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评分。……  相似文献   

12.
黄晓青  沈雯婷  顾超 《新中医》2021,53(5):196-198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进行干预;治疗2周后比较2组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生活质量量表(QLQ...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比较2组麻醉苏醒时、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主要不适症状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3 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眩晕、失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明显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减轻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创伤骨科应用疼痛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我院骨科100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疼痛管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模式有利于创伤骨科患者缓解疼痛,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骨科就诊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骨折术后接受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4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干预1、3、7 d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主动康复训练开展时间、计划康复训练量完成比、初次主动训练有效维持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性骨折术后护理中实施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对加快患者骨折康复及促进康复训练的进展、提升骨折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商丹英 《新中医》2015,47(4):287-28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改善骨科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术后患者186例,随机分为2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2组患者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4.19±1.16)分,低于对照组(6.41±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8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缓解骨科患者的疼痛,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采取中医护理的作用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疼痛护理,研究组同时采取中医护理,应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测术后当天、1 d、3 d、5 d时的疼痛度,并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 h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为8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折手术后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ybrid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Hybrid手术治疗的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系统、规范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呼吸功能和咳痰能力锻炼;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和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各种并发症征象、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康复指导。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脊髓型颈椎病评分系统评价神经系统功能,采用Odom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中位数16个月。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颈椎Cobb角术前23.0°±2.2°,末次随访时19.0°±2.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7.10±1.02)分,末次随访时(3.30±1.31)分。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术前(10.20±1.27)分,末次随访时(15.10±1.65)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优30例、良6例。术后并发声音嘶哑1例、饮水呛咳1例、咽喉疼痛或吞咽有异物感23例,未行特殊处理。无脊髓损伤、椎间隙感染、假体移位、内植物松动、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采用Hybrid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症状缓解和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于骨科术后疼痛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骨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一般镇痛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镇痛护理。总结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评估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评估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d、术后2d、3d疼痛评分均高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病情监测及健康宣教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HAMA、HAMD、SAS、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护士为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干预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且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优质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优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1周、2周时VAS疼痛评分情况和术后1、2、4周时患肢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 h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开始,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周患肢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