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丽 《工企医刊》2013,(5):433-434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化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外界的社会因素或个体的生物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因素来主动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故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情感护理又是护理服务中的一种心理护理。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也常常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躯体和精神压力,所以情感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恢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院从2009年12月至今对10000例手术患者实施了情感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当代多元化护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君 《职业与健康》2012,28(2):241-24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逐渐取代了旧的医学模式,即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现代护理观也是建立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上的多元化护理模式,即:把环境,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影响加以认真分析,并施以心身的整体护理。具体要求则是护理工作应多方位地开展其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3.
魏引皊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78-1079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医学和心理学相互作用的发展,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1]。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又是精神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所以,对住院期间的精神病人做好心理护理,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康黎  胡艳 《现代保健》2011,(5):125-126
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台的操作以及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而是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使患者在安全环境中接受手术治疗,运用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缩短手术时间,为术后疾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更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护理工作也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心身全面护理。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使病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引起病人生命体征及情绪的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为帮助手术患者做好自我心理调整,缓解各种心理、疾病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手术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度过手术前、中、后期。消除手术患者不良的心理刺激,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建立信心,提高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患者改善心境,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帮助手术患者做好自我心理调整,为顺利度过手术期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妇产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爱红 《职业与健康》2001,17(8):141-142
手术作为一种刺激,往往引起患者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病人预后。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实施的心理护理,针对各种心理反应特点,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达到身心健康。 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1 紧张恐惧型反应及心理护理1.1 心理状态 女性意志自制性、刚毅性较弱,对情感感受性  相似文献   

7.
张新  杜德芹 《健康大视野》2007,15(5):107-108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恶性肿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转归。而负性情绪体验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心理因素。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本文旨在调查妇科肿瘤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实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8.
焦赛 《健康必读》2010,(1):39-39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在住院期间,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而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有了很高要求。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更加注重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而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更加注重心理因素、环境变化和预防保健。为了提高患者对护理  相似文献   

10.
熊颖 《健康研究》2011,31(2):108-109,112
癌症患者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易情绪低落,失去治疗的信心而悲观失望.为了能使患者情绪稳定,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配合治疗,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尊重患者,主动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搞好护患关系,满足患者情感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孟新云  孙设宗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732-1732,1735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由对“疾病”的护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护理,心理护理尤其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2.
许雪琴 《中国保健》2010,(8):122-123
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直接影响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护理学已从生物学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恶性肿瘤受病人心理、社会和情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特别需要护士的关怀和理解。癌症不仅是个人的病,也影响其家庭成员,它打破了家庭的正常秩序。所以护士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深切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交流和疏导,变患者的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使之成为向癌症斗争的动力,是心理  相似文献   

14.
苑华 《中国保健》2010,(4):76-76
“生物-心理-社会”这一医学模式,把人们的健康与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护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取而代之的是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若能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宜的心理护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必将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心理支持和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全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而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更加注重心理因素、环境变化和预防保健。为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护士必须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护理,从而使护理工作从传统的单一护理向综合性护理转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和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强调患者身心的统一性,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求护理工作不仅要重视躯体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同时更要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转归、痊愈乃至预后的影响。特别是需要手术的患者更要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7.
张玉兰 《健康大视野》2005,13(8):99-100
医学模式的转变,迫切要求临床护理从传统的护理模式转向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现代医学认为,所谓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临床上要重视对身心疾病的认识,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和转变的要求。只有临床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才可达到病人身心健康的目的,促使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心理护理,也称精神护理,即运用心理学方法来改变病人的认识、感觉、情绪、态度、意志和行为,以减轻或消除使病人痛苦的各种心理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起到防治疾病乃至改善适应能力的作用.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躯体护理为主的功能制护理方式已逐渐不适应新医学模式和保护人类健康的需要,从而向护理人员提出了从人的心、身两方面整体护理的新目标,这不但有利于改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系,为病人创造一个主动接受诊查,配合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而且能大大缩短战胜疾病的过程.为达到这个目的,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应用方法,羽确心理活动在疾病与健康转化过程中的规律和作用.从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出发,积极调动病人的潜能,才能更有效地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就是这种转变的产物,它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护理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1心理护理研究对象、任务心理护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心理上去把握患者的心理,修复、矫正心理偏差和心理缺陷,使病人的心理状态从消极被动和悲观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人生观对待疾病和困难,心情愉快地配合治疗。心理护理关心的是病人的心理活动。人们的基本心理活动有三大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整体护理观的确立,医学护理已由单纯对"生物"的人进行护理,转变为对"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的人提供全身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模式是完整的科学的医学观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它全面地估量了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多种因素,把社会心理因素纳入了自己的范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