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疼痛教育培训对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很多镇痛方法特别是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术后疼痛 ,但仍有 5 0 %~ 70 %的病人术后疼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1 ] ,关键在于缺乏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体系。近年在欧美流行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的最佳模式 ,即以护士为基础 ,以麻醉医师为督导的疼痛管理模式。护士在术后疼痛管理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因此 ,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是术后镇痛的关键。国外研究提示 ,疼痛的相关教育能提高护士疼痛管理的知识和态度 ,从而有效地帮助病人控制疼痛[2 ] 。国内未见相关报道 ,为提高护士对术后疼痛管理知识的水平和态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小儿术后疼痛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试图从强化护士疼痛控制培训出发,通过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的宣教,加强术后疼痛管理,提高有效术后镇痛的接受度,从而促进患儿手术切口愈合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为督导的疼痛管理模式(NBAS-APS)在临床术后疼痛管理中应用的成效.方法对实施该疼痛管理模式前后的788例术后病人进行开放性、前瞻性、非随机的观察性研究,分为两组,即实施APS前组(388例)和实施APS后组(400例).观察镇痛效果.结果与实施APS前组比较,实施APS后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指标(VAS值)显著降低(P<0.01);术后24h和48h的睡眠时间显著增加(P<0.01);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病人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为督导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但也有一些副作用,针对腹部手术硬膜外镇痛给药影响肠蠕动这一病例,做相宜的防治措施,加速病人早活动,早进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妇科腹式手术后留置镇痛泵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临床32例妇科腹式手术后接受镇痛的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针对麻醉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采取护理干预.结果 留置镇痛泵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因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但同时存在一些护理并发症.结论 保持硬外管通畅,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同时术后加强监护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疼痛刺激作为应激原可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将引起机体内稳态的改变和免疫抑制,导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影响预后[1]。腹部手术的疼痛来源于切口痛及内脏痛,尤以切口痛为剧,因此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及改善预后。近年来提出的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是针对腹部区域组织的镇痛技术,经过不断改进,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黄彩娟 《护理研究》2012,26(3):235-236
[目的]探讨110°~145°躯体侧卧位对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所致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于术后8 h采取自由体位,实验组除常规护理方法外于术后8 h采取110°~145°躯体侧卧位.由责任护士记录两组病人术后非切口疼痛缓解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非切口疼痛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12 h内自主下床活动病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4 h内肛门排气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10°~145°躯体侧卧位可以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提前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8.
PCA作为一种新技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后镇痛效果,改善了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不仅使患者以免受术后剧烈切口疼痛的折磨,还可明显降低术后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正>腹部手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持续疼痛能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与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病人易引发应激反应,加速组织分解和代谢,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睡眠不足,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切口愈合。在临床上单纯依靠药物常不能获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减轻病人术后痛苦、提高病人舒适度已成为临  相似文献   

10.
<正>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其脏器内部创伤依然较大,可引起术中强烈的应激反应和剧烈的术后疼痛,因此,如何最大程度控制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进而避免术中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以及减少术后病人因疼痛等不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认识、行为与服务理念的转变,提高病人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方法]对妇科护士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结果]护士镇痛知识成绩由原来的38分上升到84分;疼痛知识健康教育、疼痛评估与记录从30%上升到100%;病人对镇痛药物的担心从76%下降到18%;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从50%上升到9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可提高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的认知,提高了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提高了病人对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蔡敏  Yu Guiyun  蔡郁 《护理研究》2008,22(22):2042-2043
手术后疼痛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可引起睡眠障碍、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镇痛是围术期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由于近几年微电脑与现代医学的紧密结合,使PCA 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加强,即术后病人根据自己的镇痛需要自我控制给药的时机和剂量,使体内的镇痛药物浓度处于最低有效浓度,从而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镇痛泵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且能维持准确稳定的血药浓度[2],已日益成为术后镇痛的重要方法.为保证镇痛泵的正确使用,切实达到治疗效果,我科自2006年6月开始对镇痛泵的应用采取规范化管理,对护士参与手术后的疼痛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实施以护士为主体、麻醉师为督导的人性化管理,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管理在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Salter截骨+股骨旋转截骨术后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0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84例.其中2013年7月—2014年10月的患儿术后采用传统药物镇痛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0月的患儿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传统镇痛组(38例),术后单纯依靠镇痛泵止痛,并由护士根据患儿表现进行控制;多模式镇痛组(46例)采用口服布洛芬+切口持续冰敷+护士控制的镇痛泵进行镇痛.使用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量表比较2组患儿的疼痛、计划外疼痛呼叫次数和镇痛泵药物用量,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4 h和72 h,多模式镇痛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传统镇痛组;且在术后72 h内,多模式镇痛组患儿因疼痛发起的呼叫次数和使用的镇痛泵药物量显著少于传统镇痛组(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管理,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方法协同作用,可有效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并减少疼痛引起的呼叫次数,是一种对儿童有效、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雨书  陈涛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1):1204-1205
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不仅能缓解手术患者的疼痛,而且还要降低手术而致的应激反应.本研究比较硬膜外和静脉两种途径预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硬膜外吗啡镇痛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观察预注小剂量氯胺酮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认识、行为与服务理念的转变,提高病人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方法]对妇科护士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结果]护士镇痛知识成绩由原来的38分上升到84分;疼痛知识健康教育、疼痛评估与记录从30%上升到100%;病人对镇痛药物的担心从76%下降到18%;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从50%上升到9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可提高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的认知,提高了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提高了病人对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后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对肺癌病人行开胸术后的病区镇痛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2009年建立及运用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并实施包括培训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见性疼痛评估和急性疼痛护士及时镇痛反馈等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并与实施前肺癌开胸术病人镇痛满意度、肺部并发症、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后,开胸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提高(P<0.01),肺部并发症、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下降(P<0.01或P<0.05)。结论融合病区规范化镇痛管理模式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能提高病人镇痛满意度,有利于降低由于开胸手术导致的肺部并发症和急、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术后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术后疼痛可引起"全身应激反应",可影响机体自主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变化,造成一系列术后机体功能紊乱.许多研究[1]表明术后镇痛能有效抑制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血中促炎因子浓度,早期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启动,减少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本文将对不同的镇痛方式和镇痛药物对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邵虹 《天津护理》2012,20(3):158-158
手术后疼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严重影响了产妇术后活动及按时哺乳,继而影响了产妇术后身体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1]  相似文献   

19.
王峻  陈仲  侯丽莉  廖鹏  吴志群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122-1123
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构建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疼痛管理目标,通过个性化疼痛教育、预先制订镇痛方案、对突发性疼痛实施三级镇痛工作模式、持续评估镇痛效果等具体措施,规范疼痛管理。在217例患者中,73.7%术后3d总体疼痛控制在轻度或无痛。护士参与的联合疼痛管理发挥了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优势,有效地缓解了骨折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住院病人对术后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改善术后镇痛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将1 08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后一对一实施疼痛教育,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对术后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镇痛需求、术后24 h和48 h睡眠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教育能显著提高病人对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改善产科病人术后的镇痛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