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银风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47-147
目的:探讨预防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血管活性液体所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通过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点上方贴水胶体透明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壁的损伤。结果:在输注血管活性液体的浅静脉留置针上方张贴水胶体透明贴减小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三黄软膏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保证药物的顺利输入,减少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也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在使用套管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为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自2004-10~2005-02.我院采用三黄软膏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输注血管性药物及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潘洁 《新中医》2015,47(10):236-237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高营养输注的8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干预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用如意金黄散外敷于静脉穿刺向心端走向部位,并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保持药物湿润;对照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予50%硫酸镁浸湿纱布覆盖,外敷方法同干预组,2组均干预5天。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干预5天后,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较显著,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改善静脉炎所出现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4.
鲜鱼腥草外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鲜鱼腥草外敷预防静滴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静滴甘露醇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于静滴甘露醇时沿静脉走向外敷鲜鱼腥草,至静脉输液结束后30min,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记录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留置针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静脉炎发生时间延迟,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采用鲜鱼腥草外敷静脉穿刺部位,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迟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是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上老年慢性病人与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静脉炎调查分析量表.对115例60岁以上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按留置针天数分组,经x2检验,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经x2检验,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年龄、置针天数与所致静脉炎有正相关性;留置时间超过5天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艾灸预防输液并发静脉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艳 《广西中医药》2003,26(1):12-13
目的 :探讨艾灸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60例共输液320例次。观察组艾灸足三里及穿刺点始沿近心端静脉约10cm处预防静脉炎 ,对照组按留置针常规护理 ,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后出现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2.5%(P<0.005)。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为:留置时间≤4天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10例 (P<0.01) ,留置时间5~6天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4、24例 (P<0.005) ,留置时间>7天2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0、22例 (P<0.01)。结论:使用艾灸可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及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发挥静脉留置针使用优势和提高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探究信息。方法跟踪观察留置针使用的整个过程,记录穿刺部位、加固方法、局部观察、并发症等相关内容。结果观察60例患者142例次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常用部位为手背和前臂;渗出和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较细的导管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P〈0.05),输注甘露醇者易发生静脉炎(P〈0.05)。结论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紫草油纱布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紫草油纱布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对80例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采用紫草油纱布外敷.结果 80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紫草油纱布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方法简单,疗程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张秀丽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36-136,153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输液中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住院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40例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更适合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用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32例,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4例患者均为我院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静脉炎病人。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35~82岁。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1]判定:  相似文献   

11.
朱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76-177
目的:探讨产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预防方法。方法:选取产科2010与2012年静脉留置针住院患者250例,分为两组:20G组和24G组。20G组为2010年住院患者120例,静脉留置针采用BD公司的20G留置针;24G组为2012年住院患者130例,静脉留置针改用BD公司的24G留置针。对比20G组和24G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20G组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33%,24G组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为3.85%。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可预防静脉炎。  相似文献   

12.
刘迎春  周丽华 《河南中医》2014,(11):2282-2283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非正常拔管原因,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对76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儿记录留置部位、留置天数、拔管原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非正常拔管的原因中,局部肿胀为主要原因,其次为留置针脱出、留置针堵塞和静脉炎。结论:儿科浅静脉留置针应选择合适血管、妥善固定、适当约束使用留置针的肢体、输入高渗性药物时加强管理、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预防和减轻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220例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10例,实验者在输注甘露醇时使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静脉留置针穿刺上方皮肤,对照组不使用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显著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结论: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减低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预防和减轻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20例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10例,实验组在输注甘露醇时使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静脉留置针穿刺上方皮肤,对照组不使用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显著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结论: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徐晓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163-16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调查80例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结果:导管堵塞3例,静脉炎3例,局部渗血(液)2例,静脉血栓2例。结论: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优点,但也有并发症出现,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早期观察及预防,是减少并发症、延长血管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7.
朱红玲  蓝魏芳  郑聪霞 《新中医》2016,48(3):190-192
目的:观察50%硫酸镁联合生马铃薯薄片预防小儿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14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予50%硫酸镁与新鲜生马铃薯薄片直接湿敷于静脉穿刺处,对照组予以单纯的50%硫酸镁直接湿敷。2组患儿均予以干预5天。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例数、级别及发生率,并比较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5天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滴注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硫酸镁联合生马铃薯薄片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肯定,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穿刺部位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敷与丹七散瘀涂搽在预防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的效果,为静脉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230例手术后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于穿刺成功后给予硫酸镁直接湿敷,B组在穿刺成功及拔针后均行丹七散瘀涂搽,资料经统计SPSS13.0软件处理后,并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在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结果硫酸镁湿敷与丹七散瘀涂搽在预防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发生率方面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等级资料比较,硫酸镁湿敷对于中度以上的红肿及水肿明显优于丹七散瘀涂搽,P<0.05,有差异。结论根据静脉炎的不同程度,应选择不同的静脉养护方法。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后,常规给予静脉的养护,对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结核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68例老年结核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予普通钢针进行输液。结果:留置时间最长为4天,最短1天,平均2-3天。8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出现静脉炎,9例出现液体渗漏。l例使用普通钢针患者出现静脉炎,6(31.6)例出现液体渗漏。观察组发生静脉炎和液体渗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结核患者中应用的不良影响大,推荐老年结核患者使用普通钢针进行输液。  相似文献   

20.
《新中医》2014,(9)
目的:观察中医预防护理防止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79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40例实施中医预防护理。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并评价患儿的疼痛情况和护理依从性。结果:静脉炎发生率中医组为2.50%,对照组为20.5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护理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中医预防护理,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儿的输液疼痛,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