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静脉采血是门诊护理工作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技术操作,而婴幼儿静脉采血一直是难度较大的技术操作之一,如何克服婴幼儿静脉采血困难的各种因素,提高静脉采血一针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保证。现将我科2008~2012年1038例婴幼儿静脉采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静脉采血与头皮静脉采血对婴幼儿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需采集血液标本的患儿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股静脉采血,观察组行头皮静脉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采血整体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采血时行头皮静脉采血的效果优于股静脉采血,可减轻患儿疼痛,提高采血的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婴幼儿采血通常选择股静脉、颈静脉等部位,上述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有一定的危险性。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月对3岁以下住院婴幼儿试用静脉留置针经头皮静脉采血738例,成功率高,做到采血输液一步到位,既减轻了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在我科取得满意结果。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股静脉一次性蝶翼采血针真空管采血法,简便、易行,有利于婴幼儿大量血液标本的采集,提高了采血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潘小平  王晓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M0005-M0005
随着儿科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实验室检查已是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婴幼儿静脉采血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生化检查依据。为探讨最佳的采血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我科自2010年1月至6月,将338例需静脉采血的3岁以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82例采用经头皮静脉采血,对照组156例经传统的股静脉穿刺采血,发现经头皮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采血量足够,元血肿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护士和家长均易于接受,值得推广使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采用手背静脉采血的方法可以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结果:采血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结论: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易掌握,家长乐于接受及配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主要用途为保留静脉通路,以便进行延续性输液治疗,避免了头皮针头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在儿科的护理应用中尤为广泛,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青睐.已有文献报道,静脉留置针也可用于婴幼儿的采血检验,极大的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恐惧心理.饶庆华等对留置针取血标本可行性作了探讨,石丹琴等在肝功、肾功、电解质等方面就留置针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作了研究,效果均很满意.我科对新入院患儿采取经静脉留置针采血和静脉输液一次完成的管理方式,取得了很大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采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在本科住院的患儿120例中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自然滴血法采血,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即一次性采血针接一次性真空管采血。结果:观察组自然滴血采血法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采血方法。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自然滴血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标本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工作量,同时减轻患儿痛苦,避免医患冲突,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0~3岁的孩子极易因为各种疾病导致中重度脱水.临床常需复查血电解质、肝肾功能以协助诊疗,此类患儿末梢循环差,静脉管腔细.静脉压低,周围静脉血管不充盈,采血量较多时无法由外周静脉一次采集足够的血标本.采血是儿科临床的常用护理技术,如何针对病情做到操作快速、安全、有效,是值得护理人员探讨的问题.现对2007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儿二科住院的中重度脱水婴幼儿经桡动脉采血和股静脉采血的病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新老两种采血方法对患儿及家属的影响,以探索一种能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医患纠纷的新生儿、婴幼儿采血技术.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股静脉、颈静脉采血法(传统组),手背静脉采血法(新法组).将两组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局部感染率、血肿发生率、标本溶血率、家属满意度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传统组中一次性穿刺失败41例,占9.8%,局部感染4例,占1%,局部血肿23例,占5.5%,标本溶血32例,占7.6%,家属满意率:76%,对照组中一次性穿刺失败8例,占1.9%,局部感染0例,局部血肿0例,标本溶血6例,占1.4%,家属满意率:97%.新生儿、婴幼儿手背静脉穿刺采血技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局部感染率、血肿发生率、标本溶血率低、家属满意,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新生儿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进行临床生化检查或细菌培养等,以便明确诊断,及时对因治疗。以往临床上普遍采用股静脉、颈外静脉及后囟门穿刺采血法,由于操作难度较大,拔针后针眼易出血,标本易溶血,一般不易连接输液器,且严重心肺疾病禁用颈外静脉穿刺法,有时因操作的反复失败而延误患儿的诊断和抢救,甚至因静脉穿刺时患儿体表的大面积暴露而受凉,发生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硬种症等疾患。自1991年以来,我们对550例新生儿用头皮静脉穿刺采血,克服了上述缺点,成功率达98%(539/550)。采血完毕穿刺针头与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低婴幼儿采集血标本的操作难度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将323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37例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186例行头皮静脉采血。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6.8%、对照组为83.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6.4,P<0·0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6·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33.6,P<0·01)。结论: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采血点对婴幼儿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0例婴幼儿采血案例进行分析,其中新生儿156例,婴儿532例,幼儿1312例;从不同的部位进行采血,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探讨采血方法的合理性;结果:在保障科学采血的前提下,新生儿组中头皮静脉采血成功率最高,达到91.2%;婴儿组中颈外静脉采血最高,达到90.5%;幼儿肘正中静脉采血成功率略高于手背处。结论:由于婴幼儿采血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采血方法科学合理的情况下,采血部位对成功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住院患儿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7月儿科住院患儿静脉采血466例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次成功采血例,二次成功采血成功例,失败例。结论:提高儿童静脉采血技术,是护士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樊彩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61-162
目的:介绍使用5 1/2头皮针对婴幼儿经头皮静脉采血。方法:抽取了2012年1~8月132例2岁以内的男女患儿。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既减轻患儿痛苦,又减少了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淑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8):1985-1985,F003
儿科大部分收治的是婴幼儿 ,由于年龄小、不合作使治疗有困难。而静脉给药是儿科各种疾病必不可少的治疗途径 ,患儿用药需反复多次静脉穿刺 ,易造成头皮、四肢浅表静脉破坏及静脉炎等 ,给再次静脉穿刺也造成一定的因难 ,为了减轻因长期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 ,我科近几年来应用静脉留置针给药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优  点笔者通过临床实践 ,体会到应用静脉留置针有如下优点 :①操作简便易掌握 ,便于保留固定 ,从而减轻了患儿痛苦。同时也减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易于被广大患儿及护理人员所接…  相似文献   

17.
傅莹  傅虹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79-180
目的:与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比较,评价负压真空采血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与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以来,我院对手足口病患儿采血共200例,按照住院号的不同,设单号为试验组,共100例,双号为对照组,共100例,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角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两组护士操作时采血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不同。结果:试验组采血量与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真空采血斜角进针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可减少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血液污染,较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小儿静脉采血常用方法之一。熟练掌握小儿股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采用正确的采血方法,能有效提高采血的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疼痛,减轻痛苦。为正确的治疗提供了依据,现将临床工作经验对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白血病患儿凝血、止血机制异常,静脉采血后易出现皮下淤血、血肿。血肿未及时发现可引起出血不止[1],淤血形成血肿后处理不当可引发感染。给患儿造成痛苦,甚至危及生命[2]。本文对我科2006年7月至2012年10月白血病患儿20例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血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相应有效的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06年7月至2012年10月白血病患儿静脉采血后皮下瘀血、血肿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个月-11岁。1.2方法:采血工具:5ml注射器接5.5号头皮针。采血部位:四肢浅静脉、头皮静脉、股静脉、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20.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立足于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患者情况并进行分析之后做出相应的护理,有着科学的依据,对患者的护理有当前最佳的科学证据^[1]。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近年来负压静脉采血逐渐取代了注射器采血,但是婴幼儿和肥胖、血管隐匿患者还是应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