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的急诊抢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0例急诊收治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患者,冠心病37例(41.1%)、高血压25例(27.8%)、糖尿病10例(11.1%),心力衰竭15例(16.7%)及心脏风湿性瓣膜病3例(3.3%)。本组90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治疗并均随访3个月,显效60例(66.7%)、有效21例(30.0%)、无效9例(10.0%)。24h内显效28例(31.1%),1周内显效48例(54.4%)。5例(3.5%)发生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可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急诊心房颤动药物复律效果良好,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因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积极保护患者心肌及心脑血管,合理运用抗凝药物,提高救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点舌疗法对脑卒中后早期意识障碍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 89 例脑卒中后早期意识障碍患者,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8 分和 9~13 分为标准进行分层,其中,GCS 评分 4~8 分患者共 44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 例;GCS 评分 9~13 分患者共 45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22 例和对照组 2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点舌疗法治疗,各组均治疗 2 周。记录并比较不同层次患者治疗前、治疗 1 周、治疗 2 周的 GCS 评分。结 果:GCS 评分 4~8 分患者治疗 1 周,2 组 GC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 4~8 分患者治疗 2 周,试验组 GCS 评分较治疗 1 周时升高(P<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 GCS 评分与治疗 1 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GCS 评分 9~13 分患者治疗 1 周,2 组 GC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 评分 9~13 分患者治疗 2 周,试验组 GCS 评分较治疗 1 周时升高(P<0.05);对照组 GCS 评分与治疗 1 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 G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点舌疗法对脑卒中后早期意识障碍患者可发挥持续的促醒作用,且对于 GCS 评分为 4~8 分患者的促醒作用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病例,总结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经治疗,40例患者按GOS评分,1分(死亡)2例(5%)、2分(植物生存)1例(2.5%)、4分(中度残疾、生活自理)1例(2.5%)、5分36例(90%)。结论: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关键是做好GCS评分及意识情况观察,立即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血肿部位及血肿量,根据以上结果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术式,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损伤、血肿量、术前意识、GCS评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术中出血量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患者流行性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8年全年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颅脑外伤患者诊治现状的流行性病学特征,为预防、干预和早期救治颅脑创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在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724例颅脑损伤患者(包括门急诊病人和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填写“颅脑创伤流行性病学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伤因、伤情、治疗方法和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颅脑外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3.06:1;平均年龄38.54岁,高发年龄为21-43岁;高发时间为3、4月和10、11月;农民工(432,59.67%)和工人(158,21.82%)是高发人群;伤因以交通伤为主,其次为坠落伤和打击伤;其中特重型(GCS3~5分)59例,重型(GCS6~8分)38例,中型(GCS9~12分)64例,轻型(GCS13—15分)563例,以脑挫伤最多,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震荡;死亡患者47例(包舍自动出院3例),死亡率6.49%。结论:颅脑损伤的发生,在年龄、职业、时间、地点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不同人群和职业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预测急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153倒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APACHEⅡ评分为8~40(15.60±8.97)分,其分值病残程度4~7级者高于1~3级者,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均〈0.01)。随着分值增高,脑卒中的预测死亡风险率和实际病死率呈上升趋势(P〈0.01),且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1,P〈0.01)。蛄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对评估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癫痫(PSE)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脑卒中未继发癫痫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治疗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NFD)。结果:观察组NFD评分为16.2±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2分(P〈0.05);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应尽旱进行抗癫痫治疗,以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针灸疗法对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1年3月~2012年8月共收治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应用JOA评分及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 Oswestry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JOA评分分别为(10±0.5)分和(10±0.7)分,Oswe-stry治疗前评分分别为(33±4.2)分和(33±3.5)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第20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JOA评分分别为(18±1.5)分和(16±2.3)分,Oswestry评分分别为(39±2.8)分和(36±3.3)分;治疗3个月后JOA评分分别为(24±1.8)分和(20±2.6)分,Oswestry评分分别为(16±1.5)分和(19±2.4)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疗法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益聪舒肝饮治疗高考前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7年1月~2011年3月高密市人民医院、高密市中医院门诊121例高考前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益聪舒肝饮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①对照组治疗后1周HAMA评分(23.1±7.9)分与同组治疗前(31.1±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②治疗后2、4、6周两组HAMA积分[治疗组分别为(22.6±7.5)分、(11.7±5.3)分、(7.9±5.4)分,对照组分别为(18.7±6.9)分、03.8±6.7)分、(11.8±6.5)分]、CGI积分[治疗组分别为(3.4±0.7)分、(2.1±0.6)分、(1.8±0.7)分,对照组分别为(3.2±0.8)分、(1.8±0.5)分、(1.6±0.6)分]、SAS积分[治疗组分别为(53.8±8.5)分、(38.7±9.6)分、(30.6±7.6)分,对照组分别为(50.2±8.9)分、(41.5±9.81分、(39.2±8.3)分]比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治疗后第6周,治疗组HAMA、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益聪舒肝饮可有效改善患者高考前焦虑症,但阿普唑仑片较自拟益聪舒肝饮起效快,自拟益聪舒心饮较阿普唑仑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院前救治综合措施的作用。方法:对9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采用畅通气道、镇静、血压调控、头部降温、脱水降颅压及各项监护等综合措施。结果:97例患者,从发病到院前急救时间(110±30)min,到达现场到转送入院时间(35±8)min.所有患者均安全转送入院,入院前未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现场和入院时两次GCS评分无明显差别。结论:综合性的处理措施在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中是有效和切实可行的。规范和较为完善的院前急救措施、并与院内积极配合、开通脑卒中的通绿色通道是降低急性脑卒中院前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新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0~43岁,中位数31岁。损伤椎体,T116例、T129例、L16例、L24例。按照Magerl胸腰椎骨折分类,均为A型。受伤至手术时间5~11 d,中位数7 d。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纠正、疼痛缓解及脊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8±21)min,术中出血量(41±23)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均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与术后8个月Cobb角分别由术前23.7°±7.6°降至4.7°±3.4°、6.3°±2.2°。术后1周与术后8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占正常椎体高度的百分比分别由术前(61.5±15.6)%升至(94.8±7.6)%、(91.5±7.9)%;伤椎后缘高度占正常椎体高度的百分比由术前(92.6±4.3)%升至(98.8±0.9)%、(97.3±0.8)%。术后1周与术后8个月伤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由术前(7.5±1.3)分降至(2.6±1.1)分、(0.5±0.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术前(89.1±2.7)%降至(58.6±18.7)%、(3.7±2.6)%。结论:采用新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明显缓解疼痛,有利于脊柱功能的恢复,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4年来,我科对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同时结合脑灌注压监测,结果表明同时监测颅内压、脑灌注压更能准确地掌握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能准确地判断其预后。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均为伤后24小时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男32例,女26例,年龄6~68岁,平均36岁,其中脑挫裂伤20例(1例手术治疗),弥漫性脑肿胀者13例(1例手术治疗),颅内血肿17例(手术15例),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均行非手术治疗)。入院时GCS计分:3~5分26例,6…  相似文献   

12.
王瑞华 《光明中医》2011,26(8):1606-1607
2010年我们对50例中风(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辨证和CT检查结果进行的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30~39岁3例,40~49岁5例,50~59岁8例,60~69岁14例,70~79岁17例,80岁以上3例。1.2中医辨证分型本组患者均按《中医急诊学》(1)的辨证救治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邪阻经络,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2年1月~1997年6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385例,GCS<8分,死亡109例,本文就死亡的109例其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5例,女24例,年龄6个月~82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车祸57例,工业伤20例,坠落伤12例.暴力伤10例.爆炸伤2例,农业伤8例。1.2损伤类型:重度脑挫裂伤19例,原发性脑于损伤17例,颅脑复发伤14例,开放性脑挫裂伤12例,颅内血肿17例。GCS计分8分30例,7分23例,6分17例,5分16例,4分14例及3分19例。重型以GCS6~8分,死亡率20.89%,特重型GCS3~5分,死亡率73%、总死亡率28.3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45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西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卒中单元模式实施治疗.中西组再加用中药辨证施治和针灸治疗。观察项目有:并发症发生率、Barthe指数(BI)、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牛津残障量表(OHS)、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牛津残障量表(HRSD)等。结果中西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组MMSE、HRSD出入院差值分别为(11.21±4.76)分与(-17.31±3.72)分,对照组分别为(7.57±2.28)分与(-9.12±2.4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SIAS、BI出入院差值分别为(24.76±12.32)分与(25.21±11.69)分,对照组分别为(16.17±6.49)分与(13.77±9.0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出院后2月随访OHS评测,轻中度残障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及随访期间,两组病死率及卒中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相对于西医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指征及疗效。方法206例老年性小脑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GCS〉7分),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应用小骨窗(直径≤3cm)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后7dGCS评分、1个月GOS评分、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治疗组、对照组7dGCS评分分别为(13.2±1.3)、(12.2±1.5)、(P〈0.01)。1个月GOS评分为:治疗组Ⅱ~Ⅲ级15例,Ⅳ~Ⅴ级87例;对照组Ⅱ~Ⅲ级30例,Ⅳ~Ⅴ级59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再出血分别为3例和9例(P〈O.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适用于GCS〉7分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改善GO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156例中男92例,女64例,年龄(63.8±7.30)岁,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多种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选择同期102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无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龄与脑卒中独立相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中有高血压史占70.2%,有糖尿病、心脏病史及其他病史者占29.8%。大于65岁脑卒中者患病率为57.3%。结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高龄、糖尿病、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94~1996年共施行胃镜检查1312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268例,现将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68例中,男性172例,女性96例,年龄61~86岁,平均71.2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83例(31%),伴有心律失常28例(10.4%),慢佳阻塞性肺病23例(8.5%),中度以上贫血41例(15.3%)。一次插镜成功243例(90.7%),两次插镜成功25例(9.3%),无二例失败,无严重并发症出现。2护理体会2.1术前准备与护理:多数患者对胃镜检查不甚了解,老年患者精神尤为紧张。术前必须向患者耐心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  相似文献   

18.
宋英 《河南中医》2013,(12):2121-2122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妊娠剧吐3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六君子汤及其衍化方剂辨治。结果:对照组痊愈2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痊愈3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治疗后对照组在头晕倦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择食或不能进食的积分分别为(1.13±0.55)分、(0.62±0.28)分、(0.754-0.18)分、(0.72±0.12)分,观察组在相对应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0.45±0.11)分、(0.37±0.16)分、(0.41±0.13)分、(0.21±0.05)分,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君子汤及其衍化方剂辨治妊娠剧吐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苏饮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Glasgow昏迷评分(GCS)为4~8分的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复苏饮组42例,对照组41例。复苏饮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复苏饮胶囊4粒,凉开水化开后鼻饲,每日3次。于用药前、后进行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第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复苏饮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复苏饮组总有效率为83.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4.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苏饮用于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可以改善意识障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和单独使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使用盐酸法舒地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45.7%,显效34.3%,进步11.4%,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患者治愈24.0%,显效32.0%,进步20.0%,总有效率为76.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实验组患者治疗前为(24.9±10.3)分,治疗后减少到(9.3±3.8)分;对照组治疗前为(25.1±9.4)分,治疗后减少到(16.3±5.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