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AF的总患病率高达0.77%,标准化率为0.61%,且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1]。AF患者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且危险性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AF患者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口服抗凝药物往往因出血风险高、治疗时间窗窄、需长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原有疾患,诱发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率,是极难治愈的临床顽症[1-3]。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和控制AF的有效手段,但是药物治疗带来诸多副作用,如致心律失常作用、增加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死率等,并且长期应用会出现药物失效或疗效降低[2,3]。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有禁忌的患者可以选用非药物治疗,包括:①高频直流电复率;②导管消融(射频、冷射频、冲洗式、微波、超声、激光、冷冻消融等)[4];③置入心脏起搏(左房、右房及双房起搏);…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7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率为0.4%,而70岁以上者则达到2%~4%[1]。AF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和住院次数。故AF的治疗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目前无论是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消融、起搏、体外复律等均未取得理想的效果。随着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成功地应用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1993年Levy等[2]提出了埋藏式心房复律除颤器(AtICD)的设想。晚近,已对AtICD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At-ICD的基本功能  AtICD基本功能为正确感…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近2%[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目前AF患者达266万,预计至2050年增加5倍,我国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0.77%[2]。AF主要危害之一是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其导致卒中的危险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在50~59岁人群中仅为1.5%,而80~89岁人群可高达23.5%[3]。临床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围术期停用他汀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影响。方法 207例CABG前已在服用他汀至少1个月的患者,按围术期是否停用他汀,随机分为他汀组(n=103)与停用他汀组(n=104)。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AF发生情况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在临床资料、围术期参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停用他汀组AF发生率显著高于他汀组(30.8%vs13.6%),症状性AF发生率、AF持续时间、最快心室率亦均显著高于他汀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停用他汀是CABG后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95%CI:1.3~6.3,P=0.007)。hs-CRP水平在两组变化趋势相似,停用他汀组术后不同时间hs-CRP均显著高于他汀组(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CABG围术期停用他汀可增加术后AF发生率,这可能与炎症反应反弹有关。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的心律失常。AF患者往往有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发作,而AFL患者也常伴有AF^[1-3]。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过程中,AF可能变为AFL^[4-5],或AFL蜕变为AF^[6-9]。这些现象提示二者在发生和维持机制上可能存在一些共性和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7.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20岁以上人群中,AF患病率约为3%,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射频消融术(RFA)是出现症状且耐药房颤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法。研究表明,与药物治疗相比,RFA术后房颤患者心力衰竭(心衰)入院和卒中等临床事件发生风险显著降低[2]。超声心动图作为临床检查房颤患者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在整个RFA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拟对近年来超声心动图在房颤RFA术前筛查、术中管理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1超声心动图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顿服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房颤动 (AF)是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占住院心律失常的 34.5 %。非瓣膜性AF病人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年 5 % ,是无AF者的 2~ 7倍。心脏瓣膜病伴AF者与年龄配对的对照组比较 ,卒中风险增加 17倍[1] 。新发生的AF数小时内即可引起心房肌发生电生理性重构 ,使AF转复为窦性心律(窦律 )的机会减少。因此 ,目前主张尽早将AF转为窦律[2 ] 。药物转复AF具有更简单、更方便的特点。目前用于转复AF的药物有IA、IC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 (Propafenone ,心律平 )是IC类药物 ,其主要阻滞钠通道 ,同时有微弱的 β 肾上腺受体和钙通…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心房颤动 (AF)的发病特点 ,分析AF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观察我院CABG患者 2 35例 ,监测手术前后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收缩功能、左心房内径、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和电解质变化等。结果  2 35例患者CABG术后 4 2例 (17 9% )发生AF ,81%的AF发生于术后 1~ 3d ,持续 (12 0± 9 14 )h ,95 2 %患者 2 4h内恢复窦性心律 ;高龄 (≥ 70岁 )、低钾血症 (≤ 3 5mmol/L)、低镁血症 (≤ 0 70mmol/L)、左心功能不良[射血分数 (EF)≤ 0 4 0和 /或缩短分数 (FS)≤ 0 2 4 ]、左心房内径≥ 35mm、右冠状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术后AF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 (P分别为 0 0 0 1、0 0 0 9、0 0 16、0 0 30、0 0 36和 0 0 4 4 ) ;应用胺碘酮患者AF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低镁血症、左心房增大、右冠状动脉病变是术后AF的相关因素 ;高龄、左心室功能不良、低钾血症是术后AF的独立高危因素 ;预防应用胺碘酮能明显降低术后心室率 ,有效地抑制术后AF的发生 ,促进AF转复 ,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 ,并且具有较好安全性和耐受性 ,是术后AF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年龄>65岁人群AF发生率为5%,年龄>75岁可达10%[1]。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AF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医疗问题[2]。AF发生后,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发生血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