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的分子靶向性药物,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剂量为400 mg/d,对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剂量为600 mg/d。我院收治的1例CML慢性期患者过量误服甲磺酸伊马替尼1200 mg/d,连续10 d,并无明显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吕卓明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7):1251-1251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 ,5 0岁 ,已婚 ,农民。躁狂症病史 1年半。于 2 0 0 1年 8月 14日第二次住院。常规体检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尿常规、EKG、胸片均正常 ,血WBC 3 9× 10 9/L ,N 0 5 8,L0 36。诊断为复发性躁狂症 ,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入院后用碳酸锂 0 75g/d ,氯氮平2 5mg/d ,氟哌啶醇 10mg 东莨菪硷 0 3mg肌注 ,2次 /d治疗。于第 2天氯氮平加至 10 0mg/d,第 5天碳酸锂加至 1 2 5g/d,第 7天氯氮平加至 175mg/d,第 9天停用氟哌啶醇及东莨菪硷。入院后第 2 0天体温升高 (最高达39 5℃ ) ,实验室检查 :WBC 1 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减低剂量HAA方案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7例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减低剂量HAA方案诱导化疗。给药方法:高三尖杉酯碱2 mg/d,d1~5;阿糖胞苷针50~100 mg/d,d1~7;阿克拉霉素10 mg/d,d1~5或d1~7。完全缓解(CR)后予原方案巩固2个疗程,1个疗程达部分缓解(PR)者原方案继续诱导化疗1个疗程,2个疗程未达CR者退出。结果 1个疗程达CR者8例(47%),2个疗程后CR5例(29.4%),PR1例(5.8%),未缓解2例(11.7%),总有效率82.3%。结论减低剂量HAA方案是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案,该方案的毒副作用患者一般均可耐受,费用不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临床上使用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1 0年3月到2011年8月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9例)第1周服用剂量为600mg/d,第2周剂量为400mg/d,第3周剂量为200mg/d,以后保持200mg/d的剂量至疗程结束;对照组1~3天剂量为600mg/d,4~7天剂量为400mg/d,第2周剂量为200mg/d,第3周剂量为100mg/d,此后维持剂量50mg/d至疗程结束.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显示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结论:在对CHF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维持100mg/d剂量胺碘酮是比较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喷射雾化吸入三氧化二砷对哮喘豚鼠气道E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喷射雾化吸入三氧化二砷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粒细胞 (EOS)的影响 ,探讨砷剂雾化吸入的平喘机制和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 (OVA )致敏激发复制哮喘豚鼠模型 ,分组给予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喷射雾化吸入 ;同时设生理盐水喷射雾化吸入组、大剂量的三氧化二砷腹腔注射组、地塞米松腹腔注射组作对照 ,均用药 7天后比较气道 EOS浸润情况。[结果 ]小剂量的三氧化二砷 (1 .0和 2 .0 mg/ kg/ d)雾化吸入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支气管粘膜下层的 EOS明显减少 ,与哮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较大剂量的三氧化二砷 (5 .0 mg/ kg/ d)腹腔注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地塞米松 (1 0 mg/ kg/ d)腹腔注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小剂量的三氧化二砷 (1 .0~ 2 .0 mg/ kg/ d)雾化吸入能够显著减少哮喘豚鼠气道 EOS,从而减轻哮喘的气道炎症 ,短期使用可以相对安全而有效地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蕊  李方江  李跃  石金铮 《医学综述》2014,(14):2662-266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10例ACS患者依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对照组38例、低剂量组36例和高剂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常规治疗,低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高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7 d、30 d CRP均有所下降。对照组治疗前CRP为(9.08±0.30)mg/L,治疗后7 d为(7.43±0.41)mg/L、30 d为(6.03±0.34)mg/L;低剂量组治疗前为(9.12±0.28)mg/L,治疗后7 d为(6.04±0.44)mg/L、30 d为(4.42±0.38)mg/L;高剂量组治疗前为(8.98±0.34)mg/L,治疗后7 d为(5.88±0.22)mg/L、30 d为(3.02±0.33)mg/L,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7 d、30 d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升高,且高剂量组降脂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ACS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及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伊维菌素原药对大鼠亚急性吸入毒性,求出最大无作用剂量。方法采用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共72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设190、380、750 mg/m3等3个剂量组和1个溶剂对照组(0.03%吐温-80溶液),另设1个空白对照和1个附加组(750 mg/m3)。采用动式(口鼻式)吸入染毒,每天染毒1次,持续4 h,每周染毒5 d,直至28 d,附加组动物停止染毒后继续观察14 d。试验结束后,分别对动物作血液常规、生化、体重及脏器系数等测定,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750 mg/m3剂量组雌雄大鼠在染毒后期出现被毛蓬松、呆滞、流涎、震颤等中毒反应。750 mg/m3剂量组雌鼠食物利用率下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P0.01),肝脏器系数(脏体比)升高(P0.05),且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部分大鼠肝细胞混浊肿胀现象;750 mg/m3剂量组雄鼠染毒第4周的体重下降,血清尿素氮(BUN)和ALT水平升高(P0.01),总胆固醇(CHOL)水平下降(P0.05)。结论伊维菌素原药对大鼠亚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雌、雄性均为380 mg/m3(4 h/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A或DA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HA或DA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HA方案:三尖杉酯碱(H)(4-6)mg/d,阿糖胞苷(A)200 mg/d,加入液体静滴,第1~7天.DA方案:柔红霉素(D)(40~60)mg/d,加入液体静滴,第1~3天,阿糖胞苷(A)剂量用法同上,均为每7天1个疗程.2个疗程间歇7~14天.结果:完全缓解(CR)56例(66.7%),其中HA方案1个疗程达CR24例,2个疗程达CR10例,HA和DA方案交替3个疗程达CR22例;部分缓解(PR)22例,(26.2%);总有效率92.9%;无效6例(7.1%).26例做了染色体检查,发现10例Ph1染色体阳性,其中12例达CR,而CR患者有4例转阴.结论:HA或DA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肖亚利  王金艳  孟祥茹  赵敏  吕平  崔涛 《海南医学》2016,(10):1593-159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90例ACS择期行PCI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强化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d)各45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 h、1 d、7 d的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肌钙蛋白I (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常规剂量组和强化剂量组PCI术后7 d血清TC、LDL-C、cTnI及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CI术后4 h及术后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剂量组术后7 d血清TC水平为(4.36±0.75) mmol/L,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的(4.83±0.87) mmol/L,而血清HDL-C水平为(1.20±0.36) mmol/L,高于常规剂量组的(1.12±0.2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剂量组术后4 h、1 d及7 d血清cTnI、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和强化剂量组PCI术后4 h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术后1 d及术后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剂量组PCI术后4 h、1 d、7 d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15.78±3.15) mg/L、(12.28±2.03) mg/L和(9.84±1.50) mg/L,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的(18.40±4.27) mg/L、(13.74±2.25) mg/L和(0.76±1.82) mg/L,且强化剂量组PCI术后7 d血清IL-6水平为(7.60±1.14) ng/L,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8.94±1.31)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剂量组术后3个月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再次入院数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更明显降低ASC患者PCI术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内毒素耐受大鼠与正常大鼠急性肺损伤反应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动态观察内毒素耐受 (ET)大鼠在内毒素血症时肺部炎症反应和肺损伤与正常对照 (NC)大鼠的异同。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 (LPS) 0 6mg·kg 1·d 1,连续 4d ,建立ET模型。第 5d腹腔注射 6mg/kgLPS。在注射大剂量LPS前、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细胞学检查 ,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测定BALF中白蛋白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的比值衡量肺微血管通透性。结果 ET大鼠注射大剂量LPS后 ,未出现类似NC大鼠的体重减轻、肺部微血管通透性升高 (6h至高峰 )以及肺组织灶性中性粒细胞 (PMN)浸润和炎症反应。NC组 2 4h外周血PMN明显升高 ,而ET组始终以淋巴细胞为主 ;NC组BALF中PMN百分率 2h即升高 ,2 4h时为(8 0 0 0± 2 896) % ,而ET组始终小于 1%。结论 内毒素耐受可减轻内毒素血症引起以PMN浸润为特点的急性肺部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提示内毒素耐受可能有助于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在异种移植中适用于猪的非清髓性预处理尚无报道 ,本实验试图探索这样的方法。中国内江猪随机分为 4组。A组为正常对照 ;B组行皮肤移植 1d后 :BO组接受环磷酰胺 6 0mg (kg·d)× 1d后行 8Gy6 0 Co(2Gy min)全身辐射 ;B1、B2、B3组分别接受给药方案Ⅰ、Ⅱ、Ⅲ。方案Ⅰ (全剂量给药 ) ,即氨甲喋啶 10mg/d× 2d(iv) ,马利兰 2mg kg ,Bid× 4d ,环磷酰胺 6 0mg (kg·d)× 2d。方案Ⅱ、Ⅲ分别为 1/2剂量给药及 1/4剂量给药。查血常规、血生化 ,取脏器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表明 :A、B3组长期存活 ,B0、B1、B2组存活 7~ 12d。皮肤移植后 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青春期雄性大鼠生殖毒性和作用机制。方法用DBP剂量分别为1 000、500、250 mg/(kg.d)灌胃染毒雄性Wistar大鼠(28日龄)8周,并停止染毒后恢复8周。观察临床症状,记录动物体重,进行血Zn和激素测定、生殖能力检查和解剖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结果1 000 mg/(kg.d)剂量组动物体重5周后出现显著下降(对照组的70%)、持续到停止染毒恢复期的第5周。1 000 mg/(kg.d)和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时动物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对照组的80%~90%),停止染毒后第4周起恢复正常;1 000 mg/(kg.d)和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时动物血清E2水平升高(对照组的170%~200%);1 000 mg/(kg.d)和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时动物血清FSH水平升高(对照组的120%~150%);1 000 mg/(kg.d)和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后精子计数减少(对照组的12%~66%),1 0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后交配成功率0(0/8),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后交配成功率88%(7/8);1 000 mg/(kg.d)剂量组睾丸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停止染毒后未见恢复;组织病理学发现1 000 mg/(kg.d)剂量组生精上皮严重损伤,生精细胞脱落,曲细精管的损伤度为97.8%,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BP对雄性青春期大鼠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具有干扰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作用,使睾酮水平降低,雌激素和FSH水平升高,同时引起睾丸萎缩、生精上皮变性、生殖细胞脱落等损伤。本实验中DBP对Wistar大鼠的最低可观察毒性作用剂量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为250 mg/(kg.d)。  相似文献   

13.
刘红  刘广钊 《广西医学》2000,22(1):176-178
例 1 女性 ,2 1岁 ,教师 ,住院号 :31 61 65,因多食 ,多汗 2月余 ,发热 ,咽痛 7天于 1 996年 9月2 3日入院。患者于 1 996年 6月初多食 ,多汗 ,乏力 ,门诊检查 :T3 80 0 ng/d I,T4 2 4μg/d I,FT3 >42 pmol/L,FT4 >81 pmol/L,s- TSH0 .45μIU/L,诊断为甲亢。 1 996年 8月 2 4日开始应用他巴唑 30 mg/d(1 0 mg,t.i.d) ,2 0多天后 ,于 1 996年 9月 1 6日突然发热 ,咽痛 ,持续性高热 ,T39℃ ,畏寒 ,恶心 ,呕吐 ,腹泻 ,大便 4~ 5次 /日 ,黄色烂便 ,尿呈茶色。门诊血象 :WBC0 .5× 1 0 9/L,诊断为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甲亢 ,白细胞…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1年前在我科行右额叶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切除术.术后放疗30次总剂量54Gy,化疗4次,每次化疗方案为鬼臼噻吩甙(VM26)100mg静滴1次/d共2 d、司莫司丁(CCNU)100mg口服1次/d共2 d.本次因"头昏头痛伴左侧肢体偏瘫两周"于2003年4月入院.入院检查:神清,反应迟钝,左侧肢体肌力Ⅱ级,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1年前在我科行右额叶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切除术.术后放疗30次总剂量54Gy,化疗4次,每次化疗方案为鬼臼噻吩甙(VM26)100mg静滴1次/d共2 d、司莫司丁(CCNU)100mg口服1次/d共2 d.本次因"头昏头痛伴左侧肢体偏瘫两周"于2003年4月入院.入院检查:神清,反应迟钝,左侧肢体肌力Ⅱ级,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合并骨髓纤维化(MF)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为临床提供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数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6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1例CML合并MF患者的临床资料。CML病程3~9年,均在医院接受了系统治疗。在治疗维持或缓解期出现了进行性贫血症状、广泛性骨痛、巨脾等,符合MF(Ⅰ度)的诊断。CML患者采用格列卫治疗:餐前口服,1次/d,400~600 mg/次;或2次/d,800 mg/次;持续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CML合并MF患者采用芦可替尼治疗:基线血小板(PLT)在(100~200)×109/L时,起始剂量为2次/d,15 mg/次;基线PLT>200×109/L时,起始剂量为2次/d,20 mg/次。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  结果  治疗1周后患者疼痛、贫血症状有改善,可平卧, 脾在肋下 < 8 cm;治疗5个月后患者骨髓部分恢复造血功能,分类细胞形态大致正常,Hb≥100 g/L,WBC为(9~10)×109/L,脾在肋下 < 7 cm。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49%(11/71)。平均随访时间为12~63个月,9例失访(占12.68%)。19例(26.76%)存活且无复发;38例(53.52%)存活但病情复发,转为急变期,中位转为急变时间为35.8个月;5例(7.04%)因合并重症感染(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例呼吸道感染)而死亡。  结论  靶向药物疗法对于CML继发MF患者的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近期疗效,病情转为急变期及生存与否等远期疗效与发生骨髓纤维化的病变情况程度有关,骨髓纤维化加重可促使病情突变或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门诊接受阿立派唑治疗并长期随访的Tourette综合征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剂量不同分为<10 mg/d剂量组和10~15 mg/d剂量组各34例,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对患儿抽动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同时对两组患儿的YGTSS评分、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10~15 mg/d剂量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10 mg/d剂量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15mg/d剂量组治疗后的YGTSS评分明显低于<10 mg/d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g/d剂量组患儿服药体重增加明显少于10~15 mg/d剂量组(P<0.05).结论 大剂量阿立哌唑对多巴胺D2受体阻滞剂耐药的Tourette综合征有效,但是大剂量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高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2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疗效。结果轻、中度患者激素控制剂量(以泼尼松为标准量)分别为0.72±0.11 mg/kg·d、1.35±0.40 mg/k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无粘膜受累组与粘膜受累组患者激素控制剂量分别为1.38±0.45 mg/kg·d、2.01±0.37 mg/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权衡利弊,以获得最佳收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芹菜素(Apigenin)对雄性小鼠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剂量和时间效应,为芹菜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只健康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bw)、低剂量组(AP 252 mg/kgbw)、中剂量组(AP504 mg/kgbw)和高剂量组(AP 1 008 mg/kgbw),每组50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7、14、21、28和35 d后,内眦静脉丛取血,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力。结果 7 d高剂量组TP、ALT、ALB、AST、ALP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中剂量组TP、ALB、ALT、AST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d低剂量组TP、ALB、ALT、AST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 d ALB、ALT、AST、ALP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实验条件下,芹菜素影响了雄性小鼠肝脏功能;芹菜素灌胃1 008 mg/kgbw 7 d、504mg/kgbw 14 d、252 mg/kgbw 21 d可能是雄性小鼠肝脏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全球病人援助项目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Ⅰ期计划41例,Ⅰ期扩大计划17例,预Ⅱ期及共助计划26例,从确诊到格列卫治疗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8(7~123)个月、2(0.5~39)个月、2(0.5~49)个月.格列卫初始剂量: 慢性期(CP)为400 mg/d,加速期(AP)和急变期(BC)为400 mg/d或600 mg/d、800 mg/d持续口服.结果 Ⅰ期计划:5例得到救助时已死亡(未用格列卫治疗).12例死亡,格列卫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 7(1~20)个月.现生存24例.Ⅰ期扩大计划患者存活情况:1例急变期,一直未达CHR生存28个月死亡.其余均健康存活,中位生存时间37(30~97)个月.2009年之前获得预Ⅱ期及共助计划现存活22例,中位生存期> 19(9~4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眼睑水肿37.6%,中性粒细胞减少28.4%,血小板减少15.8%,贫血12.8%.结论 ①格列卫对CML-CP具有较好的血液学和遗传学疗效.②格列卫宜尽早、标准剂量治疗.③格列卫也可对AP患者有较高有效率,但疗效不持久,生存期可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