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身体、生活及心理等全面护理。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2组抑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用t检验。结果护理后,整体护理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57-4258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还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不论是生理功能、独立性、精神信仰、社会关系和生活质量平分,还是SAS、SDS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但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平分和焦虑抑郁症状平分均明显的优于同期对照组的水平。结论通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降低了患者患病率,再次住院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16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中103例并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抑郁情绪严重者服用适量抗抑郁药物,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应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评估,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评价,并应用双夹心抗体法测定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浆脑型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3个月后,心理干预组SDS及HR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浆BNP的降低幅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住院期间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珐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及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12例住院CHF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住院CHF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2.9%,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性别、性格、心功能分级、经济状况、自理程度、支持系统及对疾病认识相关。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心功能和应激状态。结果:两组心功能和应激状态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缓解应激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心照护法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7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双心照护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护理效果、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焦虑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护理后,观察组LVESD、LVEDD、LVESV、LVEDV、LVEF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双心照护法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提高患者心功能、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分阶段心理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顺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有典型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共78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观察3个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采取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双阶段分级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心功能状况、抑郁评分及生存质量.结果:(1)分阶段心理护理可以缩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3个月的再次入院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2)分阶段心理护理可以减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减轻其临床分级,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3)分阶段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评分,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分阶段心理护理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722-272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比艾滋病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抑郁情绪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实施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实验组应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护理后,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并结合整体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参与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参与型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后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绍平  伍倚欣  马兰  李小蓉 《全科护理》2011,9(21):1881-1883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符合标准的初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问卷(SF-36),观察两组病人焦虑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焦虑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治肺结核病人进行完善的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指导和出院指导等系统性护理干预,从疾病、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可减轻病人的负性心理,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对病人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分别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后第10天进行评分。结果:行为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护能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入院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标准管理的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再入院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冠心病知识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负性情绪干预,分析其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接受正规的ACS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照心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家庭社会支持等综合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分别于入院3天内及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入院后3d内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SAS评分(44.58±8.08)分,较对照组评分(54.82±12.06)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P〈0.01),SDS评分也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13±6.75)分比(50.25±11.16)分;t=-3.94,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可根据SAS、SDS对老年ACS患者进行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定,从而对负性情绪实施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分别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2例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及生命质量测评问卷(QLQ-C30)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方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生命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在临床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骨二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肿胀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肿胀程度、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可显著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疼痛、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