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为我国南方高发的上皮来源的肿瘤,其病因不清。大量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 brane protein 1,LMP1)是目前唯一被证实与细胞转化有关的具有癌基因功能的潜伏膜蛋白,通过干扰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等发挥作用,促进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旨在对EB病毒LMP1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与鼻咽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为我国南方高发的上皮来源的肿瘤,其病因不清。大量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 brane protein 1,LMP1)是目前唯一被证实与细胞转化有关的具有癌基因功能的潜伏膜蛋白,通过干扰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等发挥作用,促进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旨在对EB病毒LMP1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B病毒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对EB病毒LMP与鼻咽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综述近年来EB病毒(Epstein-Banin virus)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1)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免疫系统影响和对其进行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着重介绍针对潜伏膜蛋白1的免疫治疗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鼻咽癌细胞体外转移能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1(Iatent memb rane protein 1,LMP-1)对鼻咽癌(nasopha 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体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干扰序列,构建2种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载体:rAAV-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rAAV-shRNA-LMP-1,以不同滴度rAAV-EGFP转染鼻咽癌C666-1细胞确定最佳转染效率(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rAAV-shRNA-LMP-1按MOI转染C666-1,RT-PCR鉴定抑制效率,划痕试验和基底膜穿透试验检验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以rAAV-EGFP 5×10~4v.g(virus genome,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细胞,转染效率大于95%,RT-PCR鉴定rAAV-shRNA-LMP-1以5×10~4v.g/细胞转染C666-1后目的基因抑制效率大于90%,划痕试验显示在相同的时间内,越过划痕边缘移动到空白处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基底膜穿透试验提示细胞穿透能力显著下降(P<0.001)。结论通过rAAV介导RNA干扰能有效抑制LMP-1基因表达,并显著抑制了肿瘤细胞的运动及穿透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针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干扰序列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载体(rAAV-shRNA- LMP-1),介导其体外表达并鉴定其生物活性。方法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shRNA干扰序列,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将干扰序列及U6启动子插入pAAV-2质粒中,采用无需包装辅助病毒的双质粒共转染方法制备rAAV-shRNA-LMP-1,测定其滴度及感染效率,RT- PCR鉴定目的基因的抑制效率。结果以rAAV-EGFP 5×10~4v.g(Virus genome,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细胞,转染效率大于95%,PT-PCR鉴定rAAV- shRNA-LMP-1以5×10~4v.g/细胞转染C666-1后目的基因抑制效率大于90%。结论通过rAAV介导RNA干扰能有效抑制LMP-1基因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肿瘤基因治疗,尤其是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是鼻咽部常见的一种多基因遗传性恶性肿瘤,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和民族聚集现象,发病隐匿,且癌肿易向颅底、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等部位浸润,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鼻咽癌的具体病因及发生、发展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EB病毒与鼻咽癌密切相关。本文就EB病毒感染与NPC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EB病毒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B病毒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瘤新亚型,亚洲常见,好发于鼻腔等面中线,预后差。EB病毒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诊断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9.
EB病毒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瘤新亚型,亚洲常见,好发于鼻腔等面中线,预后差。EB病毒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诊断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0.
血浆EB病毒DNA定量测定对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判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治疗前患者、放疗后缓解者及放疗后局部复发者进行血浆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探索血浆EBV-DNA对NPC预后判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初步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单克隆抗体Avastin和重组腺病毒胸苷激酶/丙氧鸟苷(adenovirus—thynidine kinase/Ganciclovir,Ad-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人VEGF ELISA试剂盒检测鼻咽癌CNE1细胞分泌的VEGF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razolium,MTT)法检测Avastin和Ad—TK/GCV对CNE1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探讨其作用机制。建立CNE1细胞荷瘤裸鼠移植瘤模型,分组在裸鼠肿瘤局部注射磷酸盐缓冲液、Avastin、Ad—TK/GCV、对照Ad—Lac—Z/GCV和Ad—TK/GCV+Avastin。观察治疗后移植瘤生长情况、抑瘤率和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CNE1细胞分泌VEGF;Avastin对CNE1细胞无直接作用。随着Ad—TK感染复数和前体药物浓度的增加,Ad—TK/GCV对CNE1细胞的杀伤作用逐渐增强,旁观者效应的存在增强了这种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Ad—TK组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细胞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812和41.006,P值均为0.000)。Hoechst33342染色法显示Ad—TK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细胞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51,P=0.000)。CNE1细胞裸鼠体内实验显示Avastin组、Ad—TK/GCV组和Ad—TK/GCV+Avastin组肿瘤增长缓慢,肿瘤体积在不同时间点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00);平均瘤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为0.000)。病理检查示Ad—TK/GCV组、Ad—TK/GCV+Avastin组肿瘤呈片状坏死,经Avastin治疗的鼻咽癌移植瘤边缘血管生成明显减少。结论体外实验观察到Avastin对鼻咽癌CNE1细胞无直接作用;Ad—TK/GCV系统通过引起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杀伤CNE1细胞,旁观者效应的存在增强了自杀基因的杀伤作用。Avastin及Ad—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鼻咽癌CNE1细胞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两种治疗联合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浆游离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DNA定量测定在鼻咽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FQ PCR)技术 ,测定 6 6份治疗前或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含量 ,并与 3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分析该含量与鼻咽癌分期、淋巴结转移灶负荷以及治疗后短期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阳性率 (6 6 7% ,2 8/ 4 2例 )和复制 (中位数 5 2 2 0拷贝 /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阳性率 10 % ,3/ 30例 ;复制中位数 0 ) ;治疗前组中 ,Ⅲ~Ⅳ期患者复制量 (中位数3130 0拷贝 /ml)高于Ⅰ~Ⅱ期 (中位数 4 0 0 0拷贝 /ml) ,N2 3患者 (中位数 32 5 0 0拷贝 /ml)高于N0 1(中位数 4 0 0 0拷贝 /ml)。而且 ,治疗后患者 (中位数 0 )低于治疗前 (中位数 5 2 2 0拷贝 /ml)。治疗后短期疗效评估发现 ,病灶有残留者DNA含量 (中位数 2 0 83 0拷贝 /ml)高于病灶消退良好者 (中位数0 )。结论 血浆游离EBV DNA定量测定有可能成为反映鼻咽癌进展和预后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疫苗对体外细胞杀伤率5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58,P<0.01);对移植瘤细胞凋亡率为54.9%,坏死率为21.9%,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0209和17.5057,P<0.01).结论 经人全长survivin基因修饰后,DCs表面分子的表达率较未经基因修饰DCs显著增高,具有更强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促进γ干扰素,在体内外具有促进杀伤喉癌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EB病毒编码基因BHRF1的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携有BHRF1的高表达载体,并转染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观察转染后的癌细胞在缺乏营养条件下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发现:BHRF1的表达能抑制增殖核抗原的表达,并促进其在缺乏营养条件下生存能力。提示EB病毒编码的BHRF1基因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EB病毒相关血清学标志物Rta蛋白IgG抗体(Rta/IgG)、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联合检测在临沂地区鼻咽癌(NPC)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体检的体检组15 873例、有鼻咽部相关临床症状的筛查组1 800例、经病理科确诊为NPC的确诊组48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其血清中Rta/IgG、VCA/IgA、EA/IgA的抗体水平,将检测结果绘制成ROC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3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NPC的诊断价值。结果 Rta/IgG、VCA/IgA、EA/IgA在确诊组阳性率分别为72.90%(35/48)、85.41%(41/48)、85.41%(41/48),在筛查组阳性率分别为17.17%(309/1 800)、27.06%(487/1 800)、17.72%(319/1 800),在体检组阳性率分别为10.34%(1 642/15 873)、19.30%(3 070/15 873)、9.96%(1 581/15 873)。确诊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细胞增殖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法[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观察塞来昔布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 塞来昔布50μmol/L作用48h后使HNE-1细胞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由62.13%上升至91.35%),而G2/M期和S期细胞显著减少(分别由21.59%降至3.56%和16.28%降至5.01%),细胞生长停滞于G1/S期,细胞VEGF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1/S期,且能抑制VE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无症状鼻咽癌Epstein Barr (EB)病毒血清学、鼻咽纤维镜表现和预后。方法  1986年 12月采用免疫酶标法检测血清EB病毒壳抗原抗体 (viralcapsidantigen′sIgA ,VCA IgA)、早期抗原抗体 (earlyantigen′sIgA ,EA IgA) ,行间接鼻咽镜和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确诊鼻咽癌后行根治性放射治疗 ,随访至 1999年底。结果 早期无症状鼻咽癌患者确诊时血清EB病毒VCA IgA、EA IgA抗体水平分别为 1∶10 0 79、1∶10 76,与有症状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有、无症状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73 ,P =0 0 0 9)。有、无症状患者确诊时血清VCA IgA、EA IgA滴度水平与患者预后均无关 (P >0 0 5 ) ,与是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定期检测EB病毒抗体、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 ,有助于检出早期鼻咽癌 ,尤其是无症状鼻咽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鼻咽癌和非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潜伏膜蛋白l(EBV-LMP1)基因存在情况及碱基缺失变异状况,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重庆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48例,非鼻咽癌对照者外周血40例,提取DNA后,采用PCR特异性地扩增LMP1基因N端(包含Xho Ⅰ酶切位点)和C端(包含30 bp缺失的区域),N端PCR产物进行Xho Ⅰ酶切.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分离分析酶切及PCR产物,用双脱氧终止法对部分PCR产物进行测序,用DNAssist软件对序列进行碱基缺失变异分析.结果:48例鼻咽癌外周血中,全部扩增出特异性LMP1基因条带,阳性率为100%.40例非鼻咽对照者外周血中,38例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95%.与B95-8原型LMP1比较,电泳分离、酶切分析、测序及软件序列分析,48例鼻咽癌患者和38例非鼻咽癌对照者外周血未发现1例存在LMP1基因N端Xho Ⅰ酶切位点和C端30 bp的缺失变异.结论:我国重庆地区鼻咽癌患者和非鼻咽癌对照者血浆携带的EBV为非缺失型(原型);LMPl基因缺失变异与鼻咽癌发病的确切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