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交替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止痛效果。方法 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强的松龙、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一周后椎间盘间隙穿刺注入胶原酶。结果 术后痊愈49例占81.6%;好转9例占15.0%,无效2例占3.33%,总有效率96.6%。讨论硬膜外腔及椎间隙交替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干预对血小板聚集及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影响及脓毒症时心肌损伤与血小板的聚集的关系。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C组),内毒素组(ET组),氯吡格雷+内毒素组(CL+ET组)。CL+ET组预先给予氯吡格雷3 d后,腹腔注射LPS(10 mg·kg-1)建立急性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在0、6、12 h采血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心肌肌钙蛋白I(cTnI);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心肌中TNF-α的表达水平;检测心脏干湿重比;取心肌标本,行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心肌结构改变。结果与NC组相比,注射LPS后ET组血小板聚集率更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加[(27.78±1.01)、(32.41±3.04)、(50.99±14.35)ohm];CL+ET组预先给予氯吡格雷处理后,血小板聚集率处于抑制状态(P〈0.05)。CL+ET组较ET组,在相应时点对内毒素诱导的cTnI、血清及心肌TNF-α水平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心肌干湿重比有差异(P〈0.05)。ET组LPS注射6 h后心肌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纤维肿胀、排列紊乱,12 h最显著;与ET组比较,CL+ET组在相应时点对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和心肌纤维肿胀程度减轻。结论 LPS引起的心肌损伤过程中血小板聚集明显,氯吡格雷阻断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对LPS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碳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C、D组各40例,A组予1.72%碳酸利多卡因,B组予2%盐酸利多卡因,C组予1.72%碳酸利多卡因复合2%盐酸利多卡因,D组予1.72%碳酸利多卡因复合2%盐酸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观察4组患者术后舒适度(BCS)评分,监测并记录麻醉不良反应,感觉神经阻滞情况(采用针刺皮肤法)、切皮前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和术前(T0)、切皮(T1)、术毕(T2)的HR、MAP、SpO2。结果 A组、B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C组、D组;BCS评分D组低于其他组;A组、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显著短于B组、D组;A组、C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优于B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1.72%碳酸利多卡因复合2%盐酸利多卡因(3:1)用于硬膜外麻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臭氧组(A 组)62例,地塞米松联合臭氧组(B 组)62例、曲安奈德联合臭氧组(C 组)62例。3组均注射臭氧,注射完毕后,A 组在神经根周围注射0.5%利多卡因10ml,B 组在神经根周围注射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复合液10ml(2%利多卡因2.5ml ﹢地塞米松5mg ﹢0.9%氯化钠溶液至10ml), C 组在神经根周围注射利多卡因曲安奈德复合液10ml(2%利多卡因2.5ml ﹢曲安奈德3ml ﹢0.9%氯化钠溶液至10ml),比较3组临床效果。结果 B 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 A、C 组的77.4%、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8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术后未发生椎间盘感染、脊髓神经根损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使用非颗粒状的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疗效显著,治疗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神经源性疼痛大鼠脊髓NMDAR1、MOR mRNA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布托啡诺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50±20)g,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布托啡诺组(T组)。B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C组和T组进行鞘内置管并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C组鞘内每天给予10μl生理盐水,T组鞘内每天输注布托啡诺12μg/10μl(生理盐水稀释)。持续7d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出脊髓标本,RT—PCR测定NMDAR1和MO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MDAR1 mRNA表达,C组与B组相比,NMDAR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T组与C组比较表达水平降低.P〈0.05。MOR mRNA表达,B组、C组、T组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可降低CCI模型引起的大鼠脊髓NMDAR1 mRNA表达水平上调,对MOR mRNA表达水平无影响;CCI模型后12d内MOR mRNA的表达水平恢复萨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应用乌拉地尔(URA)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ET和CGRP变化在URA降压中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组(H组30例)和对照组(C组40例)麻醉诱导前、围拔管期静脉滴注URA治疗前、后5min,测定ET和CGRP水平。结果围拔管期H组均需应用URA,而C组仅有16例(C1)应用了URA,24例(C2)未应用,P〈0.05;相对C组,H组术前ET水平显著增高,CGRP水平显著降低,ET/CGRP显著增大,P〈0.05。拔管前H组ET水平显著较术前显著增高,CGRP水平显著降低,ET/CGRP显著增高,P〈0.05;C1组,ET水平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CGRP水平稍有降低,但P〉0.05,ET/CGRP明显增高,P〈0.05;而C2组,ET和CGRP均稍有增高,但P〉0.05,ET/CGRP水平保持不变。应用URA治疗后5min H组、C1组CGRP水平显著增高,ET水平显著降低,ET/CGRP逆转。结论ET增高,CGRP降低,ET/CGRP增高是导致患者血压增高的重要体液因素;URA治疗后,CGRP显著增高,ET水平明显下降,ET/CGRP恢复正常,逆转血管活性肽水平,阻断血压增高的体液因素从而起到平稳降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PGI2)、内皮素(ET)浓度的影响。方法19例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CEA组,9例),全身麻醉(GA组,10例)。19例胆石症行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患者,分组方法同上。GEA组在全麻诱导前乳腺组于T3-4,胆囊组于T8-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术中用利多卡因维持硬膜外阻滞,其余步骤同GA组。于麻醉前(T1),切皮后5min(T2),手术30min(T3),术毕(T4)抽静脉血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ET浓度。结果TXA2、PGI2:乳腺、胆囊手术GEA组和GA组各时点与T1及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T:乳腺GEA组、GA组T2、T3、T4与T1比均显著性下降(P〈0.05)。胆囊GEA组、GA组T2、T3、T4与T1比均显著性下降(P〈0.05),GEA组于T3时点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抑制盯的释放,对TXA2、PGI2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GE)和单纯全麻(GA)对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E组和GA组,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GE组全麻诱导后行硬膜外阻滞。分别于入室镇静后(T0)、气腹前(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后60min(T3)及拔管后10min(T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测定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并记录七氟醚的吸入浓度。结果T1-T3时GE组MAP明显低于T0时,且明显低于GA组(P〈0.05);T4时两组HR均明显快于T0时(P〈0.05);T2、T3、T4时GE组ET、CGRP明显低于GA组(P〈0.05);T2、T3时GA组ET明显高于T0时(P〈0.05);T3时GA组CGRP明显高于T0时(P〈0.05);T1-T4时GE组七氟醚MAC值显著低于GA组(P〈0.05),T2、T3时两组MAC值均显著高于T1时(P〈0.05),T4时显著低于T1时(P〈0.05)。结论与GA相比,GE可有效地减轻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手术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苏宏  区锦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54-1955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药、针灸及两者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针灸治疗;B组单纯硬膜外腔注药治疗;C组针灸与硬膜外腔注药结合治疗。针灸每天都进行1次治疗;硬膜外腔注药治疗则每7天1次,2-3次1个疗程。结果:A、B、C组治疗后VAS值均明显下降,很C组冶疗后VAS值最明显〈A、B组(P〈0.05);平均改善指数A组为0.49,B组为0.51,C组为0.55,C组〉A、B组(P〈0.05);改善率A组为74.2%,B组为81.0%,C组为91.5%,C组〉A、B组(P〈0.05)。结论:A、B、C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C组最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鞘内注射吗啡后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血清皮质酮的改变及米非司酮(RU486)预处理后对其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NS)、吗啡组(M)、RU486预注组(RU486组),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50μl,吗啡40μg/50μl和吗啡40μg,RU486组鞘内注射前30min前腹腔注入RU48620mg/kg。给药6h后抽取血样并取出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用四氮唑蓝比色(MTT)法测定PHA-诱导的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酶联免疫法(EI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浓度。结果与NS组比较,M组大鼠PH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清皮质酮的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M组比较,RU486组PH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与NS组和M组比较,RU486组血清皮质酮浓度均升高(P〈0.05)。结论鞘内注射吗啡可抑制大鼠细胞免疫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不参与此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生理盐水1ml+1%罗哌卡因10m1)、Ⅱ组(舒芬太尼10μg/ml+1%罗哌卡因10ml)、Ⅲ组(舒芬太尼20μg+1%罗哌卡因10m1),每组均为20例。选择L1-2间隙硬膜外麻醉,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各组分别追加研究剂量。记录麻醉的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结果Ⅱ、Ⅲ组起效时间及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较Ⅰ组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分别有2例和5例出现瘙痒,Ⅲ组有1例患者恶心呕吐,其余患者未观察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10μg)复合罗哌卡因可以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在高原地区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2%盐酸利多卡因组(Ⅰ组,选择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4cm),1.73%碳酸利多卡因组(Ⅱ组,麻醉穿刺方法同Ⅰ组)和0.5%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组(Ⅲ组,选择L3-4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阻滞)三组。比较三组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麻醉最高平面,胎儿娩出时间,记录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Ⅱ组与Ⅰ组比较麻醉起效快,麻醉完善时间短,胎儿娩出时间短;与Ⅲ组比较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小,患者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下在剖宫产手术中用碳酸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完善时间短、效果确切的特点,而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母婴术中安全性,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均分为0.2%罗哌卡因组(Ⅰ组)、0.15%罗哌卡因组(Ⅱ组)和0.125%罗哌卡因组(Ⅲ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速率2mL·h-1。比较3组术后PCEA的效果。结果:术后6、12、24、36、45h视觉模拟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Bromage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显示,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表明Ⅱ组既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又无明显的运动神经阻滞,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0.15%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王两忠  董理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1931-1932,1935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予2%盐酸利多卡因10 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5mL行硬膜外麻醉(Ⅰ组)、2%盐酸利多卡因7.5 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7.5 mL行硬膜外麻醉(Ⅱ组)、2%盐酸利多卡因5 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10 mL行硬膜外麻醉(Ⅲ组).三组患者均选择T12~L1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剂量,再注入10mL局麻药作为初始量,三组患者在术后进行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舒适度(BCS)评分和术者满意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监测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不良反应、感觉神经阻滞情况(采用针刺皮肤法)、切皮前运动神经阻滞情况(采用Bromage评分法)以及入室(T0)、术前(T1)、切皮(T2)、术毕(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结果 三组患者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MAP低于Ⅰ、Ⅱ组,HR快于Ⅰ、Ⅱ组(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Ⅱ、Ⅲ组低于Ⅰ组(P<0.05),BCS评分Ⅱ组高于Ⅰ、Ⅲ组(P<0.05).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显著短于Ⅲ组(P<005),切皮前Ⅱ、Ⅲ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优于Ⅰ组(P<0.05).Ⅰ、Ⅱ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Ⅲ组(P<0.05)Ⅱ、Ⅲ组术者满意度优于Ⅰ组(P<0.05).结论 2%盐酸利多卡因7.5 mL复合盐1%酸罗哌卡因7.5 mL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改良操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ASA评估Ⅰ~Ⅱ级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穿刺点位T12~L1间隙。观察组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立即推注5mL 2%利多卡因,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平卧。对照组为常规操作即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平卧后再推注5mL2%利多卡因试验量。记录两组麻醉的起效时间、到达T6无痛平面时间,药物使用量及患者术中镇痛效果(VAS评分)及术毕阻滞平面范围。结果两组在起效时间、到达T6无痛平面时间及术毕阻滞平面范围存在统计学差异,在药物使用量及术中镇痛效果无明显区别。结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注入试验量再置管,在不增加麻药用量的情况下可明显缩短开始手术的时间及扩大阻滞平面的范围,且术中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外侧间隙置管硬膜外麻醉用于单侧下肢手术的临床效应,并与后正中间隙置管硬膜外麻醉比较。方法选择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23—76岁,平均49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后正中间隙入路组(Ⅰ组)和前外侧间隙置管入路组(Ⅱ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患侧和健侧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碳酸利多卡因用量及平均动脉压下降(≥20%)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硬膜外间隙用药后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高阻滞平面达到T10病人例数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碳酸利多卡因用量Ⅱ组明显少于Ⅰ组(P〈0.05)。硬膜外间隙用局麻药首剂量后平均动脉压下降(≥20%)的发生率Ⅱ组也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穿刺和置管及注药后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和全脊髓麻醉。结论前外侧间隙和后正中间隙置管硬膜外麻醉用于下肢手术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前外侧间隙置管入路法用药量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7.
詹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31-3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结果:治疗Ⅱ组术后腰椎JOA评分(21.0±5.3)明显优于治疗Ⅰ组(16.3±6.5),治疗Ⅱ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96.7%)明显高于治疗Ⅰ组(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明显,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单侧连续腰麻(UCSA)用于高龄老年冠心病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老年冠心病人60例,随机分成UCSA组(I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Ⅱ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选择L2~3为穿刺点.I组患肢在上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插入Spinocath导管,注入0.375%左布比卡因轻比重液1 ml.Ⅱ组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1.5%利多卡因试探剂量3 ml.然后追加注入0.5%左布比卡因8 ml.观察两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平面扩散范围、运动神阻滞程度,监测记录麻醉前后各时点MAP、HR、sp02变化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Ⅱ组比较,I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改良Bromage评分升高(P<0.05);术中心肌缺血、复杂性室早、低血压及心率缓慢发生率降低(P<0.05);与T0比较,I组MAP、HR、Sp02在麻醉后各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MAP在T4~7、HR在T4~5、Sp02在T5~6降低(P<0.05).结论:UCSA起效快,阻滞完善,循环功能较平稳,是高龄老年冠心病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一种较好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屈惠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418-419
目的探讨曲马多配伍氟哌利多辅助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取出胎儿后,分别静脉推入生理盐水(Ⅰ组);氟哌利多1.25mg,芬太尼0.05mg(Ⅱ组);氟哌利多1.25mg,曲马多75~100mg(Ⅲ组)。观察三组MAP、HR、SpO2用药前和用药后10min的变化,用药后牵拉疼痛、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结果Ⅰ组用药后10minHR、MAP较用药前明显增高(P<0.05),同Ⅱ、Ⅲ组同时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牵拉反应、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均远高于Ⅲ组(P<0.05),Ⅱ组牵拉反应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和Ⅲ组相似,但寒战率明显高于Ⅲ组(P<0.05)。结论曲马多配伍氟哌利多应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对抗牵拉疼痛,避免恶心呕吐,预防和控制寒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mia,HIS)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s,E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91例冠心病患者,依临床资料分为3组:Ⅰ组(n=29):单纯冠心病组;Ⅱ组(n=30):冠心病合并IGT组;Ⅲ组(n=32):冠心病合并T2DM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IN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ET活性。根据冠脉造影(CAG)结果,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coronary narrow degreeintegral)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血浆ET、INS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均较单纯冠心病组升高(P〈0.01)较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升高(P〈0.05);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在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中,血浆ET水平与血清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ET水平明显升高;血浆ET水平与血清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