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ENA多肽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抗ENA多肽抗体谱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中的应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抗ds-DNA,免疫印迹法(IBT)测定ENA多肽抗体,结果,抗ENA多肽抗体谱阳性率为71.9%,ANA阳性率为86.8%,抗ds-DNA阳性率为67.1%,抗ENA多肽抗体谱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法简便,并与ANA检测互补提高诊断阳性率,对SLE的论断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中应用。方法:ANA、抗ds-DS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抗ENA多肽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117例病人中ANA84例,阳性率为71.8%、抗dsDNA22例,阳性率为18.8%、抗Sm26例,阳性率为22.2%、抗SSA72例,占61.5%。结论:ANA、抗ENA、抗ds-DSDNA的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而出现的漏诊情况,在SLE的诊断中具有互补性,有利于提高SLE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SLE患者血清学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LE患者ANA、抗ds—DNA、ANCA、抗ENA抗体、C3、C4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ANA、ANCA、抗ds—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ENA多肽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IBT)。结果检测67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86.6%;ANCA阳性率为55.2%,抗ds—DNA阳性率为61.2%,其中ENA检测共包含7种抗体,其中抗UI—nRNP阳性率较高,占43.3%。结论ANA、ANC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检出率。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谢坤杰 《吉林医学》2012,33(14):2928-2929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谱的水平,探讨三种抗体对SLE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将收集到的68例SLE患者血清(试验组)和40例健康人血清(对照组)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方法检测ANA、抗ds-DNA,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ENA多肽抗体。结果:在SLE患者血清(试验组)中检出ANA的阳性率最高为88.2%、抗ds-DNA的阳性率为67.6%、Sm抗体的阳性率为30.9%、nRNP/Sm抗体的阳性抗体的阳性率为47.1%、SS-A抗体的阳性率为51.5%、SS-B抗体的阳性率为38.2%、Scl-70抗体的阳性率为4.4%、Jo-1抗体的阳性率为5.9%,ANA的阳性率与其他各项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血清(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2.5%,其他抗体均为阴性。与试验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中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联合测试可明显提高SLE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1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中应用。方法:ANA、抗ds-DS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抗ENA多肽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117例病人中ANA84例,阳性率为71.8%、抗dsDNA22例,阳性率为18.8%、抗Sm26例,阳性率为22.2%、抗SSA72例,占61.5%。结论:ANA、抗ENA、抗ds-DSDNA的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而出现的漏诊情况,在SLE的诊断中具有互补性,有利于提高SLE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罗斌  曾永龙  黄玮  韦彩成 《右江医学》2009,37(3):272-27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抗原抗体(抗ENA)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价值。方法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ds-DNA抗体采用胶体金斑点渗透法检测,抗ENA谱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SLE组ANA阳性率为94.44%,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63.33%,抗Sm抗体阳性率为50.00%,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6.67%,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结论AN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作为检测SLE的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提高SLE的检出率,对病情的诊断分型、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SLE患者血清中ANA,抗ds-DNA,抗ENA,水平测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19-2920
目的:通过测试SLE患者血清中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谱的水平,探讨三种抗体对SLE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ANA,抗ds-DNA,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ENA多肽抗体。结果:ANA的阳性率为88.2%,抗ds-DNA的阳性率为67.6%,Sm抗体的阳性率为30.9%,nRNP/Sm抗体的阳性抗体的阳性率为47.1%,SS-A抗体的阳性率为51.5%,SS-B抗体的阳性率为38.2%,Scl-70抗体的阳性率为4.4%,Jo-1抗体的阳性率为5.9%。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2.5%,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各项检测阳性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联合测试可明显提高SLE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曹传勇  袁汉尧 《医学文选》2005,24(5):673-674
目的探讨ANA系列抗体检测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意义。方法应用金标免疫斑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印迹法联合检测231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抗ds-DNA、ANA、抗ENA抗体谱。结果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抗ds-DNA、抗ENA谱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有良好价值。结论ANA、抗ds-DNA、抗ENA谱生SS、RA、MCTD、PSS、SLE、PM/DM患者中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曹传勇  袁汉尧 《微创医学》2005,24(5):673-674
目的探讨ANA系列抗体检测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意义.方法应用金标免疫斑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印迹法联合检测231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抗ds-DNA、ANA、抗ENA抗体谱.结果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抗ds-DNA、抗ENA谱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有良好价值.结论ANA、抗ds-DNA、抗ENA谱生SS、RA、MCTD、PSS、SLE、PM/DM患者中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何永玲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4):69-69,60
目的回顾分析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ANA、抗ds-DNA,抗ENA抗体的检测采用欧蒙印迹法(EL)法,用于人抗nRNP/Sm、Sm、SS-A、SS-B、Scl-70、Jo-1和rRNP等7种抗体的体外定性检测。结果 127例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6.9%、46.5%、31.5%、33.1%,抗SSA67例,占52.8%。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5%,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结论通过ANA检测,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核颗粒型、核均质型和胞浆颗粒型。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检出率。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抗原抗体(抗ENA)及抗双链DNA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ANA,采用胶体金斑点渗透法检测抗ds-DNA抗体,谱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Sm、抗nRNP/Sm、抗SS-A、抗SS-B、抗Scl-70、抗Jo-1。结果 SLE组ANA阳性率为70.8%,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47.5%,抗Sm抗体阳性率为37.5%,抗nRNP/Sm抗体阳性率为29.16%,抗SS-A抗体阳性率为26.66%,抗SS-B抗体阳性率为21.66%,抗Scl-70抗体阳性率为1.66%,抗Jo-1抗体阳性率为0%,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6.67%,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核颗粒型、核均质型、浆颗粒型、核仁型、着丝点型分别为62.4%、23.5%,10.6%,2.4%,1.2%。结论 AN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作为检测的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率,对病情的诊断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7月收治的213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AID 患者中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阳性率,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上述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阳性检出率,对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液中的免疫指标,从而实现对这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准确诊断。方法分别选择RA患者46例为RA组、SLE患者40例为SLE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免疫印迹法检测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及ds-DNA,分析各种抗体在不同患者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率。结果在RA患者组中,ANA阳性率为37.0%,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13.0%,抗ENA多肽抗体阳性率为19.6%,三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0.0%;SLE患者组中,阳性率相应分别为92.5%、70.0%、87.5%以及95.0%。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检出率,有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免分析(RIA)法测定抗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RI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活动期、缓解期患者及对照者血清中抗ds-DNA、ANA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在SLE活动期RIA法测定的抗ds—DNA水平较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其阳性率为94%,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ds-DNA、ANA阳性率分别为62%、98%;在SLE缓解期三者阳性率分别为35.6%、30%、94%。结论放免法测定抗ds—DNA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瑞萍  朱妮  李达  陈瑶  蓝锴 《广东医学》2012,33(2):273-27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与自身抗体谱检测的内在联系。方法收集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及相应自身抗体谱检测结果,根据四诊特点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共分3型:脾肾阳虚证、热毒炽盛证及阴虚内热证,比较其自身抗体谱检测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SLE确诊病例105例,其中103例抗核抗体(ANA)阳性,3组证型间抗核抗体滴度按几何均值大小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组间比较特异性抗核抗体谱各抗体阳性率,其中脾肾阳虚和热毒炽盛间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ds-DNA抗体阳性共有54例,总阳性率为51.43%,按阳性率大小依次为: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炽盛证,其中脾肾阳虚、阴虚内热组均与热毒炽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筛查试验,而抗组蛋白抗体及抗ds-DNA抗体可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辩证分型,作为辨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利  陈莉  朱川  丛贤滋  李晓峰  丁玉珍 《医学综述》2013,(20):3817-3819
目的 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检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斑点金渗滤法;采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6种特异性核抗原的自身抗体(抗Sm、RNP、SS-A、SS-B、Scl-70和JO-1抗体).结果 ①374例SLE患者中,IIFA检测ANA阴性31例,ANA阳性者343例(阳性率91.7%),主要荧光模式为核颗粒型、核颗粒/均质型;②抗Sm、RNP、SS-A、SS-B、Sc1-70、Jo-1、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5.0%、23.8%、50.5%、12.0%、0%、0.3%和43.8%.结论 ANA的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检测抗核抗体谱即 ANA,抗 ds- DNA及抗 ENA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ANA用免疫荧光法 ,抗 ds- DNA用金标法 ,抗 ENA用免疫印迹法。结果 :ANA在 SL E,RA,AIH,ITP,SS,GN,PSS的阳性率分别为 92 .6 % ,33.3% ,6 2 .5 % ,5 0 .0 % ,80 .0 % ,2 0 .0 % ,75 .0 % ,明显高于正常人 4 .0 %的阳性率 [1 ] 。抗 ds-DNA对 SL E阳性率为 74 .0 % ,特异性为 95 .0 %。抗 ENA谱对鉴别病种意义很大 ,其中抗 Sm对 SL E,抗 Scl- 70对PSS的诊断特异性达 10 0 .0 %。结论 :AN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的一类抗体 ,可作为初筛指标。抗 ENA谱鉴别病种价值较大 ,抗 ds- DNA可作为 SL E治疗和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联合检测ANA、ENA及抗ds-DNA抗体对监控SLE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及金标渗滤法分别检测23例活动期和34例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ENA多肽抗体谱及抗ds-DNA抗体。结果显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ANA、EN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ANA抗体滴度、抗ds-DNA阳性率和滴度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核抗体、ENA及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核抗原抗体(ENA)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68例SLE患者和76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以间接结合的放射性核素测定抗ds-DNA,以斑点法测定ENA。结果本文68例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ANA、抗ds-DNA、ENA阳性率,分别为91.2%、72.1%、82.4%;特异性分别为71.4%、96.0%、79.3%。其中,ENA的检测包括6种,以抗Sm抗体为主,阳性率为42.6%,特异性为99.2%。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1%,特异性为71.4%。结论在检测的3种自身抗体中以ANA敏感性最高,其他两种抗ds-DNA与抗Sm抗体特异性可达96%以上,不过敏感性低。3者联合检测可较大程度提高SLE检测阳性率,并且单独检测特异性时,特异性有显著差异,且3者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