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红 《当代医学》2013,(26):101-10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2例子宫内膜癌的瘤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年龄分布主要以50~60岁年龄段居多,主要症状为无痛性阴道流血,组织学分级主要为高分化腺癌构成比为69%;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构成比为78%;肌层浸润深度<1/2者,构成比为76%。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其组织病理学分型和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朱建友 《中外医疗》2012,31(7):180-18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病理检查及征象特点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和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对子宫内膜癌病理结果进行组织学分析,其中腺癌33例,中高分化24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9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相对较好。子宫内膜癌中鳞腺癌的肌层浸润发生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恶性程度高,存活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肿瘤;深肌层浸润发生率其他癌瘤类型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具有较低的恶性病理学分化,预后和存活率较好。结论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肿瘤类型、组织形态、浸润程度的重要检查方法。及时区别与"功能性出血"时内膜形态改变,最客观的反应出合乎病理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探讨年轻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 对比分析本院1998年~2007年诊治的34例(年龄<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组)和50例(年龄≥6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占2.9%,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占2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期(Ⅰ期)病例较多(88.2%),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94.1%),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少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者占94.1%,浸润肌层深度<1/2或局限于内膜内者占72.4%,均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研究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但5年生存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临床分期早、预后好,多数患者能够长期生存.治疗应遵循个体化、人性化的原则,可以尝试保留其生育功能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66例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以期有助于筛选高危病例,指导治疗。方法:对66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宫颈侵犯、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阳性、和非内膜样腺癌类型(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与预后显著相关。在多因素分析中,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和宫颈侵犯与预后相关。腺鳞癌、腺棘皮癌与无鳞状上皮化生的内膜样腺癌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和宫颈受累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指标,有助于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及病理形态的特点。方法:对9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主诉、合并症、病理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1~75岁,年龄为51~59岁占57.4(54例),≤40岁占14.9%(14例)。临床表现以绝经后阴道流血最多,绝经前月经紊乱其次,再次为阴道排液增多,分别占61.7%、23.4%、11.7%。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占76.6%,透明细胞癌占8.5%;组织学分级以高分化腺癌居多,占58.5%,浅肌层浸润者占63.8%。结论: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为51~59岁,年轻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阴道异常流血特别是绝经后流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子宫内膜癌以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故早期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刘瑞枝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46-414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和雌激素受体(E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和ER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6和ER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和E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的表达强度均与组织学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的表达与ER的表达则存在正相关(r=0.844;P=0.017)。结论:MMP-26和E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及有淋巴结的转移而下降,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探讨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7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肿瘤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PTEN与内膜癌主要预后高危因素,如临床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6%,PTEN蛋白的表达与主要预后高危因素如细胞分化程度(P=0.088)、子宫肌层浸润深度(P=0.721)、淋巴结转移(P=1.000)、手术分期(P=0.299)雌孕激素受体表达(P=0.204,1.000)等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PTEN表达与内膜癌主要预后高危因素之间可能无关,PTEN在内膜样腺癌预后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102例子宫切除标本,其中60例子宫内膜腺癌按临床分期分为Ⅰ期(26例)、Ⅱ期(19例)和Ⅲ期(15例);按组织学分级分为1级(29例)、2级(19例)和3级(12例);按肌层浸润分为无肌层浸润(8例)、肌层浸润<1/2(11例)和肌层浸润>1/2(41例);按有无淋巴转移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54例)及有淋巴结转移组(6例),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和 MMP-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和80.0%,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60%)及内膜单纯增生组织(20.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Ⅲ期及组织学3级子宫内膜癌组织MMP-2和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Ⅰ期及1级子宫内膜癌(P<0.05);有肌层浸润及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2和 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肌层浸润及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P<0.05)。结论:MMP-2和 MMP-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MMP-2和 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肌层浸润、淋巴转移有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和CD147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9和CD147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t=9.46、7.86,P<0.05).MMP-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3.27~16.20,P<0.05);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2.50~6.20,P<0.05),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t=1.91,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7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1).结论 MMP-9和CD147的高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相互协同可能是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进一步分析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判断其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Ki-67在4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G1中的阳性率为50.00%,低于在病理分级G2+G3中的阳性率(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手术病理分期Ⅰ期中的阳性率为53.85%,低于Ⅱ期以上的阳性率(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无及≤1/2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5.38%,低于〉1/2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均呈正相关,说明Ki-67与肿瘤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和雌激素受体(E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和ER的表达情况。结果:(1)、MMP-26和ER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和E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的表达强度均与组织学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6的表达与ER的表达则存在正相关(r=0.844;P=0.017)。结论:MMP-26和E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及有淋巴结的转移而下降。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TM与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月玲  杨娜  杨玉珍  张峻霄 《医学争鸣》2004,25(14):1270-1273
目的:了解TM与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的浸润程度、组织学分级等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VEGF与T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0例子宫内膜腺癌、10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M与VEGF的表达.结果:TM和VEGF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和正常子宫内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患者年龄均无明显关系(P>0.05);TM与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M与VEGF与肿瘤的发生有关;TM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PTEN蛋白在 77(子宫内膜样腺癌 72 ,子宫浆液性癌 5 )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 2 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并比较PTEN表达变化与组织学类型、手术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年龄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表达缺失率为 6 0 % ,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 (0 %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0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的失表达率为 6 4 % ,而子宫浆液性癌为0 % ,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0 4 8) .PTEN的失表达率随内膜癌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0 34) ,但与手术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年龄等因素无关 (P >0 .0 5 ) .结论 :抑癌基因PTEN是在子宫内膜癌发生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的突变基因 ,PTEN基因的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 ,特别是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术中行快速冰冻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50例,对比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的符合率,并分析影响其准确性的临床因素。结果术中冰冻结果与术后病理的组织学分级的总体符合率为68.0%,其中G1、G2、G3子宫内膜癌符合率分别为63.2%、66.7%、75.0%。肌层浸润深度的整体符合率为79.1%,浸润深度≥1/2肌层的符合率为82.4%,显著高于<1/2肌层的符合率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冰冻诊断组织学分级的准确率不高,能较准确地诊断肌层浸润深度,尤其对于浸润深度≥1/2肌层的判断。因此,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可作为评估肌层浸润深度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hPTTG)蛋白表达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PV-9000检测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以及1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PTTG及E-ca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TTG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且hPTTG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期别增高、组织学分级降低、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而升高(均P<0.05).E-cad蛋白在1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均为正常表达,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其异常表达率明显升高,且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率随着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期别增高、组织学分级降低、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而升高(P<0.05).hPTTG蛋白阳性、阴性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和hPTTG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6).结论 hPTTG蛋白表达和E-cad蛋白异常表达均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浸润演进过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蔡旺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3):218-219,23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电话随访.结果 75例患者、平均年龄56.1岁;组织学分级在绝经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病理分期愈晚,预后愈差;深肌层浸润者,组织学分级差、淋巴结转移率高;手术为主与放疗为主治疗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孕激素对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结论 子宫内膜癌有年轻化趋势;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孕激素的应用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survivin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细胞增殖活性、临床病理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2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52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PTTG、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PTTG、Survivin和PCN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腺癌中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不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间的PTTG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无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均无相关性(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中PTTG与survivin、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TTG表达增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与细胞增殖活性相关,可用来鉴别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组织β-连环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β-连环素(β-ca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1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β-cat的表达。结果31例子宫内膜癌74%为浆/核聚集表达,明显大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其中Ⅰ期为84%,明显高于Ⅱ、Ⅲ期(P<0.05);内膜样腺癌为88%,明显高于非内膜样腺癌(P<0.01),且60%分化良好,P<0.05。不同肌层浸润深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聚集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关,尤其与早期、分化良好的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有关,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特征、手术的范围及术后的治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进行相关的分析;统计分析手术范围、手术治疗、化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占总数的85%,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8.91 %。术前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为48%。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为 76.92 %。广泛性的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瘤体减灭术以及术后放疗、化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无淋巴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发现时往往病程已较晚,并有子宫外转移,而与子宫肌层的浸润深度无关。分段诊刮结合彩色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具有重要意义。术前术中准确分期并施以适当范围的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对预后及提高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癌周内膜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癌周内膜的组织学表现分为增生型和萎缩型两组,对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和5年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癌周内膜呈增生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伴发高血压、肥胖、糖耐量异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史的机率显著高于癌周内膜呈萎缩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0.01);癌周内膜呈萎缩型者较增生型者呈低分化倾向及深肌层浸润(P<0.01);5年生存率,癌周内膜呈增生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87.5%,萎缩型为40.0%(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癌周内膜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相关,癌周内膜呈增生型者的预后好于萎缩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