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AprueA基因表达状况,探讨HpureA基因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银染、原位PCR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0例、胃癌(CG)35例胃粘膜Hp及ureA基因感染状况。观察非癌患者胃膜炎症反应程度。结果:慢性浅表性胃萎缩性胃炎、胃癌组织、癌旁胃粘膜组织Hp检出率分别为48.57%、62.5%、0、54.28%;ureA基因检率分别为51.42%、75%、37.14%、82.86%,萎缩性胃炎、癌旁组ureA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5,P<0.01)。非癌患者胃粘膜单个核细胞、分叶核细胞浸润程度ureA组、Hp^ 级较HP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纤维性胃炎、胃癌患者HpureA基因表达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引更严重的炎症反应。说明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胃癌关系,在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原地区1698例纤维胃镜活检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藏高海拔地区胃炎、胃癌的发病特点及藏、汉民族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的18年来经纤维胃镜粘膜活检1698例分析,结果:浅表性胃炎1104例;萎缩性胃炎243例,与浅表性胃炎并存者35例,胃癌56例,其中藏族49例,汉族7例,与萎缩性胃炎并存者12例;结论:提示浅一胃炎可发展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部分可引起胃癌的发生,三者之间的病变有一定关系,胃癌检出率藏族明显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STAT3、Bcl-2的表达,探究p-STAT3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中p-STAT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p-STAT3在40例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达95.0%,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2.54%,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其表达与p-STAT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STAT3的过度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STAT3作为一种新的标记物对胃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STAT3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的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最近我总觉得胃不舒服,后来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发现自己得了萎缩性胃炎。听说萎缩性胃炎会癌变,请问这是不是真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法(PCR-SSCP)及HP尿素酶快速检测法,随机对4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胃溃疡、36例胃癌的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ras、p16、p53及HP检测,并对其在胃癌致癌机制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ras及p53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P<0.05);②p16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远远低于基本正常胃粘膜及其他胃良性病变(P<0.05);③HP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P<0.05);④ras和p53阳性表达的各种胃良、恶性疾病中的HP阳性检出率均高于p16阳性表达的各种胃良、恶性疾病中的HP阳性检出率(P<0.05)。提示ras、p53、p16和HP感染在胃癌致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含量的检测,探讨血清PGⅠ、Ⅱ作为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Ⅱ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的变化。结果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P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Ⅱ比值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PGⅠ与PGⅡ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70μmg/L和比值<3患者出现概率增高(P<0.05)。结论 PGⅠ、Ⅱ值及比值下降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1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果胶秘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果胶秘联合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奥美拉唑治疗;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果胶铋与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其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 PGⅡ)和PGⅠ/PGⅡ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Ⅰ、PGⅠ/PGⅡ低于健康人群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人群、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GⅠ和PGⅠ/PGⅡ是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重要指标,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胃炎停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炎停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胃炎停胶囊,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丽珠得乐、叶酸。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随访,复发率比较,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胃腺体萎缩程度、IM病理分级、ATP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停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陈晓敏  李政文  李刚 《西南军医》2009,11(2):280-280
目的 观察胃风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口服胃风合剂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临床痊愈22例(20.75%),显效37例(34.91%),有效30例(28.30%),无效17例(16.04%),总有效率83.96%。结论胃风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施勇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00-1401
目的:研究分析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 CA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2例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将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54.8%,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对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胃镜诊断,准确率较低,具有一定局限性,需提高镜检技术,规范镜检操作,提高诊断准确率,并结合病理活检结果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2.
张萍 《武警医学》2007,18(5):400-400
你了解慢性胃炎吗? 慢性胃炎极为常见,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临床分为两种:(1)慢性浅表性胃炎;(2)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3.
自从开展纤维胃镜检查以来,萎缩性胃炎诊断率提高了,但其发病率究竟如何?我们对两个单位普查和两次健康体检时胃镜普查的结果,统计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并分别探讨萎缩性胃炎、胃癌与肠腺化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常见的胃部疾病,经胃镜可确诊并与其它胃部疾病鉴别。有人从血流变学探讨过萎缩性胃炎的血瘀改变,年龄较离散(19~66岁)。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60~72岁)血流变学的改变,为治疗本病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β-catenin及Lgr5在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03至2015-06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住院及门诊病例105例,其中正常黏膜2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7例,胃癌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catenin及Lgr5的表达和分布,根据阳性细胞比例和染色强度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 β-catenin在正常胃黏膜阳性表达率为8.7%,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8.0%、59.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r5在正常胃黏膜阳性表达率为13.0%,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32.0%、66.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catenin、Lgr5是判断从胃炎到胃癌发展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活化的重要标志物,其异常活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多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国际卫生界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病变,特别是伴有上皮化生、腺体不典型增生,或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人,胃癌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萎缩性胃炎为胃癌的前期病,而且颇为多见。甘肃省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发病率均较高。因此,我们自1979年2月份开始,开展了免疫萤光法检测胃壁细胞抗体的工作,将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免疫分型。把血清中含有胃壁细胞抗体(Parietal cellantibody简称PCA)者称A型,不含PCA者称B型。现将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142例其它慢性疾病与献血员的PCA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田南  屈亚威  刘海峰 《武警医学》2015,(4):347-349,352
目的研究CD34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CD34的表达,对CD34染色阳性的微血管进行计数,研究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D34表达情况,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CD34的阳性反应物质呈棕黄色细颗粒状,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分枝状及不规则形状。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的微血管密度值分别为11.15±2.36、14.68±3.78、22.18±4.12、39.38±10.43、57.54±12.57。上皮内瘤变与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值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P<0.05)。CD34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D3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癌前病变,CD34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及胃癌中的表达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提示CD34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有望成为胃癌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采用TRAP法检测了176例不同病变胃粘膜组织端粒酶活性(TA),同时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35例胃癌及其相应的19例癌旁和13例手术切缘组织端粒限制性片段(TRF)长度。结果显示:①176例不同胃粘膜病变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及胃癌(GC)TA阳性检出 率分别为24.6%、38.5%、37.5%及92.3%,而正常组织(N)未检出TA,明  相似文献   

20.
X半抗原是从人乳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半抗原物质,在人类的正常上皮组织中含量甚微,但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显著增加。因此,文献上称X半抗原为一种肿瘤相关性抗原。我们用单克隆抗体ABC免疫酶标组化法,观察胃食管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X半抗原的表达状况,拟从肿瘤相关抗原表达方面进一步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发病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从胃镜检查中取得胃粘膜组织128例,其中经病理活检诊断为胃癌者43例,食管癌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浅表性胃炎12例,胃粘膜大致正常27例。 组织立即放入0.015M PBS中洗去血渍,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