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芸  姚丽  刘玉珍 《护理学杂志》2011,26(14):60-61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5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前做好器械、药物及患者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术者定位、套牢环形导丝、术毕交代注意事项等.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2例患者死亡,13例存活者神志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一套新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自评量表.方法 综合目前各种常用ALS功能量表及自评量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数字疼痛分级法,制定了ALS自评量表.结果 ALS自评量表共分3大项18小项.采用10分制,正常为10分,极差为0分,总分180分.自评量表包括:①延髓功能:语言、吞咽、口水、伸舌:②肢体功能:左上肢运动、左手运动、右上肢运动、右手运动、左下肢运动、右下肢运动、躯干运动、抬头、行走、爬楼;③其他:呼吸、肌张力、疼痛、肌肉不适感.结论 ALS自评量表专门用于ALS患者,能够客观、灵敏评定患者功能,简便实用、费时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联合美金刚和米诺环素用药在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病(ALS)转基因小鼠模型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ALS转基因小鼠被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米诺环素组、美金刚组和米诺环素/美金刚组.对腹腔注射米诺环素和美金刚后ALS小鼠的运动能力、发病时间、生存时间以及腓肠肌重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发病时间(98.3±4.6)d比较,米诺环素组和美金刚组分别为(117.1 ±7.4)、(114.0±3.5) d(P <0.05);对照组生存期为(129.4±6.2)d,米诺环素组和美金刚组分别为(146.2±5.9)、(141.9±6.3) d(P <0.05).联合治疗组发病时间和生存期分别为(126.2±8.4)d和(159.1±3.9)d.与对照组比较,米诺环素组、美金刚组和联合治疗组生存时间分别延长13%、11%和23%.(2)对照组小鼠第16周时腓肠肌重量为(83.5±10.2)mg,米诺环素组和美金刚组分别为(133.7 ±12.5)、(130.1 ±10.3) mg,联合治疗组为(186.3±17.9) mg,与对照组和单一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米诺环素和美金刚对治疗ALS小鼠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6.
胃造瘘是外科常用的手术 ,传统的开腹逐层切开胃造瘘需较大手术切口 ,对患者打击大、术后疤痕较大 ,且因胃液腐蚀 ,造瘘管不易长期固定。新式微创胃造瘘方法即克服了上述弊端。操作步骤如下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麻、基础加局麻或全麻。首先置入胃镜 ,经胃镜置入导丝套圈 ,在胃前壁寻找血管较少的合适部位做出定位并将套圈置于此处 ,然后把光源置于套圈中心作引导 ,将手术室灯光线调暗 ,于前腹壁透光线最强点刺入套管针至套圈中心 ,拔出针芯 ,经套管针导入专用引线 ,拉紧套圈后自胃中将引线拉出。拔出胃镜 ,将引线与造瘘管连接后 ,将造瘘管反…  相似文献   

7.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121例患者予以PEG和PEJ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21例患者共行PEG、PEG加PEJ 134例次,其中90例(103例次)PEG胃肠营养(13例行造瘘管置换);3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4例患者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平均随访1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如有条件应当选用。  相似文献   

8.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对在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施行的 10例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PEG)和 11例PEG加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 (PEJ)术后的病人进行随访 ,结果显示疗效满意。现对于操作技术、并发症预防及造瘘管置换等方面的应用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本组 2 1例中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 37~ 89岁 ,平均6 8岁。 10例行PEG ,其中心脏大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 1例 ,气管食管瘘 2例 ,脑梗死或脑出血引起的昏迷和吞咽功能障碍 7例 ;11例行PEG加PEJ,其中胃癌手术后胃潴留 4例 ,胰腺炎胃动力障碍 7例。本组置鼻胃管最短时间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8月~2007年7月我院嗅鞘细胞移植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资料115倒.其中女31例,男84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9.2岁),病程0.5年~12年(平均3.3年).按照El Escorial诊断标准确诊者98例,很可能者11例,有实验室教据支持很可能者6例.术前及术后6~32天(平均17.9天)对患者行肺功能检测,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肺活量、最大呼气压与最大吸气压术后较术前增加有显著意义.(2)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全部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术后较术前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嗅鞘细胞脑移植后近期可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最佳给药浓度。方法将50例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各10例。A、B、C、D组分别在胃镜检查前2分钟,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μg/kg、0.4μg/kg、0.6μg/kg、0.8μg/kg,给药速度为5~10秒,E组不用瑞芬太尼,之后A、B、C、D、E五组分别缓慢注射丙泊酚1 mg/kg,术中追加剂量按0.5mg/kg,观察各组术中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pO2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其中B组手术、麻醉效果最满意。结论应用瑞芬太尼0.4ug/kg复合丙泊酚用于PEG术可满足舒适、有效、安全的要求,但是给药速度宜缓慢而均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 ic gastrotomy,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 ic jejunostomy,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6年6月~2006年4月行PEG胃肠营养97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34例。结果131例共行PEG、PEG加PEJ 146例次,其中PEG 112例次(15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 34例次,手术成功率100%。5例患者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31例平均随访1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如有条件,应当选用。  相似文献   

12.
Zhao YP  Wang WB  Zhang TP  Liao Q  Dai MH  Liu ZW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9):1318-1320
目的探讨Whipple术中应用改良式胃造瘘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6例Whipple术中行改良式胃造瘘术加空肠造瘘术(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4例同期Whipple术中行传统胃造瘘术加空肠造瘘术(对照1组)及22例同期行Whipple术加空肠造瘘术(对照2组)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开始行肠内营养时间,术后留置鼻胃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胃瘫、胰瘘、胆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2组术后胃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组术后留置鼻胃引流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2组(P〈0.01);3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开始行肠内营养时间、胰瘘、胆瘘及腹腔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hipple术中行改良式胃造瘘术安全、可靠,可以明显缩短术后鼻胃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传统胃造瘘方法相比,可明显降低术后胃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对需胃肠营养而无法经口进食的24例患者行PEG术。结果:行PEG术后置管3d~3个月14例;置管3个月以上10例,其中置管1年以上4例;并发造瘘口周围感染2例,造瘘管脱落2例,胃潴留l例,脾破裂1例。结论:PEG术后无肺部感染并发症,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是内镜治疗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通常需较长时间留置鼻胃引流管,这样势必会使鼻咽部分泌物增多、黏膜糜烂出血,甚至会发生肺部感染。我们对传统的胃造瘘术进行了改良,旨在有效地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患者营养的改善情况。方法对12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前与术后1、2个月营养指标变化,比较术前、术后1天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12/12)。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患者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有改善(P均0.05)。术后并发症包括造瘘口处轻度疼痛5例、造瘘口渗少量脓液3例、吸入性肺炎5例、造瘘管堵塞4例、黑便6例。术前、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患者易耐受、成功率高、并发症轻,术后患者营养改善明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肠内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脊髓型颈椎病(CSM)与肌萎缩性侧束硬化(ALS)的签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其中52例脊髓型颈椎病和72例肌萎缩性侧束硬化症进行上、下肢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及C5~C8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检查。结果:肌电图(EMG)检查脊髓型颈椎病上、下肢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异常率分别为54%、8%、8%;肌萎缩性侧束硬化异常率分别为97%、89%、69%。DSEP检查脊髓型颈椎病异常率为92%;肌萎缩性侧束硬化异常率为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选择上、下肢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及C5~C8皮节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应作为两种病的常规电生理检查项目,可提高两种病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脊髓型颈椎病(CSM)与肌萎缩性侧束硬化(ALS)的签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其中52例脊髓型颈椎病和72例肌萎缩性侧束硬化症进行上、下肢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及C5~C8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检查。结果:肌电图(EMG)检查脊髓型颈椎病上、下肢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异常率分别为54%、8%、8%;肌萎缩性侧束硬化异常率分别为97%、89%、69%。DSEP检查脊髓型颈椎病异常率为92%;肌萎缩性侧束硬化异常率为l%,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选择上、下肢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及C5-C8皮节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应作为两种病的常规电生理检查项目,可提高两种病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引流性胃造瘘术(pallivative venting gastrostomy,PVG)在晚期肿瘤腹腔转移导致的肠道梗阻减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病例资料,随访时间为1年或直至死亡.结果 22例行PVG,21例成功,其中20例术后恶心呕吐及腹痛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并出院,14例家中营养支持治疗至终末.与常规鼻胃管减压方法治疗的20例相比较,PVG能有效缓解症状(P<0.05),且Visick分级显示病人更能耐受PVG(P<0.01).结论 PVG能有效缓解症状且耐受性好,并能为病人及其家庭带来诸多方面的利益,值得条件适宜者施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