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盛敏玲  李德发 《河北医药》2001,23(3):187-188
目的:探讨了ENA技术、抗ds-DNA抗体及ANA联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免疫斑点法和免疫金根染色法检测患者血清。结果,抗Sm抗体阳性43.28%,抗ds-DNA抗体阳性55.22%,ANA阳性85.07%,前两种联合检测阳性64.26%,三者联合检测阳性91.07T,结论三种抗体联合检测提高了对SLE诊断的阳性率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免疫功能失调的机制。方法 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法。检测23例SLE患者抗淋巴细胞抗体(ALA),并用光镜观察淋巴细胞形态及计数。结果 23例SLE患者活动期有20例(86.9%)ALA阳性,淋巴细胞肿胀变性,胞膜毛糙,失去折光性,淋巴细胞计数为1.5×10~9/L。经激素治疗病情缓解后仅9例(39.1%)ALA阳性,伴细胞变性、失去折光性,淋巴细胞计数上升为3.53×10~9/L。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LE在活动期有86.9%存在ALA,并导致淋巴细胞变性,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功能失调。激素治疗可逆转上述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4.
马玲  余静 《安徽医药》2021,25(9):1858-186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水平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诊治的74例SLE病人作为受试对象,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5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按照SLE病情活动指数(SLE...  相似文献   

5.
狼疮定对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5):278-28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抗ds-DNA抗体与肾外表现是否平行。方法:对抗ds-DNA抗体阳性33例及阴性24例,分别比较其肾外表现如发热、皮肤损害、关节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情况。结果:抗ds-DNA抗体阳性与阴性比较,大多数肾外表现差别在统计学上均无显性。结论:狼疮性肾炎患抗ds-DNA抗体与肾外表现不平行,不能作为评判SLE肾外损害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不能根据肾外表现的轻重来判断肾损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1q抗体联合双链DNA抗体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通气其他结缔组织疾病作为对照组,选取健康人做空白对照组。分别测量三组患者的C1q抗体和双链DNA抗体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抗体单用和联合使用的诊断价值。结果空白对照组患者两组抗体检出率均为0。观察组患者C1q抗体和双链DNA抗体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计算可得,C1q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双链DNA抗体,使用C1q抗体联合双链DNA抗体检测敏感性显著增高,特异性变化不大。结论 C1q抗体联合双链DNA抗体检查能显著增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林敏性,并维持特异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潘云  王俐  李向培 《安徽医药》2012,16(6):726-728
正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前祖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具有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并辅助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功能。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程序性细胞死亡,机体通过凋亡机制清除衰老及异常细胞,在维持细胞数量平衡及正常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和凋亡紊乱  相似文献   

9.
谭爱国  高明  何美懿 《天津医药》2001,29(7):425-42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免疫调节异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外文献报道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本文对84例SLE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SLE患者抗ENA抗体及抗DNA抗体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患者血清中抗 ENA抗体与抗 DNA抗体的关系及意义 ,对 88例 SL E患者分别测定血清中抗 ss-DNA抗体、抗 ds-DNA抗体及 7种抗 ENA抗体。结果显示 ,88例 SLE患者中有 65例 ( 73 .5 % )检测到至少一种抗 ENA抗体 ,以抗 Sm、抗 U1 RNP和抗 SSA为主 ,分别占 45 .5 %、5 2 .3 %及 40 .9% ,其次为抗 SSB及抗 Rib,分别占 2 5 .0 %及 15 .9%。 88例SLE患者的 7种自身抗体与抗 ds-DNA抗体总的阳性符合率为 75 .2 % ,与抗 ss-DNA抗体总的阳性符合率为 60 .2 %。因此 ,抗 ENA抗体与抗 DNA抗体同时检测有助于提高 SLE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关系及在预测疾病耐药性方面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初发SLE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组15名。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计数。分析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总T细胞和总B细胞等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健康对照组与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RFI)平均值分别为2.2±0.7、3.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P<0.01)。②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与淋巴细胞亚群中总T细胞,总B细胞,NK细胞的计数均无相关性,但P-gp的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CD4+/CD8+比值有相关性(r=0.602,P=0.002;r=0.561,P=0.005)。③根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分为增高组和降低组,分别与相应的RFI值比较,发现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的增高组与相应P-gp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3,P=0.025;r=0.628,P=0.014)。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P-gp表达是SLE患者多药耐药性的指标,SLE患者药物跨膜转运蛋白P-gp表达水平尚与其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亢进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密切联系,提示P-gp可能是药物治疗疗效的指标,对改善预后和联合治疗减少耐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假性肠梗阻(IPO)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提高对这种SLE类型的认识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2004年收治的7例SLE合并IPO。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2.3岁;平均病程41个月;以IPO为首发症状4例,7例均在SLE病情活动期,合并腹腔积液4例,同时合并膀胱炎和尿路梗阻1例,7例抗核抗体均阳性,抗双链DNA抗体和抗SSA抗体阳性各4例,抗Sm抗体阳性2例,补体下降6例。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7例均缓解,但其中1例治疗中出现败血症、激素减量后IPO复发而放弃治疗。结论IPO是临床少见但重要的一种SLE合并症;这种类型的SLE中IPO可为首发症状,而且常同时合并尿路梗阻和/或膀胱炎以及腹腔积液;多数患者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重视多器官受累的表现以及自身抗体和补体的检测有助于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SLE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风湿免疫科70例SEE患者的病例资料,按发病年龄分为2组,发病年龄≥50岁者(35例)为老年SLE组,发病年龄<50岁者(35例)为中青年SLE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及合的差异.结果 老年SLE组与中青年SLE组男女比为1∶11比1∶3,平均病程[3年比1年],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0.5年比0.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SLE组狼疮性脱发发生率较低[0.0%(0/35)比28.6%( 10/35),P<0.05];血小板减少、肺间质病变发生率、C反应蛋白升高及肌酸激酶升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SLE组[51.4%(18/35)比25.7% (11/35),34.3%(12/35)比8.6% (3/35),11.4%(4/35)比34.3% (12/35),80.0% (28/35)比57.1%(20/35),14.3% (5/35)比0.0% (0/35),P<0.05];老年SLE组血肌酐升高,Sm抗体、抗dsDNA、抗Clq抗体阳性率低于中青年SLE组[11.4%(4/35)比34.3%( 12/35),5.7% (2/35)比22.9%(8/35),14.3%(5/35)比54.3% (19/35),25.7% (9/35)比54.3% (19/35),P<0.05];老年SLE组泼尼松平均使用量低于中青年SLE组[(22.42±19.60) mg/d比(39.93±18.56) mg/d,P<0.01];老年组高血压、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SEE组(P<0.05).结论 老年SLE患者男性发病较中青年SEE多,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率较中青年组低,发病至确诊的时间较长;生血小板减少、肺间质病变、高血压、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等中青年SLE多,因此,对老年SEE应注意多系统的病变,反复多次行自身抗体检测以尽可能早期诊断,并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SLE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SLE并发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消化道、皮肤及呼吸道(83.3%),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活动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改善SLE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临床特征和免疫学改变 ,探讨免疫学指标与狼疮活动相关性。方法 研究 114例狼疮活动期病人在治疗前后临床改变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 肾脏损害占 6 3% ,血液系统损害占 6 8.4% ,抗 ANA、ds DNA、Sm抗体与狼疮活动呈正相关 ( r=0 .71,P<0 .0 1;r=0 .81,P<0 .0 0 1;r=0 .6 4,P<0 .0 5 ) ,浆膜及神经系统损害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抗 ANA、ds DNA、Sm抗体、C3对判断狼疮活动及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与狼疮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甲氨蝶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甲氨蝶呤(MTX)治疗轻、中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专科门诊随诊患者分为:A组,MTX加小剂量激素组(泼尼松10mg/d)28例;B组,中等剂量激素组(泼尼松30mg/d)20例,观察指标包括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激素减至少剂量维持治疗时病情复发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积分由治疗前的(9.4±2.1)降至(4.1±0.9),B组由(8.6±2.5)降至(4.0±1.0)。两组治疗前后相比疗效差异显著(P〈0.01),但A、B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激素减量至10mg/d维持后B组有8例出现病情反复,A组在总观察期有3例病情反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A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B组以库兴综合征为主。结论MTX对轻中症SLE治疗有效,加用MTX可减少激素用量,防止长期使用偏大量激素引起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情况10年118例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妊娠的可行性 ,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 72 8例SLE的1 1 8例次妊娠进行分析。结果  71 2 %SLE妊娠后病情加重 ;只有 55 1 %足月生产 ;首次妊娠对病情和妊娠结局影响较大。无重要并发症、病情稳定 2年以上、接受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者母婴预后较好。结论 SLE患者可以妊娠 ,但最好在病情稳定 2年以后 ,并适当使用泼尼松治疗。病情活动者不宜妊娠 ,第一次妊娠应多小心  相似文献   

18.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与狼疮活动及狼疮肾炎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患者、50例其它风湿性疾病(NSLE)组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nuA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分析AnuA对SLE组的诊断价值以及与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的关系.结果 AnuA在SLE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9.3% 和98%,敏感性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而特异性与它们没有区别;AnuA在狼疮肾炎(LN)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5.4%,在非LN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0.7%,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疾病活动组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P<0.05),AnuA阳性组患者口腔溃疡及肾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nuA阴性组(P<0.05).结论 AnuA是SLE的又一标志性抗体,AnuA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SLE的诊断率.AnuA的检测有助于SLE患者疾病活动及LN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