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5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联合应用氟西汀与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及8周HAMD、MMSE及NIH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65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及西酞普兰,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酞普兰,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58.1%,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MMSE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SD)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普宁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PSD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氟西汀组,尼莫地平+氟西汀组,乌灵胶囊+尼莫地平+氟西汀组(以下简称联合组),每组各35例,三组患者均继续按常规的神经营养剂、脑血管病药物及康复治疗,氟西汀组采用口服氟西汀治疗,尼莫地平+氟西汀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乌灵胶囊、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口服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尼莫地平+氟西汀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MMSE评分均高于氟西汀组,治疗后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HAMD、NIHSS评分均低于氟西汀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HAM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第6周及第8周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尼莫地平+氟西汀组,HAM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治疗PSD效果更为理想,可更好的降低PSD患者的抑郁状况,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海涛  田洪涛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80-580,638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结合心理疏导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MB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酞普兰结合心理疏导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减轻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到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联合多塞平治疗,疗程均为4周,随访3个月,从HAMD抑郁评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抑郁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的ME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许可  李真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565-565,591
目的:了解米氮平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人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38例和氟西汀组38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给予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结果:在治疗第1、2周末,米氮平组HAMD评分与氟西汀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显示在第2周时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但比氟西汀能更快的控制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解郁益肾汤加减联合西药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疏肝解郁益肾汤加减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前后及两组间治疗8周后HAMD评分及ME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解郁益肾汤加减联合西药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氟西汀,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加减联合西药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氟西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组间及组内HAMD评分及ME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加减联合西药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氟西汀,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高压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氟西汀组、高压氧组分别加用氟西汀、高压氧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MMSE评分改善,各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西汀加高压氧能明显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其效果优于单纯加用氟西汀或者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与盐酸多塞平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氟西汀治疗组(35例)和盐酸多塞平治疗组(35例),疗程均为4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抗抑郁疗效显效率分别为85.7%、84.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末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盐酸多塞平组明显高于盐酸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和盐酸多塞平改善血管性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相近;用盐酸氟西汀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患者,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尼莫地平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克斌  李进兰 《甘肃医药》2010,29(2):132-13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防治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两组原发病均遵照神经内科诊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受试组另予尼莫地平片(30mg,口服,3/日)+艾地苯醌片(30rag,口服,3/日),对照组单纯尼莫地平(30mg,口服,3/日),连续给药3个月并进行智能测定,以观察两组治疗后VaD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应用修订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Barthe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受试组可显著提高MMSE、CDR和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VaD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应用脑保护剂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3周。尼莫地平片40mg/次口服,3次/d,连用3周。3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MMSE评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7例,按就诊先后分成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为治疗组49例,醒脑静治疗为对照组48例,疗程14d。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显著进步、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前HAMD、CS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C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从而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罗玲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1):1117-1119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研究试验报告。从347篇文献中选出14篇随机对照研究(1321例),利用Revman5.0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患者氟西汀治疗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总不良反应为4.4%。结论氟西汀对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神经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门诊符合CCMD-3神经症诊断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组、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组,疗程56 d,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进行临床评分,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56 d 2组HAMD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组起效较快,疗效亦较好,2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神经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6例)和氟西汀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西汀胶囊口服用药。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的HAMD总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而在第2、4、8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氟西汀联合黛力新治疗组,氟西汀组,黛力新组,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4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日学生活活动能力测定(ADL)评分的变化,并观察三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服用药物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与单服用氟西汀或黛力新组相比,两药物在治疗1周,治疗4周HAMD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氟西汀与黛力新联合用药组HAMD和ADL评分优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用氟西汀或黛力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