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指征的变化以及指征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953例剖宫产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剖宫产率35.75%,剖宫产率逐年增加,1997年为25.64%,2005年为43.81%,2006年为40.98%,前后5年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以社会因素及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增加显著,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剖宫产的上升,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且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除率及产后出血率较阴道试产手术组为高.结论 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的升高没有明显降低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并且择期剖宫产术的母儿预后较临产后手术母儿预后为差.剖宫产率的上升因素中以社会因素及胎儿窘迫变化最大.因此,剖宫产率的增加己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增加护理力度有可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2000~2007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8年来精河县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对博州精河县2000~2007年8年剖宫产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8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虽然胎儿因素占第一位,但是社会因素有显著增加.结论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同时推广适宜产科技术,剖官产率的增加不是-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病因、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丽  丁辉 《包头医学》2009,33(4):224-226
近几年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相应的二次剖宫产率也增加,随剖宫产率、次数的增加,使肠梗阻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剖宫产术后的肠梗阻会影响产妇的恢复,若诊治不及时,会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正确的识别、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英旭 《中外医疗》2008,27(10):24-24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术中发现子宫肌瘤者明显增加.作为产科医生来说对子宫肌瘤的正确处理尤为重要.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0.3%~7.2%,肌瘤可位于子宫的各个部位.  相似文献   

5.
罗静  何阿峰 《中外医疗》2009,28(17):35-35
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有效手段。虽然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毕竟是开腹手术,产妇因此而承受的大出血、麻醉意外、感染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剖宫产率下降是围生医学发展的一个标志。降低的手段涉及医疗观念服务模式的转变,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健康教育等许多方面。我院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心理因素,医生应严格剖宫产指征,开展有效的陪伴分娩和无痛或者减痛分娩等,增加产妇和家属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创造选择阴道分娩的良好社会环境,严格控制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朱兴琳 《中外医疗》2012,31(16):62-62
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率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也随之增加,而子宫破裂易发生于疤痕子宫再次分娩时,危及生命;因此,对疤痕子宫再次分娩时如何选择分娩方式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徐鑫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5):507-508
目的总结10年来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1927例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前5年头位难产排第1位,胎儿因素排第2位,其他因素、臀位排第3位,妊娠并发症(合并症)排第4位,社会因素排第5位;后5年社会因素跃居第3位,较前5年增加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次妊娠合并(并发)症为指征的剖宫产增加较多,但难产、胎儿因素仍排第1、2位,其他因素、臀位排第4位。结论剖宫产指征普遍放宽,社会因素致剖宫产显著增加是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和避免因社会因素而施行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增加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剖宫产孕妇及剖宫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19例剖宫产中社会因素剖宫产53例,占16.62%.结论合理把握剖宫产指征,努力控制并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有新式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病人进行比较,因再次妊娠在本科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共152例。结果: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术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各层的粘连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再次妇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增加了困难,但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杨菲 《中外健康文摘》2013,(12):144-145
目的探讨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50例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观察组)及5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影响子宫复旧,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不增加术后病率.结论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采取剖宫产分娩时尽量剔除肌瘤,不增加患者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赵欣  戴钟英 《上海医学》2001,24(6):370-37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NBW)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剖宫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1989年至1998年10年间NBW的变化,及不同出生体重儿(低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和巨大儿)孕妇的分娩方式;并对初次产前检查≤20周至足月分娩的产妇,按NBW的不同分为3组,分析孕妇孕期体质指数(BMI)的增加与NBW之间的关系。结果 10年间NBW呈上升趋势,其中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男婴多于女婴(P<0.005)。随着NBW的增加,剖宫产率明显上升(P<0.005)。巨大儿的孕妇其孕期BMI的增加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NBW和孕妇孕期BMI的过度增加是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妇孕期的膳食指导将是控制NBW、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王雪云  林伟玲 《中外医疗》2009,28(31):63-63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也随其增加,本文以本院5年的数据资料为研究基础,对剖宫产并发症的各种症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郑碧芳  周智  曾玲 《广西医学》2005,27(8):1228-1229
由于珍贵儿及一些不愿阴道分娩的产妇要求手术产等社会潜在因素的增加,使剖宫产术逐年升高。而剖宫产术后对再次行妇科手术无疑增加了难度和风险。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采用新式削宫产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特点。但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现就有剖宫产史横切口和纵切口术式与无剖宫产史对妇科手术的影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这一并发症也明显增加.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剖宫产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对母婴有利,但术后并发症对母婴的影响不可忽略,其主要并发症为出血.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0例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曦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68-67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再次剖宫产(RCS)132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8例;并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32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8例进行对照。结果:(1)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24例阴道试产,其中1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5%;手术产率88%。(2)VBAC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VBNC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严重粘连的发生率9%,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VBAC组,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可明显增加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增加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孕妇及剖宫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485例剖宫产中社会因素剖宫产90例占16.5%。结论:剖宫产社会因素包括现代观念、医患双方因素等。开展无痛分娩,合理把握剖宫产指征,努力控制并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逐年增加,但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易漏诊。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生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渐升高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1423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4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均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头位难产、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臀位等为主要剖宫产指征。其中社会因素构成比逐年增加。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与医患双方有关,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膜外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单层缝合的新方法共161例,与同期采用以往的二层缝合方法共140例,在手术时间,术后血像,产后恶露、晚期产后出血及切口愈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子宫切口单层缝合是一处省时、省力又利于切口愈合, 增加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小华 《吉林医学》2014,(24):5436-5437
目的:分析二级专科医院剖宫产指标及构成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 627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2008年~2013年剖宫产率逐渐上升到30.3%,剖宫产主要指征主要以社会因素、瘢痕子宫、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为主。结论:社会因素和瘢痕子宫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增加医患沟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严格并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达到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