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LA-Ⅱ类分子与桥本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桥本病(HT)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而HLA-Ⅱ类分子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抗原递呈和T细胞受体选择方面控制免疫反应。研究表明HLA-Ⅱ类基因的多态性与HT相关。不同人种的研究表明,在HLA-Ⅱ类基因位点存在与HT发生相关的易感基因和抗性基因,二者共同作用影响着HT的发生。HLA-Ⅱ类分子的晶状体结构为此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Ⅱ类抗原(HLAⅡ)与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相关性。方法:用HLA单克隆抗性体以微量淋巴细胞毒性试验调查32例福建地区VMC患者HLA-DR和DQ位点共20个特异性抗原频率,并与43例本地区政党人加以对照。结果:VMC病人与HLA-DQ7(RR=7.600,PC=0.002)和DQ2(RR=0.161,PC=0.002)抗原分别为显著正、负相关结论:VMC与HLAⅡ类抗原异常表  相似文献   

4.
HLA—Ⅱ基因与胰岛β细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即使在同一类型糖尿病间,胰岛β细胞功能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简单概括了人白细胞抗原(HLA)-Ⅱ基因在1型糖尿病及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β细胞功能破坏的基因背景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特别是HLA-DQ基因对1型糖尿病的风险评估。由此探索一条途径来认识各型糖尿病的本质并预测其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在AD众多病因的研究中 ,比较肯定的 2种因素是遗传和增龄 ,最近研究显示炎症作用和免疫反应可能是AD的重要发病机制 ,而HLA DR基因属于人类免疫应答基因系统 ,因此 ,研究HLA DR基因可从免疫和遗传 2种角度阐明多因素所致的免疫炎症反应在AD患者中枢神经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从而深入了解AD的确切发病机制。1 HLA DR基因[1]  编码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 cyteantigen ,HL…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HLA-DR.DQ基因多态性与骨关节结核的遗传关联性,比较骨关节结核与肺结核之间易感基因的差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86例骨关节结核。88例正常人及34例肺结核的HLA-DR.DQ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骨关节结核组与正常人比较,骨关节结核组DRB1*09、DQB1*0301基因频率增高(38.99%比8.24% PC〈0.0001RR=8.9  相似文献   

8.
壮族人2型糖尿病HLA—DQA1基因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DM)及其并发症与人类白细胞抗源(HL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40例壮族2型DM患者和82名壮族正常人HLA-DQA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壮族人2型DM组DQA1*010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DQA1*04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壮族2型DM与HLA有关联,壮族和汉族2型DMA与HLA有不同的关联格局。  相似文献   

9.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主要由三类抗原组成,HLA-Ⅰ类抗原(HLA-A、B、C)和Ⅱ类抗原(HLA-DR、DP、DQ)及Ⅲ类抗原(HLA-c2、Bf、c4A、c4B)。HLA-Ⅰ类分子以膜抗原形式广泛分布于人体有核细胞表面。在内源性抗原提呈及对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了HLA-DRB1基因对风湿热的遗传易感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广东地区51例风湿热患者和102位正常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定型分析且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风湿热的相关性。结果:风湿热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异常喏上素DRB1*0301基因频率为23.3%,而正常人仅为6.59%。  相似文献   

11.
HLAⅡ类基因与狼疮性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HLA Ⅱ类基因与狼疮性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从基因到临床表达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PCR SSOPH技术检测 113例确诊SLE病人的DR、DQA1、DQB1等位基因。结果 浆膜炎与DQB1 0 6 0 1正相关 ;神经精神症状与DRB1 15 0 1正相关 ;血肌酐增高与DQB1 0 30 2、DQB1 0 40 1正相关 ;血尿素氮增高与DQB1 0 2 0 1负相关 ;蛋白尿与DQB1 0 30 1、DRB3 0 2 0 2、DRB3 0 30 1、DRB1 110 1负相关 ;血尿与DQB1 0 30 1、DRB3 0 30 1负相关 ;管型尿与DRB1 0 30 2正相关 ;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分别与DQB1 0 2 0 1正相关 ;血小板减少与DRB1 15 0 2和DRB1 12 0 2正相关 ;淋巴细胞减少与DRB1 0 30 2正相关 ;C3降低与DQB1 0 30 3正相关 ,与DQB1 0 30 1负相关 ;狼疮细胞阳性与DRB1 15 0 1负相关。结论 多个HLA Ⅱ类等位基因和SLE的临床表达有相关性 ,国人的SLE遗传背景与其他人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不同个体在乙肝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从一过性的抗原血症、自限性的急性肝炎、慢性病霉携带、亚临床肝损害、进行性肝损害乃至肝硬化,形成了复杂的疾病谱。宿主在HBV感染后不同的临床发展过程中,除了与病毒本身的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同个体对HBV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不同,而后者主要取决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MHC的基因产物,是首次发现的与疾病有明确关系的遗传系,为目前已知的最复杂的人类基因复合体。  相似文献   

13.
14.
15.
HLA—DR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LA-DR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田新平蒋明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关节滑膜的常见风湿病,我国平均发病率为0.3%。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对RA的免疫遗传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HLA-Ⅱ类基因及Ⅱ类...  相似文献   

16.
HLA—Ⅱ类基因与狼疮性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LA-Ⅱ类基因与狼疮性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从基因到临床表达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PCR-SSOPH技术检测113例确认SLE病人的DR、DQA1、DQB1等位基因。结果 浆膜炎与DQB1*0601正相关;神经精神症状与DRB1*1501正相关;血肌同与DQB1*0302、DQB1*0401正相关;血尿素氮增高与DQB1*0201负相关;蛋白尿与DQB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与HLA—DQ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型技术测定HLA—DQB1等位基因,并与44例健康人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发作性睡病患者组DQB1*0602基因频率为40%,与正常对照组9.09%相比较明显增高;未检出DQB1*0401—0402基因,与正常对照组9.09%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LA—DQB1*0602基因为中国发作性睡病人群的易感基因;HLA-DQB1*0401—0402基因为中国发作性睡病人群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未经治疗的Graves病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膜上HLA-DR和HLA-DQ抗原的表达,并分析患者血清T_3、T_4、TSH水平与其单核细胞膜上HLA-DR和HLA-DQ抗原表达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病人组HLA-DR~ 和HLA-DQ~ 单核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7.42±8.73%和20.92±7.28%,±s)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9.92±5.74%和40.33±6.34%,±s,P<0.001);患者血清TSH水平与其单核细胞膜上HLA-DQ抗原表达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87,P<0.05)。这些结果提示:Graves病患者体内存在单核细胞异常。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方法鉴定了HLA-DRB1与北京地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关联。证明IDDM的DR9频率较对照人群明显升高VS17.92%。而DR3在IDDM中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中DR2频率明显降低。上述结果表明DR9、DR3与IDDM易感正相关,而DR2与IDDM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HLA—DR4基因检测在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