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动脉栓塞无创伤性诊断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多数作者认为在各种肺动脉栓塞无创伤性诊断方法中胸部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较大,应取代放射性核素通气和血流灌流扫描检查而成为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者的首选检查;超声检查对诊断肺动脉栓塞有一定价值,且有助于判断预后,有助于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进行鉴别;血浆D-二聚体测定和潮气末CO_2分压测定有助于排除肺动脉栓塞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结合我院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动脉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临床表现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相似,应用CT肺动脉造影鉴别有一定局限性,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与CT合用有助于诊断。结论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临床表现及常规影像特异性较少,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与CT结合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心血管超声检查并与最后的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所有患者均被检查为肺动脉栓塞,与最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诊断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CT增强表现.结果 20例行肺动脉CT增强扫描,178条段以上肺动脉栓塞.平扫示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为,肺纹理稀疏15例,肺动脉高压3例,胸水15例,梗死灶共30个.结论 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方面快速、有效,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鉴别肺梗死和肺出血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心电图改变的机理。方法回顾分析17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早期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点并比较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现率。结果14例出现某种典型心电图改变。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现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在早期发现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中与超声心动图有相同的价值。临床医生不应该忽视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心电图的改变,通过观察心电图变化早期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使患者得到早期的救治和更加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A)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均行肺动脉CTA检查,并采用MIP、MPR及VR行图像后处理。结果肺栓塞患者50例,累及肺动脉及分支250支,其中叶肺动脉主干栓塞68支,段肺动脉栓塞80支,亚肺段动脉栓塞82支。结论采用肺动脉CTA检查,可及时进行快速、准确的肺栓塞诊断,血栓的数目、位置,管腔与血管管壁的关系及狭窄程度可清晰显示,并为血栓栓子的性子、来源、血流动力学状态等提供诊断信息,故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疑为肺栓塞的病人使用GELightSpeed16型多层螺旋CT设备行CT平扫和对比剂增强扫描检查,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在18例病人中肺动脉分支栓塞者6例,肺段及段以下动脉栓塞者12例,且可见11支亚段肺动脉栓塞,18例病例中单支肺动脉栓塞者4例,2支及多支栓塞者14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SCTA)的直接征像为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型充盈缺损和完全阻塞。结论 16排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可能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症状隐匿,但严重肺动脉栓塞容易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导致猝死。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我们主要讲述影像学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评估中的价值。1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肺动脉栓塞发病率很高,美国每年50万~60万人患有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其中住院患者约有30万例,约5万人死于肺动脉栓塞,病死率达10%。肺动脉栓塞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年龄>60岁的患者患病率可高达20%。肺动脉栓  相似文献   

9.
谢诤  江莲  侯昕珩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89-1491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36例确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基础疾病、诊断、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36例患者均经CTPA确诊;其中有5例行溶栓、31例行抗凝治疗;死亡1例,死于溶栓后胸腔大出血、休克;35例患者治愈或好转。结论(1)肺动脉栓塞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应加强认识,早期诊断至关重要。(2)心电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CTPA、CTV)、下肢静脉彩色超声等检查都具有各自特点,应合理应用。(3)溶栓及抗凝治疗都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及时准确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2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中以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83.2%)最为常见,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占76.0%,二者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90.4%;不明原因的晕厥占21.6%,三者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92.8%。结论:"三个不明原因"———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和晕厥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合危险因素,可减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老年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对可疑肺动脉栓塞而进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256层螺旋CT及64排CT肺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平均扫描时间、肺动脉平均CT值及造影剂使用剂量等.结果 两种检查设备对老年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均为100.00%;其中39例患者为多发栓塞,包括双侧多发29例,右侧多发6例,左侧多发4例.两组均获得了满意的影像,256层螺旋CT扫描时间和平均造影剂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64排CT(P<0.05).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的检查中,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相比较,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没有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明显缩短扫描时间,减少患者屏气时间,降低放射剂剂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对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 bolism,PT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7月经临床诊断的3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征象。结果 30例累及150处肺动脉。栓子形态包括完全充盈缺损30支,中心充盈缺损16支,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51支,附壁充盈缺损53支。其中发现6例主干并其分支联合栓塞,笔者认为分支栓塞为继发血栓形成。结论螺旋CTPA检查具有快捷、无创、经济、安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是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的优越性.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可准确、直观的显示肺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空间的关系,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快速、准确、有效、无创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裴光华  曾春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41-104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肺动脉栓塞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及肺动脉造影检查,分析16排螺旋CT对肺动脉显影及肺栓塞显示情况,观察肺动脉栓子的类型、分布和数量。结果1.16排螺旋CT共显示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肺叶、段、亚段及以下动脉1787支,肺动脉栓塞429支,栓塞率为24.01%,其中肺叶动脉比例最高,为38.79%,肺动脉干比例最低,为7.50%。在肺动脉栓塞栓子类型方面,Ⅱ型栓子数量最多,为202处,其次为Ⅳ型,共118处,Ⅲ型数量最少,为31处。其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纹理稀疏、肺梗死、westemark征及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胸膜增厚等。结论 16排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特点,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就多种临床症状评分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大量研究;②通过前瞻性大规模临床试验对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肺动脉造影/螺旋CT静脉造影等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进行了评价,③制定了一些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流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MR肺动脉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疾病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临床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病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的CT组和采用MR肺动脉成像诊断的MR组,每组60例,对两组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检查对PE的显示率均为100%,且两组患者栓子栓塞部位比例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PE的间接征象有马赛克征、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肺段梗死、局限性肺纹理稀疏,两组患者具体征象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MR肺动脉成像进行诊断较为方便,准确率也高,是一种简便、快捷、无创、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及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均接受螺旋CT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肺动脉栓塞特征及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结果 1.螺旋CT肺动脉造影共检出48例患者存在肺动脉栓塞,显示栓子380处。2.超声心动图共显示40例患者存在异常表现,诊断符合率为83.3%(40/48)。与非肺动脉栓塞患者相比,肺动脉栓塞患者右心房容积明显增大,右心室前后径明显增宽,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P0.05)。3.与单侧肺动脉栓塞患者比较,双侧肺动脉栓塞患者右心房容积及右心室前后径更大,肺动脉收缩压更高,"D"型征显示率更高(P0.05)。结论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数量及形态特征,但不能准确反应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超声心动图可以敏感的反应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并可以量化的反应右心功能、肺动脉压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黎莉  黄从新 《内科》2007,2(2):157-159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预后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4例PT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60岁以上患PTE比例最高,发病与危险因素关系密切,尤其是心血管病和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血气分析、D二聚体、肺动脉CT、心电图及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PTE引起心肌损伤,部分出现心肌酶、血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增加。心肌酶、肌钙蛋白、肺动脉高压和PET死亡呈正相关,溶栓和抗凝治疗可降低PTE死亡。结论 PTE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与心血管疾患关系密切,血气分析、D二聚体、肺动脉CT有助于诊断,心肌酶、肌钙蛋白对PTE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有临床意义,溶栓和抗凝是目前治疗PTE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易漏诊或误诊,漏诊率高达84%,误诊率达32%~62%[1].早期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胸超声诊断的肺动脉栓塞患者16例,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例原发性肺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动脉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与肺动脉栓塞的区别。结果 患者男,6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咳血1周”入院,完善肺动脉螺旋CT增强扫描及PET-CT检查,初步诊断为肺栓塞,经抗凝治疗后1个月后复查,病灶较前增大,提示未排除肿瘤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后患者因自身原因至外院进一步检查,行肺动脉内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肺动脉低分化癌。结论 肺动脉恶性肿瘤临床罕见,预后较差,容易与肺动脉栓塞混淆,临床医师应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