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结合留置气泡技术注射法在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分别采用传统体位结合常规注射法(常规法)和改良体位结合留置气泡技术(改良法)进行肌内注射.结果 采用改良法患者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常规法,药液外溢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法(均P<0.01...  相似文献   

2.
肌内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1].肌肉组织血管丰富、神经分布较少,故吸收较快,疼痛较轻.但刺激性大的药液必须行肌内注射时,无疑对患者心理及身体是一种痛苦的刺激,有的甚至因为疼痛而不愿接受治疗.无痛注射法现已成为护理人员操作的目标之一.笔者采用口服蔗糖减轻肌内注射疼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肌内注射减轻疼痛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庆银 《护理学杂志》2004,19(12):57-57
肌内注射刺激性药物时所致的疼痛,常使病人难以忍受,甚至感到恐惧。经临床实践发现,注射中旋转针尖斜面的方向注药,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范平  王元春 《护理学杂志》2006,21(12):35-35
目的 选择干扰素肌内注射的最佳溶剂,减少患者痛苦。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干扰素,B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干扰素。结果 A组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两组局部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干扰素,可减轻对肌肉的刺激,使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5.
注射器内少量空气对肌内注射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注射器内少量空气对肌肉注射疼痛的影响。选择100例门诊患者进行自身对照,采用改良注射液(注射时注射器内有0.2-0.3ml空气)和传统注射法(注射器内无空气)进行常规肌内注射,拔针30s后评估局部空气能减轻局部疼痛,且减少药物浪费。  相似文献   

6.
改良肌内注射法缓解注射时疼痛的观察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姚秀华 《护理学杂志》2002,17(6):445-445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 ,笔者对在我科住院的 10 9例病人采用改良注射法进行肌内注射 ,有效地减轻了其疼痛程度。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 9例中 ,男 6 3例、女 4 6例 ,年龄 15~ 6 1岁 ,平均 (5 1 2± 12 7)岁。病人感觉、表达能力正常。1.2 方法1.2 .1 操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 ,每例病人应用传统法与改良法各注射 1次 ,肌内注射部位均为右侧臀大肌 ,针头型号相同。两种方法均由笔者进行 ,操作时由另一护士 (专人 )观察病人面部表情 ,当即评价其疼痛程度。传统注射法按文献 [1]给出的方法操作。改良注射法是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患者使用甲氧氯普胺后发生肌内震颤,口角歪的现象时有发生,但颈项强直,不能活动的报道尚少见,我科于2004年8月收治1例颈项强直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肌内注射溶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平  王元春 《护理学杂志》2006,21(23):35-35
目的 选择干扰素肌内注射的最佳溶剂,减少患者痛苦.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干扰素,B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干扰素.结果 A组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两组局部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干扰素,可减轻对肌肉的刺激,使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9.
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致颈项强直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桂荣 《护理学杂志》2005,20(11):13-13
临床上,患者使用甲氧氯普胺后发生肌肉震颤、口角歪的现象时有发生,但颈项强直,不能活动的报道尚少见。我科于2004年8月收治1例颈项强直的患者,现介绍如下。病例简介:男,29岁。因左侧精原细胞瘤术后住院化疗加放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呕吐等严重胃肠道反应,遵医嘱用甲氧氯普胺20mg肌内注射,2次/d,5d后患者出现颈项强直(不能活动),立即停药,2d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1周自行恢复正常。讨论:甲氧氯普胺是一种多巴胺阻断药,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和胃肠道兴奋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中枢催吐化学感受区(CTZ)中的多巴胺受体而提高CTZ的阈值,使…  相似文献   

10.
余静 《护理学杂志》2006,21(1):48-48
采用常规方法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由于其浓度高易堵塞针头。为解决该问题,笔者采取抽完药液后再抽少许0.9%氯化钠注射液肌内注射的新方法。2002年6月至2005年8月用于150例次患者.效果理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减轻肌内注射绒促性素带来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14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用抽吸药液后的注射器直接注射(即常规方法 );观察组注射器抽吸药液后更换针头·再排气注射.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局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更换针头注射绒促性素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局部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无痛肌内注射方法再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将100例(800例次)臀部肌内注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以常规法和边注射药液边抽出针梗法(新方法) 各注射400例次。结果新方法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法(P<0.05),而皮肤反应发生率相近(均P>0.05)。提 示采用新方法行肌内注射可减轻药物对肌肉的刺激,使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肌内注射青霉素不同溶剂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将600例病人随机分为A、B、C组,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A组)、0.9%氯化钠注射液(B组)、0.2%利多卡因注射液(C组)为溶剂稀释青霉素。结果A组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P<0.01);局部反应C组与A、B组比较,P<0.01。提示青霉素常规量(40~80万U/次)短期注射宜选用0.2%利多卡因为溶剂;大剂量(160万U/次)注射宜选用灭菌注射用水;常规量长期注射宜选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  相似文献   

17.
18.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颈肩痛腰背痛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盐酸乙哌立松对骨科常见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由 7家医院同时收集了采用单独口服盐酸乙哌立松和加用其他药物两种方法治疗的 13 8例患者 ,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 :对于颈肩痛和腰背痛等疾病的常见症状 ,单一组和联合组均可取得 80 %以上的有效率。病情轻者单一组即可取得良好疗效 ,病情重者联合组效果更好 ,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副作用发生率为 1.45 %。结论 :单独应用盐酸乙哌立松就可获得很高的有效率 ,与其他药物联合服用 ,可使其有效率进一步提高。盐酸乙哌立松的安全性很好 ,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As the authors acknowledge in the preface to this book, therole of anaesthetists in managing chronic pain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his change has mirrored our increasing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physi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