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的激光治疗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累及黄斑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发病1~2个月进行早期激光治疗效果。方法:临床观察30例30眼累及黄斑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进行早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与30例30眼药物治疗组病人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视力:治疗组,增进者27眼,无变化2眼,下降1眼;对照组,增进者18眼,无变化6眼,下降6眼。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治疗组,Ⅱ度以上吸收者27眼(90.1%),Ⅳ度吸收者4眼(13.3%);对照组分别为15眼(50.0%)和1眼(3.3%)。黄斑水肿消退:治疗组26眼,对照组9眼。新生血管出现:对照组2眼,治疗组无新生血管出现。结论:对危及黄斑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早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促进视力时恢复和视网膜下出血吸收及黄斑水肿的消退,预防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晚期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66例晚期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网膜循环时间、血液流变学及视网膜电图变化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单纯应用西药治疗17例患者作对照。结果: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9%,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晚期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明目治网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02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中药治疗组56例和西药对照组46例,分别应用纯中药明目治网方与西药治疗,并对视力、眼底、眼底荧光血管动态造影作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较好且疗程较短。治疗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82.62%,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提示中药明目治网I号方、明目治疗Ⅱ号方治疗中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晚期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66例晚期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网循环时间、血液流变学视网膜电图变化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单纯应用西药治疗17例患者和对照,结果:显铲35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9%,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晚期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明汤联合西医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方法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眼底镜检查用于诊断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对其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均行视力及常规检查,用中药复明汤及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全身用胞二磷胆碱、维生素、能量合剂等支持疗法。观察时间两个月。结果 经FFA确诊的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30例(36只眼)中:视力提高≥5行者6只眼,视力≥2行者24只眼。无效者6只眼。视力恢复时间2~7周,水肿消退时间2~6周,出血吸收时间3~8周,有效率83.3%。结论 采用复明汤联合西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出血吸收好,视力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6.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和病理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惠蓉  王薇 《眼科研究》2002,20(4):319-322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怕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危险因素、视力预后和病理改变。方法(1)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429例445眼,其中总干阻塞369例385眼;半侧阻塞60例60眼。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2)视网膜消化铺片和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结果 445眼中36眼产生了NVG,占8.09%;总干阻塞为9.09%,半侧阻塞为1.7%。产生NVG者均为缺血型。发生NVG的危险因素有:(1)初诊视力低于0.1,眼底出血多。(2)高血压、冠心病、心动过缓者;血液流变性异常者;其中两项以上异常者22例占68.8%。(3)有原发性青光眼者,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动脉很细者。4例双眼发病者均有3项以上指标异常。追踪视力为无光感至数指者24眼,占66.7%;0.02-0.05者9眼,占25.0%,0.1-0.4者3眼,占8.3%。致盲率91.7%。消化铺片发现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实心细胞团及多量新生血管芽和形成管腔的新生血管。病理切片发现视盘有青光眼凹陷,静脉血栓形成,视网膜下蛋白液等。结论 初诊视力低下、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原发性青光眼、高血压、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是视网膜静脉阻塞产生NVG的危险因素。NVG视力预后差,致盲率高。  相似文献   

7.
降纤酶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49例,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应用降纤酶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其它治疗方法相同。2组治疗前后均分别检查视力及眼底变化以判断疗效,同时检查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2.0%,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率为20.8%,总有效率为58.3%,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下降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降纤酶能改善血液流变,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循环,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46例(46眼)中,23眼进行单纯激光治疗,另23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随访3~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眼压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变化。结果经治疗,药物联合激光组视力提高14眼(60.9%),视力不变为5眼(21.7%),视力下降4眼(17.4%),水肿减轻19眼(82.6%),水肿未退4眼(17.4%)。单纯光凝组视力提高5眼(21.7%),视力不变13眼(57.6%),视力下降5眼(21.7%),水肿减轻8眼(34.8%),水肿未退15眼(65.2%)。视力提高和水肿消退情况,联合组均优于单纯激光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球后出血、眼内炎、白内障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时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可促进水肿吸收和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9.
氩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美国科以人公司氩激光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86例(86只眼)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进行光凝治疗,3个月后复查FFA。结果86例(86只眼)经视网膜光凝后,视网膜出血Ⅱ度以上吸收73只眼(84.88%),Ⅳ度吸收10只眼(11.63%),不变或加重3只眼(3.49%);黄斑水肿吸收76只眼,占88.37%,不变10只眼,占11.63%;视力增加者69只眼(80.23%),不变14只眼(16.27%),下降3只眼(3.49%)。FFA复查渗漏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77只眼(89.53%)。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能减少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并能促使黄斑水肿消退,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81例视网膜静脉阻塞随机分为光量子治疗组和尿激酶对照组。治疗后一个月,治疗组视力增进明显,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出血吸收率90.2%,对照组7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还表明:光量子疗法改善视网膜血循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尿激酶(P〈0.01)。治疗组有效率84.5%,对照组62.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目血康胶囊联合清开灵、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视网膜静脉阻塞93例(104眼)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70眼,用目血康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口服,清开灵40 mL、血栓通注射液6~10mL每天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31例34眼,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尿激酶2万单位每天1次静脉滴注.2组均15 d为1个疗程,休息5 d后,再继续用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用药前后视网膜出血吸收、视力、血液流变学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67眼(占95.7%),痊愈38眼(占54.2%);对照组总有效24眼(占70.6%),痊愈11眼(占3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除全血中切黏度外,其余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2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目血康联合清开灵、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能够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提高视力、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樟柳碱和尼莫地平等综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1例(31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分为治疗组18例(18只眼)和对照组13例(13只眼)。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654-2、醋氮酰胺、复方丹参和水蛭地龙治疗,同时输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应用同对照组相同的药物外,另予复方樟柳碱作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全身应用尼莫地平治疗。以视力、视野、眼底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3.85%,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樟柳碱和尼莫地平等综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采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分期与分型相结合的方法,用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6例。结果:视力提高4.5±0.25(P<0.01),眼度出血吸收率87.0%(P<0.05),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渗漏减轻78.3%((P<0.01),视野缺损改善34.8%(P<0.05),总有效率80.4%。以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0.001),中药治疗可调节患者血液流变性,起标本兼治作用,且无全身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以及二者疗效比较.方法 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91例91只眼,其中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55只眼(缺血型13只眼,非缺血型42只眼),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36只眼(缺血型10只眼,非缺血26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67例73只眼,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17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56只眼,行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随访3月至1年,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 最终随访RVO组视力提高者48只眼(52.7%),视力不变者39只眼(42.9%),视力下降者4只眼(4.40%).OCT形态恢复正常者50只眼(54.9%),改善者27只眼(29.7%),无改善者14只眼(15.4%).DR组视力提高者25(34.2%)只眼,,视力不变者45只眼(61.6%),视力下降者3只眼(4.11%).OCT形态恢复正常者24只眼(32.9%),改善者22只眼(30.1%),无改善者27只眼(37.0%).两组有效率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RVO组24只眼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一眼白内障,一眼眼内炎,8只眼2次注射.DR组14眼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2只眼白内障,9只眼2次注射.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好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复习连续的37例RVO患者经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的38只眼临床资料。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19例20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18例18只眼。结果手术中确认27只眼有新生血管膜,23只眼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34只眼视力改善,占89.5%,其中22只眼有0.1以上的视力。4只眼视力未变。CRVO组病史较长,手术后视力改善较少。结论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能改善多数伴有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RVO眼预后。  相似文献   

16.
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Jiang Y  Li X  Yin C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3):167-170
目的:探讨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特点及疗效。方法: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08例(116只眼)进行效果分析。结果:21只眼行巩膜外加压术,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9只眼,术后视力≥0.02者14只眼。97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58只眼(59.8%),最终视网膜复位83只眼(85.6%),术手视力≥0.02者64只眼(66.0%)。术中使用膨胀气体填充11只眼,1次性视网膜复位7只眼,术后视力≥0.02者5只眼。使用硅油填充89只眼,1次性视网膜复位51只眼(57.3%),最终视网膜复位7积眼(85.4%),术后视力≥0.02者59只眼(66.3%)。结论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首选巩膜加压术,玻璃体切除者,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较膨胀气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视网膜切开术是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视网膜复位的有效方法,但应慎重选择手术对象。  相似文献   

17.
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累及黄斑部的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激光光凝时机。方法 对75例(75只眼)累及黄斑部的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分组进行氩激光光凝治疗。A组38例(38只眼)于发病1~2个月行视网膜光凝;B组37例(37只眼)于发病3个月以上才行视网膜光凝。均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治疗后3个月,A组Ⅱ度以上出血吸收者33只眼,占86.84%,Ⅳ度吸收者5只眼,占13.15%;B组分别为19只眼(51.35%)和18只眼(48.64%);A组视力增进32只眼(84.21%),不变4只眼(10.52%),下降2只眼(5.26%);B组视力增进者22只眼(59.45%),不变10只眼(27.02%),下降5只眼(13.51%);A组黄斑水肿吸收32只眼(84.21%),而B组为13只眼(35.13%)。结论 早期激光光凝治疗累及黄斑部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可促进黄斑水肿和视网膜出血吸收,同时可增进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倍频532nm激光对30例(54只眼)增生前期和增生期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伴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部光凝治疗。术前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术后定期复查,并记录视力变化及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光凝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治疗后18只眼(33.3%)视力提高,视力无变化32只眼(59.3%),视力下降4只眼(7.4%),有效45只眼(83.3%),随病变程度加重疗效降低。经FFA检查,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者16只眼,经光凝后水肿完全消退者10只眼(62.5%),部分消退者5只眼(31.3%),不变者1只眼(6.3%)。结论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82-1883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 ROV)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08例112眼,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观察组为和血明目片口服(55例55眼),对照组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53例57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
  结果:观察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2%。出血较对照组吸收快。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较好的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有效的改善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810nm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45例45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25眼和对照组20例20眼,治疗组采用810nm激光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随访6mo,观察视力、眼底出血吸收情况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13眼,稳定12眼;对照组视力提高2眼,稳定13眼,下降者5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22眼视网膜出血吸收明显,3眼出血吸收不明显;对照组有8眼出血明显吸收,12眼出血吸收不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FFA有效20眼,无效者5眼;对照组FFA有效者9眼,无效者11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810nm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能够显著促进出血吸收,稳定和提高视力,防止新生血管产生,可能成为目前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激光治疗的时机、治疗参数的选择及可能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