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品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检索1994~2005年报道的药品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病例个案,自行建立数据库,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导致药源性肝损害的药品中,涉及12大类50种药,分布较广。其中前三位是:抗微生物类药品占34.6%,循环系统的药品占17.9%,中枢神经系统的药品占12.8%。结论严格用药指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量用法使用,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减少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药源性肝损害的文献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敏 《中国药业》1999,8(10):25-26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与其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随着临床用药的不断发展,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多见,其中药源性肝损害的报道亦愈来愈多。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临床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作回顾性分析。1资料来源本文整理的资料来源于1989年~1998年6月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共86种,其中国家级19种,省级54种,学报13种、文献214篇。药源性肝损害病例共222例,涉及药物96种(其中中药、中成药23种),所有病例均是在合理治疗、正常剂量服药后引发药源性肝损害。2资料分析2.1药源性肝损害所涉及的药物品种见表1。2.2临床分析: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  相似文献   

3.
50例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50例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与分析刘丽萍王颖陈玉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北京100039)药源性肝损害是较为常见的医源性疾病之一。有报道[1]药物引起的肝脏疾病占所有药物反应的10~15%。笔者对1993~1994年间本院收治的50例药源性肝损...  相似文献   

4.
孙维娥  董国群 《天津医药》1997,25(7):413-415
对49例恒牙期牙列拥挤患儿采用拔牙方法矫治,并配合方丝弓固定矫正器治疗。凡牙列拥挤度在9.9mm以下拔1个牙占95%,拥挤度在10 ̄17.5mm拔2个牙占72.4%,拔除双侧第一双尖牙者占88.4%。均取得良好疗效,矫正率达100%。对牙列拥挤病人,拔牙矫治的方法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概况,供医药工作者参考。方法对2000—2010年国内医药核心期刊所载98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报道进行整理汇总并予以综合分析。结果98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涉及药物13大类,79个品种。速发型过敏性休克85例,既往药物过敏史者17例,过敏性休克死亡14例。致药源性过敏性休克药位居前三位的为:抗微生物药、中成药、血液系统药物,分别占21.43%、19.39%、12.45%。静脉注射给药为主要致敏途径共70例,占70.4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一旦发现,全力抢救,避免过敏性休克致死事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付明明  朱惠琼 《云南医药》2007,28(6):557-558
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新药品种的不断增加,药源性疾病不断上升。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Drug—induced digestive diseases,DIDD)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发病率占所有药源性疾病的20%~40%,部分资料显示其发生率居药源性疾病的首位,因其可导致患者住院费用增加并引发医患矛盾,已引起闰内外学者的重视。现将本科75例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药物的肝脏毒性反应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总结近年来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有关药源性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收集135种药物可致药源性肝毒性反应,其中抗感染类药、抗拮核病药、抗肿瘤药和中药制剂是引起肝损害最常见的药物。结论要重视抗感染药、抗结核病药、抗肿瘤药和中药制剂所引起的肝损害。应用所属药物治疗时,应特别注意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225例药源性死亡病例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药源性死亡病例的情况。方法:对1990-1996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文期刊中的225例药源性死亡病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和器官系统损害进行了分类的统计和分析。结果:男137例,女88例,平均年龄40.82岁;;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所致35.36%和39.56%;抗感染和神经系统药物占38.34%和4.62%。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0日收集到的77例ADR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及患者年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7例ADR中,抗感染药46例(占59.74%)、中成药15例(占19.48%),静脉滴注引起的47例(占61.0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42例(占54.54%)。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同时加大对中成药监测,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宣教,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6小时内入院患者进行静脉给药溶解血栓治疗,其溶栓药物为尿激酶(UK)、去纤酶,其中6例并用前列腺素E1(PGE1)联合溶栓。其结果显示:52例中再通29例再通率55.77%。其中UK组36例再通20例,再通率55.56%;UK+PGE1组6例,4例再通,再通率66.67%;去纤酶组10例,再通5例,再通率50.0%。再通表现:梗塞性胸痛明显缓解;抬高ST段明显下降,平均最大下降率72.25±19.25%;CK峰值时间15.1±3.1小时,CK一MB峰值14.8±2.6小时;再灌注心律改变21例,占72.4%。再阻塞9例,占31.03%。住院死亡5例,占9.6%。  相似文献   

11.
谷胱甘肽治疗肿瘤病人伴肝、肾损害和药物性肝、肾损害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治疗肿瘤病人伴肝、肾损害和药物性肝、肾损害的疗效。方法:对41例恶性肿瘤伴肝、肾损害和药物性肝、肾损害的病人,用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0d。结果:肝损害病人41例中显效16例,占39%,有效16例,占39%,总有效率78%。9例肾损害病人显效6例,总有效率67%。结论:谷胱甘肽对肿瘤病人肝、肾损害和药物性肝、肾损害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药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萍 《中国药事》1994,8(6):379-380
中药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12例临床分析刘丽萍(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中药(包括方剂和中成药)历史悠久,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屡见报道。笔者对近年本院收治的12例中药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进行分析,旨在提请注意中药潜在的肝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张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75-1675
药物引起血液学改变较为常见,约占全部药源性疾病的10%,而药源性溶血性贫血(DHA)据WHO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估计,约占药源性血液学反应的10%。DHA根据病程缓急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常伴有贫血、黄疸、尿色棕红等。随着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增多,中成药所致的DHA的病例也有逐年增多趋势。本研究对中成药所致的DHA文献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谷胱甘肽对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评价谷胱甘肽对化疗药物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2例化疗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17例,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37±s18a。肝功能异常开始用谷胱甘肽0.6~1.2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iv,gt,qd×10~14d;预防组46例(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39±13a),化疗前2d至结束后1wk用谷胱甘肽(剂量、方法同上);对照组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38±11a)只化疗,不用谷胱甘肽。结果:对照组肝损害发生率为44%(17/39),预防组为11%(5/46)(P<0.01)。治疗组治疗后ALT为38±16IU/L较治疗前(肝损害124±83IU/L)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谷胱甘肽对化疗药物致肝损害有较好预防作用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417例思癌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凡有上消化道症状者,均作纤维胃镜检查计14592例次,共检出胃癌1417例,检出率为91.17%,其中男性1156例,占81.58%、女性261例占18.42%,男与女之比为4.4:1。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85岁,平均52.03岁。胃癌以窦部常见占47%,贲门占21.52%,胃体占20.1%。镜下肉眼分型以Borrmann氏Ⅲ及Ⅳ型多见,占72.47%,镜下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占44.95%  相似文献   

16.
59例急性砷中毒脏器损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03一次收治误食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59例,中毒次日尿砷含量为0.3~17.0mg/L,平均6.5mg/L。59例均有脏器损害表现,其中2个以上脏器损害者51例、占86.4%。脏器损害的发生率依次为胃肠道、心脏、肝脏、神经系统及肾脏等。脏器损害的高峰时间为中毒后1~3天,其中胃肠道损害主要在中毒后1天,心、肝、肾损害在1~3天。皮肤及周围神经损害出现在中毒7天以后。尿砷含量与脏器损害个数呈正相关。经驱砷及支持治疗,除1例在中毒40小时死于多脏器衰竭外,余58例住院治疗14~40天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我科从1995~1998年共使用静脉留置针580人次。现将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使用对象:各种外伤性患者90例,脊髓损伤手术患者280例,肿瘤化疗患者10例,颅脑外伤者9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108例。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82岁。1.2置管时间:置管时间1天10例,占1.72%;3~5天274例,占47.2%;5~7天208例,占35.8%;7~10天88例,占15. 2%。1.3 临床应用情况:穿刺失败24例,…  相似文献   

18.
从1988年1月~1995年12月应用腹腔内注入DDP(顺氯氨铂)60~150mg(多数为100mg),1h后静脉滴注硫代硫酸钠(STS)解毒的双路疗法(TRC),并且水化、利尿、抗呕等治疗卵巢癌腹水36例,其中达CR者33例(91.67%),PR者2例(5.55%),ST者1例(2.78%),总有效率(CR+PR)97.2%。经过1~3次治疗达CR者24例(72.73%),毒副反应较轻,主要是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占75%;其次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占44.44%,血小板下降占25%,血红蛋白下降占19.44%;口腔炎占16.6%;肾功能损伤占5.55%;没有明显的心、肝损害,多数病人可耐受。该方案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延长了作用时间,提高了疗效,减轻了毒副作用,方法简单,药价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外伤后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附17例报告)(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军区第二干休所250031)韩其谦我所自1988年5月至1994年5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塞17例,占同期颅脑外伤1285例的1.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7例中,男11例,女...  相似文献   

20.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1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肝损害问题。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1464例肺结核病人,应用抗结核药后出现肝损害的17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DLL)的高发年龄为20~60岁(70.3%),消化道症状出现和肝功能改变多发于用药后8周内的强化治疗期,占73,8%,轻者加保肝药治疗可不停用抗结核药,重者须停药并着重保肝治疗,157例(91.4%)恢复正常,13例(7.6%)好转,2例自动出院,41例(23.8%)需减量或停药,对化疗效果产生影响。结论:DLL的发生率为11.8%,体重<50kg的老年男性、既往已有肝损害或嗜肝病毒感染、饮酒、合并肺外疾病、HRZ三药联用等为易感因素。DLL一旦发生,应及早行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