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32年,Cushing等在报道Cushing综合征时就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所致的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有了详细描述。GIOP是临床上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随着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的日益广泛,GIOP越来越常见。  相似文献   

2.
廖二元 《药品评价》2012,9(7):28-35
1932年,Cushing等在报道Cushing综合征时就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所致的骨质疏松(glucocon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有了详细描述。GIOP是临床上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随着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的日益广泛,GIOP越来越常见。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通常包括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这些药物经口服应用后,会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但是吸入性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否会增加类似的风险,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对658例COPD患者历经3年的跟踪研究,我们认为:应用吸人性皮质类固醇药物或者不应用该药,对COPD患者骨密度的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引发的损害及其与使用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0例顽固并伴有脏器功能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方式,治疗后产生的损害以及这些损害与剂量、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冲击治疗的相对危险度。结果脑血管意外和无菌性坏死与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类有关,冠状动脉病变、骨质疏松、白内障与泼尼松剂量累积有关。结论大剂量累积皮质类固醇可并发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5.
皮质类固醇(OC)因其强有力的抗炎作用成为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炎性疾病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用于重度或中度持久哮喘的一线治疗。但长期用口服皮质类固醇进行系统性治疗被广泛认为对骨骼有害,导致骨矿密度(BMD)降低,使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危险增加。近10年来,关于吸入性皮质类固  相似文献   

6.
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研究进展及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明显的抗炎、抗风湿、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但同时会产生血糖升高、蛋白分解、水盐潴留等一系列副作用,因此希望通过结构改造除去或减轻副作用.并增加抗炎作用。本文主要对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topical corticosteroids)的研究进展.以及合理选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类固醇致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皮质类固醇致青光眼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多发生于男性青少年 ,该病与滥用激素和监控不严有关。本文对 2 3例 ( 4 1眼 )糖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进行临床分析。治疗应根据用药时间 ,眼压控制程度及视盘、视功能损害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强调要加强卫生宣教工作 ,合理用药、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这一医源性疾病的警觉 ,尽量减少糖皮质类固醇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糖皮质类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以下简称AECOPD)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全身使用皮质类激素用药量大,很容易出现高血糖、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精神兴奋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司坦唑醇对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铁  李青南  李朝阳  黄连芳  胡彬 《药学学报》1999,34(10):725-729
目的:探讨司坦唑醇对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用泼尼松建立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用大鼠胫骨近端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并取血液作各项有关的生化指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类固醇模型组的大鼠胫骨近端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症。而司坦唑醇防治组对类固醇性骨质疏松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司坦唑醇对泼尼松大鼠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医药》2011,(35):190-190
自身免疫(自家免疫) 压疮(褥疮)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类固醇)  相似文献   

11.
自1950年Boland和Headley首次报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医源性骨质疏松以来,随着类固醇激素在临床医疗中的广泛应用,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尤其因患有阻塞性肺疾患、类风湿、皮肤病等而需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的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可高达30%,成为不可忽视的并发症。近年来的研究证实,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导致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类固醇激素影响骨的正常代谢所致。主要分为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皮质类固醇问世至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给很多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但若使用不当亦会带来诸多不良反应。目前许多外用药物都含有皮质类固醇,很多患者为图方便随便滥用,结果却使病情加重,导致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的发生。另外掺入皮质类固醇的化妆品亦可导致面部皮炎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13.
殷明德 《江苏医药》1994,20(1):38-39
鼻腔疾病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时,局部用药更为可取,可使药物集中在病变部位,并可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皮质类固醇界内吸入疗法新皮质类固醇气雾剂:Beclomethasonedipropionate(BDP)(Aldecin安得新;Beconase鼻可灵),Flunisolide(Nasallde),Fluocortinbutylester  相似文献   

14.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哮喘。本文综述了最新发展的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在欧洲的一些研究结果和临床使用经验,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口服生物利用度为零的最新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在成人和儿童的哮喘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现有的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丙酸倍氯米松和布地奈德。  相似文献   

15.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哮喘。本文综述了最新发展的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在欧洲的一些研究结果和临床使用经验,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口服生物利用度为零的最新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在成人和儿童的哮喘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现有的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丙酮倍氯米松和布地奈德。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病及多发病,被认为是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长期以来,人们主要用糖皮质类固醇(GCS)治疗和预防哮喘,但其抑制免疫力,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副作用又令人无可奈何,为此,本文就卡介苗对哮喘的防治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钟珊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6):756-757
由于激素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糖皮质类固醇的全身或局部用药均可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现将我院1998年来收治的33例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美国FDA发出警告,在脊柱硬膜外腔注射皮质类固醇会导致罕见且严重的不良事件,包括失眠、中风、麻痹和死亡。硬膜外腔注射皮质类固醇用于治疗脖子和背疼痛,手臂和腿部放射性疼痛。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被证实,FDA也没有批准过皮质类固醇的这种用法。FDA要求在注射用皮质类固醇的药品标签中加上这个风险警示信息。  相似文献   

19.
5-氟尿嘧啶联合皮质类固醇防治外伤性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疗效观察陈建敏(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眼科洛阳市471003)后囊混浊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外伤性白内障发病率较高。为了探讨简便易行的防治措施,我...  相似文献   

20.
疤痕疙瘩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疤痕疙瘩是一种超出原伤口界限,以过剩胶原沉积为特征的伤口过度愈合所致的异常疤痕。治疗疤痕疙瘩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使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减少;另一方面增加胶原的降解,从而抑制疤痕疙瘩的过剩胶原沉积,达到治疗目的。这些药物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秋水仙碱、分子交联抑制剂、维甲酸、抗组胺药物、钙离子桔抗剂、细胞生长因子和免疫制剂。1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治疗疤痕疙瘩多为局部应用,可单独也可结合其它疗法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中以确炎舒松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