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多种因素。方法:测定339例2型糖尿病患的感觉、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动作电位的波幅及潜伏期,根据结果分为正常、异常、可疑3组,分别对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BG)、C-肽、空腹胰岛素等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年龄、病程、FBG和BMI等因素在3组间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南省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月16—20日湖南省32家二级、三级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1043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55.99%(584/1043)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高脂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时点患病率较高,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高脂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提高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重视度及筛查力度,并早期干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欣仪周秋红戴薇薇王娅平罗文静赵楠叶莹许景灿喻玲付小爱 《上海护理》2021,21(12):35-38
目的了解湖南省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月16—20日在湖南省32家二级、三级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104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584例(55.99%)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高脂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时点患病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提高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视度及筛查力度,并早期干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的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114例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和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SNCV异常率为 5 9.4 % ,MNCV异常率为 5 3.6 % ,(P <0 .0 1)。随病程越长 ,NCV异常率逐渐升高。NCV异常组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NCV正常组。结论 :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延缓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指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269例,并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糖尿病病程)以及血糖指标,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DPN组(147例)和非DPN组(12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DPN组的年龄、身高、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随机血糖、空腹血糖(FPG)均明显高于非DPN组(P0.05),而两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舒张压、2h血糖(2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随机血糖与DPN的发生有关(OR值分别为1.059,1.057,1.137,1.092,1.085)(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随机血糖为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可有效防治DPN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指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269例,并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糖尿病病程)以及血糖指标,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 DPN 组(147例)和非 DPN 组(122例),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DPN组的年龄、身高、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随机血糖、空腹血糖(FPG)均明显高于非 DPN组(P〈0.05),而两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舒张压、2h血糖(2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随机血糖与 DPN 的发生有关(OR值分别为1.059,1.057,1.137,1.092,1.085)(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随机血糖为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可有效防治DPN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10.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研究--附20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经肌电图检测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20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及与病程的关系,并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患者的年龄、血压及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神经传导速度异常者138例(检出率67%),病程超过10年者与不足10年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病变的发生率(41%)明显高于运动神经病变(28%),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49%)明显高于上肢周围神经病变(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水平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高,高血糖状态和收缩压升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易患因素。方法:对107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病程对比组之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血流变学正常组和增高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吸烟和吸烟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随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血粘度等指标增高及吸烟而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3.
范玫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2007,9(2):35-35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发病率高,也是主要致残因素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至关重要。我科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6例现将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病例】 女 ,55岁。因周身乏力 1 1年 ,眼睑水肿 6个月 ,颈部无力 ,双上肢抬举费力伴吞咽困难 2 0天入院。既住有糖尿病史 1 0余年。查体 :以上眼睑为中心的眶周水肿性紫红色斑 ,上胸部呈“V”字形红色皮疹 ,心肺未见异常 ,四肢带肌及四肢近端肌压痛 ,双上肢肌力Ⅲ级 ,双下肢肌力Ⅳ级 ,肌张力正常。心电图正常。肌电图示 :①肌源性异常肌电图 ;②周围神经病变。查空腹血糖 9 2mmol/L ,餐后 2小时血糖 1 7 8mmol/L ,尿糖 (2 +) ;心肌酶 :肌酸激酶 (CK) 2 693U/L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2 1 1U/L ,γ 羟丁酸脱氢酶 (…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下肢较上肢多见,多为对称性,有疼痛及感觉异常,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由于其症状顽固和对药物的不敏感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1994年4月至1996年12月,共观察护理糖尿病性周围 相似文献
16.
17.
蒋凤秀陆泽元曾玲余颖张华清庄雄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8,19(1):1
目的 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以44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89例,女159例),根据SUA四分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男性:Q1组(SUA<290μmol·L-1)、Q2组(290μmol·L-1≤SUA<345μmol·L-1)、Q3组(345μmol·L-1≤SUA<404μmol·L-1)、Q4组(SUA≥404μmol·L-1);女性:Q1组(SUA<262μmol·L-1)、Q2组(262μmol·L-1≤SUA<319μmol·L-1)、Q3组(319μmol·L-1≤SUA<374μmol·L-1)、Q4组(SUA≥374μmol·L-1)。结果 448例患者中DPN患病率为38.6%(男38.4%,女39.0%)。男性Q1、Q2、Q3、Q4组DPN患病率分别为23.6%、38.9%、41.7%、49.3%(P<0.01);女性Q1、Q2、Q3、Q4组DPN患病率为23.1%、27.5%、47.5%、57.5%(P<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校正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eGF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高血压患病率、口服他汀类降脂药、口服降压药物等混杂因素后,证实SUA与DPN独立相关。以Q1组发生DPN为1,男性Q2、Q3、Q4组风险比分别为:2.43(1.14~5.16)、2.76(1.30~5.87)、3.54(1.66~7.53)(P<0.01);女性Q2、Q3、Q4组风险比分别为:2.43(1.14~5.16)、2.76(1.30~5.87)、3.54(1.66~7.53)(P<0.01)。结论随着SUA水平的升高,DPN患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