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震电图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眼震电图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行眼震电图(ENG)位置试验检测,观察眼震电图位置性眼震的各头位出现率、出现眼震的位置数及位置性眼震的慢相角速度,并以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组位置性眼震出现率达87.5%,多头位出现眼震,位置性眼震强度7.76±6.05/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位置性眼震强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弱(P<0.01)出现眼震位置数明显减少。结论眼震电图位置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及康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5例。运用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运用红花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脑彩超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显效率:治疗组85.26%。对照组60.85%。(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红花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4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维脑路通加尼莫地平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两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TCD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 血捷活素近几年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得到重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笔者近一年来应用血捷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满意,为探讨其疗效如何,采取随机抽样对照方法对50例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观察血捷活素注射液的疗效,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入院的诊断依据:(1)发作时眩晕、呕吐、复视。(2)一过性构音障碍或饮水返呛,一过性记忆丧失不超过24h可自行缓解。(3)两眼视野完全或部分缺损,水平或旋转眼震。(4)一侧肢体或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无力或共济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双盲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以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以复方丹参针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有糖尿病者改用生理盐水稀释)。平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眩晕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82%,对照组总有效率65.2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双盲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以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以复方丹参针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有糖尿病者改用生理盐水稀释)。平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眩晕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82%,对照组总有效率65.2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操作及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50例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组)及健康者(对照组,25例)在实施旋转复位手法使头颈受极度旋转时,以及接受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眩晕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流速明显下降(P<0.05),基底动脉流速有所下降;对照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下降均不明显。眩晕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经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颈性眩晕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明显降低(P<0.05),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减轻或消失。结论:旋转复位手法潜伏着导致椎基底动脉急剧供血不足或损伤椎动脉的危险。但如果选用得当,手法正确娴熟,不但能避免损伤和意外,而且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提供了诊断依据,也明确了眩晕的病因。2a来,对16位老年眩晕患者进行MRA是检查并分析发现,其中12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VBS)的闭塞或狭窄,2例表现为颈内动脉的狭窄,1例表现为前后交通动脉的狭窄,1例正常。可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导致老年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淮阴医院治疗的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治疗组50例,应用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48例,仅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联用舒血宁、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定仪对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血流速度等进行对比观察。方法:所有病例均用血栓通注射液1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治疗前后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记录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及搏动指数。结果:治疗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搏动指数降低(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脑电地形图及眼震电图的观察(摘要)王静怡,林海,邱有诚,王小燕,贾兰芬,刘冬霞,徐妮,邓瑶珠,李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自!991年以来.我们观察了33例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脑电?..  相似文献   

13.
杨军  桑晓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105-3106
目的:观察芎归龙牡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及氟桂利嗪,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芎归龙牡汤口服,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功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归龙牡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治疗组联用舒血宁、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D-二聚体变化。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对眩晕的血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共33例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29—75岁,平均(56.2±6.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于1周内行TCD和DSA检查。结果33例患者中TCD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29例(87.88%),DSA显示椎基底动脉异常12例(36.7%),颈内动脉系统异常14例(42.4%),无血管异常7例(21.2%)。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也可能是前循环缺血的表现或功能性因素,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重要诊断意义,DSA是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背景:应用诱发电位技术比较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与正常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skinresponse,SSR)的特征,是否可发现一些异常的生物学指标。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SSR,与健康人比较并探讨SSR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价值。设计:随机抽样法,病例-对照观察。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肌电图室。对象: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组:52例为2003-01/07就诊于本院门诊患者。纳入标准:①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多因头位或体位改变诱发,每天数次或数天1次…  相似文献   

17.
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本科用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收治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诊断标准:眩晕及伴发症状(视物旋转感、头痛、恶心、呕吐等)呈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呈发作性,或呈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生机理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所致。近年来,笔者用自拟葛根木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1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大类。(1)真性眩晕:为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摆、浮动感,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平衡失调、眼震等症。主要病症有: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前庭神经炎、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听神经瘤、小脑病变、第四脑室及脑干肿瘤或占位性病变等。(2)假性眩晕:俗称头晕、头昏、沉闷,无旋转,常由供血不足、高、低血压、心血管病、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颈椎病及某些真性眩晕遗留症等原因引起。无论何种原因所致,都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0.
周莉  郭兰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8):809-8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方法81例以“头昏”、“眩晕”为初始或主要表现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人院时均作Hallpike试验,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配合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81例患者Hallpike试验阳性46例(阳性率为56.8%);试验组显效率(36.6%)明显高于对照组(17.5%),试验组无效率(14.6%)明显低于对照组(35.0%)。结论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存在周围性平衡功能障碍时,平衡功能训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