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物质成瘾的中枢机制是解决临床和治疗药物成瘾的关键,至今仍不清楚,既往工作表明,学习记忆功能在物质成瘾的中枢机制中居于重要的中心环节,我们在总结既往物质成瘾研究工作基础上联系脑的高级功能,试图从系统整合层次分析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不足和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弱智儿童色一词干扰效应现象,智力落后是否影响Stroop效应。方法用于实验走三套板块,每套板块含四块纸板。第一套板块(称属A条件),用于封颜色读名实验;第二套板块(称为B条件),用于封黑字读名实验;第三套板块(称为C条件),用于读用不同颜色写的但与颜色相矛盾的字读名实验。被试按实验要求,依次进行A、B、C条件实验。主试用记时器记绿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读名时间及误差次数.结果读字名比封读色名速度快。Stroop效应(C条件)现象,在弱智儿童中表现得比正常儿童更为强烈,结论智商低下会出现更明显Stroop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愿戒毒者的心理韧性及其对情绪Stroop效应的影响。方法:筛选50名自愿戒毒者为有效被试,先运用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测量心理韧性水平,后通过E-prime软件进行情绪Stroop实验。结果:自愿戒毒者的心理韧性水平为(59.70±14.75),显著低于中国社区居民(t=-2.733,P=0.009),与中国劳教戒毒人员的差异达到边缘性显著水平;低、高心理韧性组的积极情绪词语效应量差异不显著,消极情绪词语效应量差异边缘性显著(t=1.864,P=0.074)。结论:自愿戒毒者的心理韧性水平较低;自愿戒毒者的心理韧性水平对其内隐的消极情绪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低心理韧性自愿戒毒者对消极情绪词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精神障碍研究中大量运用认知实验方法,其中Stroop效应被认为是较受青睐的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色情成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色情成瘾是指不能自我控制的长时间沉迷于网络色情活动,并因此对成瘾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种新型行为成瘾。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此现象进行关注和开展研究,已经提出了网络色情成瘾的基本概念、测量和诊断方法,揭示了导致网络色情成瘾发生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心理机制,探索出了行为疗法、接受承诺疗法、动机访谈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文章综述了国外对网络色情成瘾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其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以期对我国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阿片类药物成瘾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片(opioid)包括天然的鸦片如吗啡,半合成的如海洛因,和全合成的如可待因、羟吗啡、美沙硐、二氢埃托啡、度冷丁、芬太尼,兼有激动剂和拮抗剂作用的镇痛新和丁丙诺啡由于产生类似于阿片激动剂的生理和行为效应也归类于阿片类。阿片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麻醉、止泻和镇咳。然而现在阿片类药物滥用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海洛因,在我国登记在册的海洛因成瘾者,1997年就已达54万人之多。目前关于阿片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机制。躯体依赖主要表现为耐受和戒断反应,而精神依赖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全国五个高发地区非法成瘾物质使用流行学调查”的第二部分报告全国5个高发地区非法成瘾物质使用种类、方法等问题。结果表明,在我国,主要使用的非法成瘾物质为阿片和海洛因,有从使用阿片向使用海洛因过渡的趋势,使用的方法因使用的物质的类别和地区样本的不同而不同,但通过注射途径使用海洛因有增加的趋势。非法成瘾物质使用者合并使用其它成瘾物质如烟草和镇静剂的比率高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8.
孕妇成瘾物质的滥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人听到"成瘾物质(substance abuse)"这个词,往往想到的是海洛因及可卡因.但许多合法物质如:酒、烟草、安非他命(amphetamines)、氨基苯甲酸乙酯(benzodiazepines)也可使人成瘾.当孕妇成为"成瘾者(abuser)"时,潜在地伤害着两个生命.且"成瘾者"很少使用单一成瘾物质,所以成长中的胎儿往往要受到多种成瘾物质的伤害.让孕妇了解这些潜在的危害,会使她们减少对成瘾物质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全国五个高发地区非法成瘾物质使用的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系“全国五个高发区非法成瘾物质使用流行学调查”的第三部分;非法成瘾物质使用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非法成瘾物质使用者的主要特点为:男性多于女性(标准化一生中曾用率的男女性别比为6.8∶1.0),高发年龄组为20-29岁,其它高发因素有文化程度较低、无稳定婚姻关系、无稳定职业和经济收入较高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是否存在内隐学历污名效应及该效应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高职院校学生学历污名效应的可行性。方法:以云南省某高职院校105名学生为被试,运用外显量表包括心理弹性问卷、网络成瘾问卷、自尊量表和内隐测验IAT为研究工具。结果:IAT测试中参与者对高职院校学历持消极内隐态度,人口学变量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存在显著的IAT效应(t=56.46,P0.001);内隐学历污名效应对网络成瘾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B=0.13,0.06;t=1.09);心理弹性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0.77,0.13;t=-7.08);自尊在内隐学历污名效应和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显著,中介率为36.96%。结论:高职学生内隐学历污名效应是存在的。高职学生因为内隐污名效应导致其心理弹性和自尊变化从而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  相似文献   

11.
Abstinent alcohol dependent individuals commonly employ thought suppression to cope with stress and intrusive cognitions about alcohol. This strategy may inadvertently bias attention towards alcohol-related stimuli while depleting neurocognitive resources needed to regulate urges, manifested as decreas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responsivity to alcohol cues. The present study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trait and state thought suppression, impaired regulation of urges, and alcohol attentional bias as measured by the Addiction-Stroop would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HRV responsivity of 58 adults in residential treatment for alcohol dependence (mean age = 39.6 ± 9.4, 81% female) who participated in an affect-modulated cue-reactivity protocol. Regression analyses controlling for age, level of pre-treatment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baseline HRV indicated that higher levels of trait thought suppression, impaired regulation of alcohol urges, and attentional fixation on alcohol cues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HRV responsivity during stress-primed alcohol cue-exposure. Moreove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state × trait suppression interaction on HRV cue-responsivity, such that alcohol dependent persons reporting high levels of state and trait suppression exhibited less HRV during cue-exposure than persons reporting low levels of state and trait suppress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chronic thought suppression taxes regulatory resources reflected in reduced HRV responsivity, an effect that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when high trait suppressors engage in intensive suppression of drinking-related thoughts under conditions of stress. Treatment approaches that offer effective alternatives to the maladaptive strategy of suppressing alcohol urges may be crucial for relapse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12.
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基雅维里主义是一种剥削性的行为策略,指的是个体为了自己的目的操纵、控制他人。多数学者认为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具有操纵性、缺乏人际情感、轻视传统道德和出色的社会洞察力等重要特征,会损害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但一些学者持有异议。马基雅维里主义特质的形成与早期经历和中枢神经系统中脑皮层多巴胺通路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现有汽车安全设计和法规主要是基于标准体型的50百分位人群,在肥胖人群不断增长的趋势下,研究肥胖乘员的碰撞损伤和防护越来越重要。现有研究中多采用事故统计分析、尸体实验、多刚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等方法 探讨肥胖乘员的损伤机制,肥胖对乘员的碰撞损伤主要有泡沫效应假说、躯干几何形状变化假说和质量效应假说等多种提法,可见肥胖乘员的损伤机制尚不明确。在全面总结肥胖乘员的碰撞损伤机制基础上,阐述当前肥胖乘员碰撞损伤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耳鸣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耳鼻喉科门诊随机抽出以耳鸣为第一主诉患者12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2例接受心理干预、掩蔽及药物治疗,B组59例接受掩蔽、药物治疗。治疗前后用SCL-90及耳鸣程度主观评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上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因子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上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两组患者疗效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耳鸣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防御机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贫困大学生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8名)和对照组(28名),治疗组接受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8周后对两组学生采用DSQ防御机制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掩饰的应用频率上显著低于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P0.01),在成熟防御机制应用频率显著高于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P0.01)。结论经团体心理辅导的贫困大学生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优于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心理健康状况较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16.
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干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Luthans建立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为基础,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考察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修订以后的心理资本问卷和员工满意度问卷为测量工具。结果实验组(n=18)与对照组(n=20)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有显著差异,对前测结果进行控制的协方差分析也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是能够帮助企业员工提高心理资本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Stroop效应能够反映大脑对冲突干扰的注意。为了深入分析Stroop效应中大脑的认知活动过程,设计了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背景标记的Stroop实验范式,记录同时含有事件相关电位(ERP)信号和SSVEP信号的脑电信号,并提出基于Hermite滤波器的脑电信号包络分析方法。采集了10例受试的脑电数据,分离得到ERP信号和SSVEP信号。在刺激后400~600 ms时间窗内,不一致条件的ERP信号比一致条件的ERP信号更负。条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差异主要分布在前额区域,可视为Stroop效应在脑电上的体现。通过包络分析发现,SSVEP信号的包络在刺激后存在明显的下降过程。ERP信号Alpha频带总包络刺激之后的变化与其刺激之前的水平有关,若刺激之前Alpha频带总包络的水平较高,刺激之后包络先小幅上升后下降到比刺激前更低的水平;若刺激之前水平较低,刺激之后的包络上升后下降到与刺激前相当的水平。通过SSVEP背景标记Stroop实验范式和包络分析,可进一步研究Stroop效应的认知活动过程,也可为其他认知实验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建立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支持小组的形式,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实施地点为湖南省某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参加小组心理辅导和干预的HIV/AIDS患者19人组成2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4次,每次3小时的团体心理干预,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小组成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由外部环境引起的易激惹状态有所改善;在寻求社会支持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方面也有显著变化。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其社会支持和同伴支持、改善应对策略有一定效果,值得应用和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