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放弃颌下区加压包扎对改善舌下腺囊肿患者术后反应.方法 36例舌下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并术后加压包扎.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放弃术后加压包扎. 术后评估VAS值、术区肿胀情况、术区并发症出现情况、术后舒适度、术后复发等.结果 VAS值、术区肿胀情况、术区并发症出现情况、术后复发等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舒适度(进食、漱口、睡眠)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舌下腺囊肿患者,术后放弃颌下区持续加压包扎不但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发生,反而能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术后口腔护理更为方便和彻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儿童鼻内镜术后术腔不填塞的优势,初步探讨术腔不填塞的临床适应证。方法 观察36例接受全麻鼻内镜手术术腔不填塞的患儿,总结术 后术腔出血情况,分析原因,统计再填塞率,调查术后不适感程度,评估术腔处理的难度。结果 术后不填塞的术腔出血再填塞率低(本观察结果为2.8%),术后不适症状轻微、术后换药效率高,平均换药耗时14.3 min。结论 儿童鼻内镜术后术腔不填塞对于部分患儿具有明显优势,临床推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术腔局部应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术腔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选择Ⅰ型3期慢性鼻窦炎患者10例,均于鼻内镜术后1周清理术腔后应用bFGF喷鼻,分别于术后1、1,5、2、3个月取中鼻道上皮作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电镜下见术后1个月细胞肿胀、排序紊乱、纤毛脱落;术后1.5~2个月,细胞较前排列整齐,纤毛密度明显增加,但排列紊乱;术后3个月,细胞肿胀完全消退,纤毛密布且朝同一方向摆动。结论:bFGF能够促进鼻内镜术后术腔上皮化,提高术腔上皮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同期住院的糖尿病患者53例、62眼及非糖尿病患者66例、67眼玻璃体切除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玻璃体出血、渗出及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率分别为19%,48%,16%,术中应用激光治疗者术后出血率降低,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渗出反应减轻.结论: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后并发症较多且重,术中激光光凝,同时切除混浊晶体,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微波技术对 2 0只豚鼠行后半规管阻塞术 ,观察术前、术后豚鼠眼震电图 (ENG) ,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术后第 1天豚鼠正弦摆动刺激时术侧眼震反应减弱 ;术后第 3天双侧眼震恢复对称 ;术后 30 d冰水实验结果显示两耳能引出对称性眼震 ;术后 ABR阈值无明显改变 ;术后 6 0 d病理切片证实后半规管完全阻塞而耳蜗 Corti器和壶腹嵴正常。结论 :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是对后半规管阻塞术的一种有意义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术后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及辨证分型.方法 将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病例103例(190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51例(95侧)术后采用中药系统辨证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不少于12周的患者;对照组为52例(95侧)术后未系统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的患者.2组患者术前的准备、术后综合治疗及随访参考许庚等制定的ESs围手术期治疗方案进行,记录各例患者的术后术腔清洁时间、上皮化时间、术后辨证类型及兼夹症候类型.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术腔清洁时间及上皮化时间早于对照组,治疗组出现囊泡的侧数低于对照组,其夹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而且,在改善术后鼻塞,鼻涕等主要症状上,治疗组术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遗留症状中以鼻涕一项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可提高慢性鼻窦炎ESS术后疗效,促进术腔清洁及上皮化,减轻术后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术腔恢复阶段的中医兼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上鼓室填塞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2015年对100例(10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术中均采用自体骨粉填塞上鼓室,术后6个月复查纯音听阈,随访1~5年,观察术后术腔及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100例(100耳)中,术后1~6月发生术腔感染5耳,术后1年再次发生内陷袋1耳;0.5、1、2 kHz气导纯音平均听阈由术前的43.2±2.3 dB HL下降至术后的29.8±1.7 dB HL(P<0.01),术后气骨导差较术前缩小10.6±0.5 dB (P<0.01).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上鼓室自体骨粉填塞可以防止术后内陷袋再次形成,术后听力恢复满意,但前提是必须彻底清除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交替性内斜视的手术量.方法:对72例交替性内斜视采用相同检查方法,一组给同等量内直肌后徙术,另一组给不同量内直肌后徙术.结果:在术后1~6年的随访中,同等量后徙组保持正位(±10△),术后成功率为89%,非同等量后徙组手术成功率为80%.术后三级功能的建立,同等量后徙术显著优于非同等量后徙术.结论:交替性内斜视手术采用同等量内直肌后徙术,不但手术成功率高,而且有利于手术后双眼三级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CI)已开展三十余年,是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重获听力的重要治疗手段。CI术后儿童中前庭症状鲜有发生,而成年人CI术后出现前庭功能症状较常见,特别是老年人风险更高。绝大多数CI术后前庭功能受损的患者在经康复训练后前庭功能得到了补偿,表明术后出现的前庭症状是可恢复的。CI术后前庭功能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众多,涉及了个体、手术、检查方法、术后康复等多个方面。结合CI术前、术后评估及术后处理对策对术后前庭功能的保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鼻内镜术后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与电凝止血的疗效,探讨运用电凝止血在鼻内镜术后的可行性。方法将78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鼻腔行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治疗组为电凝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部胀痛情况、术后出血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比较。结果两组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鼻部胀痛情况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电凝止血优于凡士林纱条填塞。结论鼻内镜术后电凝止血的效果和术后疗效确切,术后患者痛苦小,术腔上皮化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57例(84耳)诊断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并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3,6,9和12月时的咽鼓管功能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的对比分析及同期咽鼓管功能问卷(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调查,对其术前,术后1,3,6和12月进行得分均值比较。结果 ETS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ETS评分从术前0.5提高到3.0,术后3月为4.5,术后1月和12月均为5.0,术后的有效率为83.9%;ETDQ-7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比都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时由术前的4.50±1.07降至2.65±1.24,术后12月时为2.71±1.39,术后1月和3月为2.30±0.92,其中患者的主观有效率为84.3%。结论 BET在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中,操作简易,安全有效,有效率大于80%。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趋于稳定。ETS评分和ETDQ-7评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对于降低咽鼓管功能障碍在中耳手术的术后效果的影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子喉镜下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监控下声带黏膜下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32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取自体脂肪颗粒在电子喉镜监控下自环甲膜穿刺,患侧声带内多角度分层次多点注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测量患侧声带的表面积和声门裂隙大小,嗓音质量评估仪对嗓音进行评估.结果注射术后麻痹侧声带表面积增加,声门裂隙缩小,随时间推移,麻痹侧声带内的脂肪部分吸收,声带表面积减小,声门裂隙稍增大,术后各阶段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嗓音声学测试发现,术后声门噪声能量下降,声时延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电子喉镜下声带黏膜下自体脂肪注射术方法简单、方便,疗效确切,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术后术腔清理频率对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后术腔清理频率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67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在术后第1、4、8周行术腔清理;对照组术后每周1次术腔清理。结果术后第4、8周视觉模拟评分和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的结果显示两组区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术后术腔清理的频率与术后疗效不呈正相关。适当延长术后术腔清理时间,降低干预频率,不会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阻抗值与电极位置的关系及电极阻抗的总体变化特点。方法对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100例(100耳),于术中、术后3天、术后1月(开机时)及术后3月测试电极阻抗值,分析结果。结果①100例患者总体及不同分区电极阻抗均值术中时最低,开机时(术后1月)升至最高,开机后(术后3月)呈降低趋势,三个时间点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术中、术后1月与术后3月均为蜗顶区电极阻抗值最高,与蜗中区及蜗底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蜗顶区1号和2号电极的阻抗值在术后3天即已升高,与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极阻抗值总体变化趋势为术中最低,术后1月(开机时)升至最高,开机后下降。蜗顶区阻抗值术后3天即明显升高且始终较蜗中区和蜗底区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矫正远视及远视散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5例患者(121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行LASEK和LASIK,其中LASEK组35例68眼,LASIK组30例53眼。比较两组术后刺激症状、角膜瓣或角膜上皮瓣制作及愈合情况、术后视力变化、术后屈光度变化、术后散光度变化以及并发症。结果LASEK组术后多数患者有流泪、异物感等轻度的刺激症状,较LASIK患者重;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LASEK组患者术后0.5、1、3、6个月球镜屈光度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IK组球镜屈光度术后3、6个月较术后半个月及1个月出现回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散光度均明显下降且均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LASEK及LASIK手术治疗远视无严重并发症,手术预测性好,均为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等离子组患者25例,对照组14例。等离子组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连接45号刀头,行下鼻甲前、后部中隔侧的4~6通道消融。对照组用吸切钻自前向后切割下鼻甲肥厚黏膜,术后需填塞止血2日。术后患者对疼痛和鼻堵程度采用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由医师对每侧下鼻甲进行评分,由患者评估鼻堵程度和频度。结果等离子组术中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和鼻堵程度较轻。术后1个月等离子组和对照组的鼻堵程度、鼻堵频度和下鼻甲体积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二者改善的程度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两种术式均疗效稳定且等离子组鼻堵频度进一步改善。术后6个月两种术式疗效依然稳定。结论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痛苦小;术后1个月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患者主观症状进一步改善;术后6个月内疗效均稳定且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会厌囊肿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995年7月~2011年7月对69例新生儿及婴儿会厌囊肿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钳除术17例,剪切术11例,圈套器摘除术35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6例,分析其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结果 17例钳除术患儿术后有2例复发,治愈率88.24%,手术时间平均约25.8分钟,术中出血平均4.2毫升,术后恢复时间平均6.73天;11例剪切术患儿2例复发,治愈率81.82%,手术时间平均约23.7分钟,术中出血平均3.6毫升,术后恢复时间平均5.21天;35例圈套器摘除术患儿术后无一例复发,治愈率100%,手术时间平均约11.6分钟,术中出血平均1.6毫升,术后恢复时间平均3.76天;6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术后无一例复发,治愈率100%,手术时间平均约13.5分钟,术中无出血,术后恢复时间平均7.56天。结论圈套器摘除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新生儿及婴儿会厌囊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成人OSAHS患者术后疼痛特点,探讨缓解OSAHS患者术后疼痛的对策。方法将72例OSAHS患者根据接受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单纯UPPP组、UPPP+鼻腔扩容组、UPPP+舌体射频消融术组),分别记录患者术后0-6天数字疼痛量表疼痛评分。结果术后第一天患者疼痛最明显,单纯UPPP组和UPPP+鼻腔扩容组术后第5天疼痛有明显缓解,UPPP+舌体消融术患者术后第6天左右疼痛明显缓解,术后第1天单纯UPPP及UPPP+鼻腔扩容术组疼痛无明显差别,单纯UPPP组与UPPP+舌体射频消融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OSAHS患者术后疼痛与手术范围相关,UPPP+舌体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疼痛感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动态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嗓音变化,探讨该手术对患者发声功能的影响。方法甲状腺切除术患者48例(实验组,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术34例、甲状腺全切术14例)、颈部非甲状腺手术患者19例(对照组)于术前1天、术后1、2、3、7、30天分别行电子喉镜检查及嗓音声学分析,分析两组嗓音基频(F0)、基频标准差(F0TD)、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信噪比(HNR)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无声带麻痹和环杓关节脱位。实验组男性患者术后1天 F0TD 值高于术前1天及术后30天(P <0.05);女性患者术后1天 F0值显著低于术前1天和术后2、7、30天(P <0.05),术后30天 jitter 值显著低于术后1天,术后1、2、3、7天 F0TD 值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30天 F0TD 值较术后1天显著降低,术后30天 HNR 值较术后3天显著降低(P <0.05)。实验组男性患者手术前后各嗓音声学分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女性患者术前、术后1、2、3、7天 F0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1天 jitter 值、shimmer 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HNR 值较对照组降低(均为 P <0.05),但术后30天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喉返神经损伤的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异常,以女性患者明显,术后第30天开始好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角膜绷带镜(CBL)在斜视术后应用对患者眼表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手术治疗的斜视患者60例,分为绷带镜组30例(30眼),对照组30例(30眼)。绷带镜组行斜视矫正术后立即佩戴CBL,对照组单纯行斜视矫正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7、14 d疼痛程度,眼表刺激程度及角膜干凹斑(CD)和结膜肉芽肿(CG)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14 d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S)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情况。 结果 绷带镜组较对照组在术后1、2 d疼痛程度和眼表刺激程度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14 d疼痛程度和眼表刺激程度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较绷带镜组术后7 d CFSS阳性率升高,术后7、14 d BU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4 d CFSS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7 d有2例发生CD,术后14 d有1例发生CG,绷带镜组未发生CD和CG。 结论 斜视术后佩戴CBL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眼表刺激程度,在术后早期可减轻干眼症状,可减少CD及CG等斜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术后舒适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