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微阴弦”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主要病机,阳气虚衰、痰瘀互结是贯穿疾病始终的病机特点。线粒体自噬障碍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障碍不仅降低动脉血管弹性和斑块稳定性,而且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自噬障碍与阳气虚衰相似,即“阳微”。阳气虚衰日久,痰瘀内生,即“阴弦”,与线粒体自噬障碍引起的代谢废物蓄积相似。故线粒体自噬障碍是“阳微”的微观病理基础,是“阴弦”的关键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2.
阳微阴弦是《金匮要略》对胸痹病因病机的阐释。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产生的心脏毒性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阳微阴弦对心脏毒性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肿瘤患者因病而虚、因药致虚的阳微之本是化疗心脏毒性发生的基本病机,痰浊、血瘀、药毒等阴弦标实是其发作或加重的病理基础。化疗期间,依据患者机体“阳气尚足—阳气渐虚—阳气衰败”及“阴弦不盛—阴弦渐盛—阳衰阴盛”等特点分析不同阶段心脏毒性的病机及临床特点,并以此提出以益气健脾防病生、祛痰化瘀阻其变、温阳利水培其本等治法分阶段论治,以期为中医药在化疗心脏毒性的防治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胸痹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既是一个病名,又是病位和病机的概括。“痹”是痞塞不通的意思,《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关于胸痹病因病机的论述对后世的影响最大,认为胸痹的病机是“阳微阴弦”,即所谓“本虚标实”,说明本病的发生本在于心气或心阳不足,导致寒凝、气滞、痰阻于胸廓而发病。国家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明言通阳之法,但后代医家多认为其已行通阳之实,在现行的相关教材中也多次提到其关于通阳法则的应用,我们以现行中医专业本科教材为蓝本,探讨中医通阳宣痹治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1 温通心阳而宣胸痹1.1 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一般观点认为,"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张仲景把病机归为"阳微阴弦",着重强调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乘之,乃本虚标实之证.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胸痹病机为"痰瘀痹阻心脉"."痰瘀痹阻"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却不能很好的解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的心脏病.我们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阳气不通",一旦"阳气不通,心之推动无力"必然会导致"痰瘀痹阻心脉或经脉拘急,阳气不能濡养血脉,心失血养",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阳气窒闭,浊阴凝痞."因此,"阳气不通"是对"胸痹"病机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5.
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分虚实两端,或虚实夹杂,孙晋营等探讨<金匮要略>关于胸痹的病机时指出:阳微正虚是发病的根本,多责心肾阳虚至极,而阴邪上犯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痰浊、水饮、瘀血既是主要因素,本虚标实则是其病机特点.本文试着从病因病机症候等方面,对胸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胸痹一词始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书中详细地描述了该病的症状:“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并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无“冠心病”的病名,从其临床表现,可以看出该病涉及到中医的“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心胃痛(心脾痛)”等病证的范畴。至于该病的病因病机,正如《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中所说:“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指寸脉微,寸脉在上,主上焦,寸为阳,寸脉微.知其为上焦阳虚;阴弦指尺脉弦,尺脉在下,主下焦,尺为阴,尺脉弦,知其下焦阴寒气盛。故其根本病因病机力“责其极虚”、“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医正邪理论,人体感染HIV之后,感染者发病早晚与否,人体正气之强弱,起主导作用,正气盛,则晚发病或病情较轻,也容易治愈;正气虚(主要是指阳气的防御作用不足)则发病早且病情重,不易治愈。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中医学者所公认的艾滋病基本病机,我们认为阳虚始终贯穿于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中,本文试从扶阳角度对艾滋病的防治思路及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记载;“师日: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又“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实也”。张仲景高度概括了“胸痹心痛短气”的病因病机是“阳微阴弦”、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将心血管疾病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的疾病称为双心疾病。中医“双心学说”创立者赵海滨教授结合临床发现双心疾病后期往往殊途同归累及心肾二脏,特别是老年人,在心脏病后期常常伴有抑郁、心肾阳气俱虚的共同点。因此,本文归纳提出双心疾病后期的病机属“瘀热虚滞”的“虚滞”阶段,即心肾阳损、心神失养、阳微阴弦、心气郁滞。其治疗应基于经方,采用六经八纲辨证的少阴经辨证、脏腑辨证的心肾二脏辨证,病证结合,以证统病,辨证施治。法当温补心肾、养心安神、活血行气。方用四逆汤合自拟“双心方”加减,经临床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袁肇凯教授辨证治疗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及遣方用药特色等几个方面介绍袁肇凯教授治疗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疗效显著.袁教授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心气阴两虚、阳气不足为主,标实责之于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且诸邪每多夹杂,主张补通二法作为本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心律失常辨证的关键在于分清寒热属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阳,镇静安神;缓慢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阳气亏虚证,或心脾两虚证治以温阳养心,复脉安神;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为心肾阳气虚衰,血瘀水停,临证以强心扶阳、温肾利水为法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胸痹病机总属“阳微阴弦”,由阴寒痰浊痹阻 ,胸阳不振所致 ,临床治则实者以温通胸阳为主 ,虚者以温补胸阳为主 ,总以温阳为大法。  相似文献   

13.
浅述冠心病若干中医理论研究刘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关键词冠心病,若干中医理论,研究1阳气f虚阴寒盛理论《内经》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汉代继承了这一论点。《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篇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  相似文献   

14.
岭南医家对流行性霍乱病因病机和辨治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岭南医家认为流行性霍乱的病因病机为内外秽浊合病,阳气虚衰;按“脾胃阳伤,阴盛格阳”、“湿浊郁于经络”、“脾胃阳虚,内抉秽浊”、“元阳已衰,真阴将竭”进行辨治;方药以温阳救逆的四逆辈为主,并在治疗中充分发挥艾灸的温阳作用,重视艾灸与汤药并施。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从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之范畴。冠心病的病因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指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脏腑亏虚,其根本在于肾虚。心血依赖肾之阴精而补充,肾之阴精亏虚,心阴失于濡养,脉道失润,可致本病。肾又内寄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源,若肾气亏虚,不能蒸腾,心阳不足,可致心之运血无力,久之致气滞血瘀而发胸痹心痛。故本病肾虚为本,瘀血为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由于瘀血内积心脉,使气血运行受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至尿毒症时期的常见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更易发生瘙痒。基于“风伏肾络”理论分析肾络在本病中致痒的纽带作用以及与瘙痒易发生部位的关系,探讨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本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邪气兼夹为标,涉及风邪致病、阳气不足、血液失常、他脏及肾等。病程中气血失调,津失输布,产生水湿、痰饮、瘀血、浊毒等有形病理产物,使病情反复难愈。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了虚劳的证治,综合篇中关于病机和症状的论述,以及《素问》中所言“阳气者,烦劳则张”“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可以将虚劳的病机概括为精血内虚、阳气外浮。“清谷、亡血、失精”皆会导致精血内虚,而“脉大为劳”“脉浮大”“手足烦热”等症状皆表明了精血内虚而兼有阳气外浮。虚劳腹痛是虚劳病损在脾的表现,中焦血不足不能濡养、气不足不能温煦,如此则易产生里急、腹痛的症状,张仲景用甘温的小建中汤温养中焦之气血,同时方中的芍药也有益阴敛阳的作用,将外散于四肢的阳热之气敛降于中焦,使中焦气血充足。  相似文献   

18.
扶阳理论临床应用的首要之义在于温补,而其奏效精要在于温通,即“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恶性肿瘤多由于体内阴阳失调而致气血瘀滞,蓄毒不流,乃整体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故在论治时需考虑肿瘤内阴外阳的属性。本文从“固护阳气”和“宣通阳气”两个角度探讨扶阳理论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临床运用,对明确恶性肿瘤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指细胞降解受损的细胞器、变性蛋白质等代谢产物的过程,是机体自我保护、自我更新的重要机制。足细胞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的主要成分,其自噬功能缺陷,可破坏滤过屏障,导致蛋白尿的产生以及肾小球硬化。“虚气留滞”是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末。“虚气”指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本;“留滞”指脾肾亏虚日久,正气不足,气化不利,津液代谢障碍,导致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阻滞,为发病之标。足细胞自噬不足,清除与降解能力减弱,代谢毒物异常堆积于肾,从而引发疾病的发生,与“虚气留滞”具有相互贯通之处。因此,文章将DKD“虚气留滞”理论与足细胞自噬不足相结合,探讨二者在DKD中的相关性,全面诠释“虚气留滞”病机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DKD的发病机制,以期为DKD日后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以及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中阴虚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出了《内经》中有关阴虚的所有条文,梳理并归纳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①与阳气虚相对,是指阴气亏虚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②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③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将阴虚的基本概念确定为:阴虚是指人体之阴气亏虚及其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减退而表现为虚热内生或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阴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