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宫内节育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详尽避孕机制的说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机制是由于节育器对子宫内膜的物理性刺激引起子宫内膜非细菌性炎症反应改变,从而导致避孕效果的产生。亦有人报道,宫内节育器可使子宫内膜过氧化氢生成率增加,其相关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本文旨在通过测定放置宫内节育器及慢性岔腔炎妇女月经血浆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来初步探讨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月经血浆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计划生育是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内容,搞好计划生育,做好避孕工作,对妇女的生殖健康有直接影响。理想的避孕方法应符合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经济的原则。对性生活及性生理无不良影响。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约70%妇女选用宫内节育器(IUD)作为避孕方法,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放置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有出血、腹痛、盆腔炎、环异位、子宫损伤等。宫内节育器异位不仅可以致失败妊娠,脏器损伤,出血和疼痛,还可致取环失败,致需开腹取环。对手术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损伤,导致宫内节育器异位,可能原因与置入环的技术,指征的掌握有关。本文对我县发生的5例IUD异位盆腔者进行分析,旨在提高IUD异位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3.
<正> 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机关刊物《世界健康》报道,世界各地大约有六千万妇女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根据浙江省1982年1~6月份统计,使用宫内节育器妇女的人数占采取避孕措施总数的61.7%。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宫内节育器在计划生育中的重要性。然而,现用的宫内节育器尚不能适应于当前日益增长的避孕需要,这主要是由于还存在自然脱落、带器妊娠、出血及疼痛等副反应。分析这些失败和出血的原因,对于寻求降低失败率和副反应必有裨益。一、自然脱落使用宫内节育器失败率中以自然脱落最为常见,特别是在放置后头三个月。大多数脱落发生在行经  相似文献   

4.
宫内节育器副反应原因探讨——附宫腔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正>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应用最广泛的避孕工具。但约有7~15%妇女于放置IUD后出现月经异常、异常出血及腹痛等副作用而停用,影响IUD的续用率。本文根据放置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宫腔镜和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探讨IUD引起副作用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上约有6-7千万妇女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我国有5千万妇女在使用,占70%左右。大量临床应用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简便,能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的避孕方法。但带器后部分妇女出现月经血量增多现象,这会不会导致贫血?怎样防治?这是不少育龄妇女和医务人员所关心的问题。浙江医科大学的有关科研人员曾对带器妇女作过调查并采取了防治措施,效果显著。今特请朱寿民等同志撰稿,把他们的实践经验推荐给大家。——编者——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农村自70年代至今,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是农村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约占已婚妇女数的95%左右。宫内节育器避孕优点是:长期、有效、方便、经济、可逆性,但是,带器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又是老年妇女所关注和担心的问题。本文谈谈我在临床中对287例绝经后妇女的取器手术操作体会分析取器时间、方法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工流产后立刻放置宫内节育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对人工流产后排卵情况的调查显示,人工流产后最快在2周左右卵巢恢复排卵,约半数妇女在3周恢复排卵。而流产后约有15·1%的妇女在人工流产后不足2周就开始性生活,22·7%的妇女在2~4周开始性生活。因此,在人工流产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前就有将近40%的妇女面临再次意外妊娠而接受人工流产的可能。流产后排卵恢复快,避孕知识缺乏,对人工流产的危害认识不足,是人工流产后未及时使用避孕措施造成重复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某些避孕方法的依从性及有效性不够,也是重复流产的另一主要原因。1人工流产后立刻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可行性放置宫内节…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具有避孕效果好、简便、安全等优点,是我国育龄妇女所采取的主要避孕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许多育龄妇女接受了这种避孕方法,如今这些妇女相继进入绝经年龄。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妇女并未在最佳时期取出宫内节育器,而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相比生育期妇女困难。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检查IUD出血副反应──附8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福卿 《生殖与避孕》1997,17(3):179-180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应用最广泛的避孕工具,但据报道约有7~15%妇女置IUD后出现月经异常(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淋漓出血、月经紊乱)、异常出血及腰痛等副反应,影响IUD续用率[1]。本文对89倒置IUD后出血的病例,通过官腔镜检查观察IUD位置、形态、宫内膜状况,并取活俭,寻找置IUD与出血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对象自1990年6月至1992年3月间,我院门诊置IUD者,已超过6个月,有异常出血症状,并持续三个月以上,共89例,均已婚、已产。2.年龄最小22岁,最大51岁,其中小于25岁10例,25~40岁43例,41…  相似文献   

10.
子宫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36岁,已婚,因反复阴道流血1年余、加重1个月、取宫内节育器时大出血于2002年6月5日入院。2001年2月自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间有阴道突发出血,约50~80ml,经休息、服止血药血可止。末次月经2002年4月25日至2002年6月5日,淋漓不尽,量多时突然涌出鲜血约100ml。今因出血多到外院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节育器下移、官腔积血而转来我院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E、维生素C防治置节育器异常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维生素E、维生素C防治置节育器异常出血的临床观察王丽丽董锡月王华芝王兰素宫内节育器是广大妇女经常选用的避孕方法,效果满意,但少数妇女置器后发生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经间点滴出血,本文选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用以防治带器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12.
放置IUD后致子宫异常出血及其与生殖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长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节育措施。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有1.56亿妇女使用IUD,其中我国占2/3左右,约1.04亿。虽然IUD避孕效果可靠,但也有许多妇女发生带器后的副反应,其中子宫异常出血如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等是放置IUD后的主要副反应,占IUD使用者的半数以上。放置IUD后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RTIs),研究发现放置IUD后导致子宫异常出血者官腔各种微生物感染率高达80.95%。  相似文献   

13.
放置Mcu功能性IUD与吉尼IUD 24个月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约有50%的育龄妇女采用IUD避孕,其具有安全、经济、简便、可逆性强的特点,但是带器妊娠及带器引起的疼痛、出血等不良反应也是我们面临的需要克服的问题。近几年来宫内节育器不断改进,McuIUD与吉尼IUD是两种新型的续用率高、副反应少的IUD,本文对538例妇女的使用效果进行了24个月观察随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孕妇产后的避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上海市黄浦区、普陀区、青浦县、奉贤县 40 37名孕妇对产后避孕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79.96 %的妇女考虑产后避孕。2 5~ 2 9岁的妇女较其它年龄段的妇女考虑产后避孕的比例要高。产后避孕意愿与本人文化程度及职业无关 ,而亲戚朋友的文化程度对产后避孕意愿有影响。工作单位要求在 1年内落实避孕措施、接受过有关避孕知识教育或为此进行咨询或查阅书籍的妇女考虑产后使用避孕方法的比例较高。单位或计划生育部门建议使用的避孕方法以宫内节育器最高 ,占 97.1 4% ,避孕套仅为 1 .0 2 % ;妇女自我选择的避孕方法中宫内节育器为多 ,占 82 .34% ;其次为避孕套 ,占 1 1 .2 1 %。 L 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等对产后避孕意愿影响不大。产后愿意哺乳者、接受过避孕教育、咨询或查阅书籍者、了解避孕知识年龄较小者、知晓宫内节育器者对产后避孕意愿有正面作用。建议在计划生育服务中 ,今后需加强产后避孕教育 ,开展各种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教育和咨询 ,指导妇女在产后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避孕方法 ,从而减少产后意外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避孕现用率、效果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方可娟 《生殖与避孕》1995,15(5):366-372
本文应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8年组织的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中国少数民族避孕现用率、避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1988年全国少数民族避孕现用率为59.41%,低于汉族避孕现用率73.18%,在十五个主要少数民族中满族现用率最高,为73.45%,高于汉族现用率;维吾尔族的现用率最低,仅为17.6%。少数民族中各种方法的现用率,宫内节育器为最高,在使用者中占49%;而汉族以绝育为最高,在使用者中占48.38%。居住在城市的少数民族避孕现用率高于农村中的避孕现用率。年龄30~44岁已婚育龄少数民族妇女中,约有85%避孕,其中35~39岁妇女的避孕现用率最高,为91.89%。文化程度高者避孕现用率高,文化程度低者避孕现用率较低。无论宫内节育器、绝育、口服避孕药或避孕套,意外妊娠、副反应和宫内节育器的脱落,为少数民族终止某种避孕方法的主要原因,其中意外妊娠占的比例较高。这说明避孕失败仍是终止使用的最重要的原因。经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宫内节育器失败妊娠受放器时年龄、居住地城市或农村、放器医院、有无副反应、孩子性别和成活孩子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绝育失败妊娠受妇女文化程度、医院手术水平和成活孩子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造成宫内节育器脱落和带器妊娠的因素很多,国内王家光等报道,造成宫内节育器脱落、带器妊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节育器大小和形状与子宫几何形态、大小不相匹配和置器技术尚存在一定问题,从而提出妇女在置器时应进行宫腔测量。李敬之等在分析了70例带器妊娠者中节育器在宫内的位置之后,认为节育器位置下移是导致带器妊娠的主要原因。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科学置器和置器技术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农村的育龄妇女中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比较普遍,这些妇女,特别是山区妇女的劳动强度较大,了解她们节育器使用情况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有较大意义,为此我们于1983年3~4月间对余杭县三个公社(农村平原区)和桐庐县二个公社(农村山区)的14,739例49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取IUD所需器械及术前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具有长效、安全、简便、可逆、经济、方便、不干扰性生活等优点,被广大育龄妇女所采用,其使用率在我国约占各种避孕措施的46.3%[1].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IUD,据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数据显示,2002年约有925.5万妇女放置IUD,也有约200.7万妇女取出IUD,其中有大量带器妇女因进入绝经期而取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国产皮下埋植避孕方法多中心研究(扩大应用)”资料,分析中国妇女使用国产皮下埋植剂后月经异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月经异常是皮下埋植剂最主要的副反应,埋植后半年内,一半以上的妇女主诉有月经异常发生.采用单因素和 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对月经异常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月经异常主诉与年龄、文化程度、体重、埋植时是否哺乳、末次妊娠结局、末次避孕方法和埋植剂类型有关.年纪轻的妇女主诉有月经异常者多于年纪大的妇女;文化程度高的妇女主诉有月经问题的比例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妇女;体重轻者较体重重者月经异常主诉多;哺乳期埋植的妇女“出血”主诉较不哺乳妇女少,但“稀少闭经”主诉多于不哺乳妇女;末次妊娠结局为人流的妇女“出血”主诉较多;埋植前使用口服药的妇女”出血”主诉较少,埋植前使用IUD的妇女”稀少闭经”主诉较少;Ⅰ型埋植剂使用者“稀少闭经”主诉高于Ⅱ型使用者.本研究结果提示:应在手术前根据使用者年龄、文化程度、以往避孕史和体检情况等耐心、细致、正确和全面地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以提高皮下埋植避孕方法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近年来开展了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的研究。这种节育器具有较长的使用期,较好的接受性以及较高的避孕效果。自从临床上应用孕酮宫内器之后,又有人试用一种合成孕激素—d-高诺酮宫内器以达到更好的避孕效果。由此研究者们就联想到应用其它有效的合成孕激素。作者认为炔诺酮(NET)既价廉、又有较好的避孕效果,因此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宫内给予NET后对卵巢功能以及出血控制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2  
宫内节育器 (intrauterinedevice,IUD)避孕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法 ,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 ,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据估计全世界约有 1亿妇女使用IUD避孕 ,而我国占其总人数的 80 %。尽管采用此法避孕的并发症不高 ,但实际发生人数却不容忽视。现就IUD的并发症及防治情况介绍如下。1 出血和疼痛1 1 术时、术后出血IUD放置术时及术后 2 4h内出血量超过 10 0mL ,或者放置术后流血 7~ 14天 ,出血量超过 10 0mL者可诊断为放置IUD后出血 ,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前者多系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