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多次开腹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31例。经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尤其是胆总管下端结石及狭窄。经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 LC)及结石胆道镜行肝胆管探查术(LCDE)和耐高压球囊导管扩张术(LPBD),解除肝门部胆管梗阻及狭窄。术后2月行胆道镜和/或十二指肠镜治疗残余结石及肝内外胆管内支撑引流术。结果:31例均获成功,未再施行开腹手术,经IVC和ERC随访30例结石取净,1例左外叶肝管残石。结论:病例选择恰当,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除净率高,获窄胆管球囊导管扩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抽取4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腹腔镜组(LCTD组),与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0例(开腹组)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6.5±1.5)d与(11.5±2.5)d、(1.2±0.5)d与(4.5±1.5)d,P均〈0.05)],且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10%与4.7%,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应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胆总管结石需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取双镜联合取石,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管放置时间、术毕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出现6例(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18.33%),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应用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较大优势,预后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5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一期缝合。结果: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术中应用胆道镜探查,胆总管结石40例,术中取净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14例,术中取净结石8例,6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术后6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获得治愈。全组无胆漏、出血、腹腔感染、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提高了术中结石取出率和取净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开腹胆道术后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2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术后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DE)或腹腔镜球囊导管扩张术(LPBD)治疗开腹胆道术后腥道结石和胆管狭窄。结果: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手术11例,成功9例,中转开腹2例。开腹胆囊切除及胆管探查术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手术10例,成功7例,中转开腹3例。开腹胆囊造瘘术后LC及LCDE2例成功,开腹胆囊造痿胆总管T形管引流术后LC及LCDE1例成功。胆总管下端通畅程度:腹腔镜探查19例,不同程度Oddi括约肌狭窄17例均处理成功。无术中大出血,无肠道破裂;术后无胆漏,无肠痿,无腹腺炎;无死亡。手术时间90-310min,平均165min。结论:开腹胆道术后选择合适病例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具创伤小、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结果:3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Ⅰ期胆管缝合者22例,腹腔镜下放置T管引流者14例。T管术后14-21 d拔管。平均住院时间9 d。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安全,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抽取7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腹腔镜组,与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65例(开腹组)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7.8±1.3)d与(14.5±2.1)d、(1.9±0.7)d与(3.5±0.9)d,P均<0.05)],且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10.8%与4.2%,P<0.05),但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伴胆囊积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伴胆囊积液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行开腹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的45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1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有1例中转开腹1例,中转卒5.56%,手术成功率为94.4%,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1.1%,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期内两组均未发现胆漏、胆管狭窄、残留结石、胆道感染及胆管狭窄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伴胆囊积液是安全可行的,必要时中转开腹,不可强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04/2007-06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手术45例,中转开腹1例,胆总管一期缝合17例,1例术后出现胆漏;T管引流28例,胆管残余结石2例,术后2个月经T管窦道取尽结石。结论:双镜联合行胆总管取石方法可行,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将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新技术,而是否放置T管可根据术中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或T管引流,术后胆道镜取石手术方法治疗肝管结石病人70例,并与70例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3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相当(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病人痛苦轻,恢复快,部分病例随访半年以上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靠,疗效满意,该术式可代替部分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胆管结石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管结石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自1997年3月以来,对4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治疗。结果:41例病人行LCHTD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90min(110-270min),取石时间15-120min,术中平均失血约40ml,2例中转开腹。结论:LCHTD具有腔镜手术的所有优点,随着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可使大部分肝胆管结石病人得到满意治疗。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2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道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两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29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胆总管放置T管引流27例,胆总管一期缝合2例。结果 均以微创外科方法完成手术,术中未置胃肠减压管。平均手术时间86min。术后疼痛轻微,1~2d胃肠功能恢复。T管放置时间为2个月,均经T型管造影证实无残余结石后拔出T型管。住院天数6~9d(带T管出院),平均7d。无明显并发症发生,7例残留结石术后3个月后在门诊经纤维胆道镜取石后拔除T型管。结论 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开腹的传统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比较,其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相似;但腹腔镜技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易斌  刘安  尹思能  王征夏 《华西医学》2007,22(3):506-50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LCDE)。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LCDE37例,LCDE4例,无中转开腹。术中取尽结石33例,术后再次胆道镜取尽残石4例,因胆总管下段狭窄等原因择期开腹手术4例。术后发生胆漏4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死亡2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ACST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肝胆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管切开术时术中使用胆道镜的价值。方法: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LCD)与LCD+术中胆道镜取石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残石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LCD+术中胆道镜取石组手术时间较LCD组明显延长,近期并发症两组无差别,术后残石率后者较高,拔“T管后两组”残经基本相似。结论:胆总管需要放置“T”管时,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中可不使用胆道镜,这样更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2例(2.00%),对照组14例(15.5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切口感染例数、住院时间和残留结石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89.0±9.6)min、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4±0.5)d、术后镇痛剂使用10例、无切口感染、住院时间(5.5±1.2)d、残留结石发生率(1.8%),开腹组分别为(110.0±12.5)min、(3.5±0.7)d、34例、切口感染6例、(12.9±1.8)d、12.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联合电子胆道镜胆道治疗胆道多发结石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道多发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多发胆道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联合电子胆道镜组(L组)67例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组(O组)39例。L组患者施行经腹腔镜辅助的电子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手术,O组患者施行常规的开腹探查胆道取石手术,术中辅助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胆道并发症[术中及术后出血、胰腺炎、术后胆道感染、结石残留和(或)复发]发生率。结果:L组与O组的手术均成功,L组无中转手术,2组无死亡病例。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人民币(135.8±12.7)min、(118.8±10.9)min;住院费用分别为人民币(1.36±0.22)万元、(1.18±0.17)万元,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7.6±0.7)d、(13.7±1.2)d;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8.5±2.3)h、(50.6±4.8)h;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17.9%,均P〈0.05。结论:胆道多发结石的患者仍可一次性施行经腹腔镜辅助的电子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且较常规开腹手术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体会,评估"两镜"联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2003年2月~2008年3月284例胆道结石患者,1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然后用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并取石;12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道取石.结果 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并取石的成功率为95.51%,仅7例因为结石多发且嵌顿在壶腹而中转开腹.联合组平均手术时间(135.8±32.6)min,与开腹组(122.5±39.2)min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联合组有7例并发症,包括4例胆漏、1例胆汁性腹膜炎、2例残余结石.联合组有96例得到随访,开腹组有10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36个月,二组均无结石复发和胆道狭窄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有效和微创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组:30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对照组:30例同类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所需总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胆道结石残留、胆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所需治疗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出现胆道结石残留、胆道感染情况,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有推广普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65例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方法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16例发现或证实胆总管内有结石,其中3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13例腔镜手术成功,其中1例胆道镜经胆囊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未放置T管;12例行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胆总管内放置T管,术后6~8周行纤维胆道镜检查,1例发现残余结石,拔除T管后经窦道取净,11例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行胆道造影后未发现结石,拔除T管,术中出血30~130 mL,手术时间90~220 min,术后住院4~8 d,所有病例均无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胆管结石残留少,安全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不能取净胆总管结石者,术后可通过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