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激源又称压力源,是指对身体施加压力影响而促发非特异性全身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如工作场所的竞争、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工作节奏等,已成为当今社会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手术室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应急性强,手术室护士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李冬 《看医生》2004,(3):54-55
心理压力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身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人生旅途中来自自然的、社会的、家庭和自身的各种因素,都会在心理上有所反映,甚至形成心理压力,使情绪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心理压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3.
Brij—35:BCG比值对测定血清白蛋白非特异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rij-35:BCG比值对测定血清白蛋白非特异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配制Brij-35:BCG不同比值BCG试剂测定血清反应不同时间的白蛋白结果和吸光度变化。结果:非特异性反应随Brij-35:BCG比值的增高而减低,结论:手工操作的实验室应采用Brij-35:BCG为22.8:1的BCG试剂,以减低非特异性反应对白蛋白测定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rij- 35∶BCG比值对测定血清白蛋白非特异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 配制Brij- 35∶BCG不同比值BCG试剂测定血清反应不同时间的白蛋白结果和吸光度变化。结果 非特异性反应随Brij- 35∶BCG比值的增高而减低。 结论 手工操作的实验室应采用Brij- 35∶BCG为2 2 .8∶1的BCG试剂 ,以减低非特异性反应对白蛋白测定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韦敬锡 《右江医学》2012,40(5):721-723
<正>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生理、心理因素刺激时,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1],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或状态,其最直接表现为精神极度紧张,也是所有对生物系统导致损耗的非特异性生理、心理反应的总和[2]。心理学家认为,生理学的应激观不够全面与完整,应激还包括心理  相似文献   

6.
内科护理工作是所有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内容繁重,加之各种因素.使得内科护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正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内科护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避免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脂康干预前后的脂质水平以及主要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分子的变化。方法:对老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26例进行为期12周的血脂康干预,测定干预前后的血清脂质及炎症反应分子水平。结果:发现12周的干预后,患者血脂降低不显著(P>0.05),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脂康可能存在独立于降脂之外的抗血管内皮系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医院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成为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同时也给护士造成了各种心理压力,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1].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时相反应蛋白,属非特异性反应蛋白,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均可以升高,是机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在心血管疾病中,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的疾病可见于冠心病、严重心瓣膜病、心功能不全、风湿病、主动脉夹层等[1].近年来,对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已做了大量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CRP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并将CRP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之一.目前,许多作者认为,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是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不良的预报指标, 也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与老年人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88例术前ASAⅢ级以上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与此类患者POC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88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POCD;单因素分析显示POCD患者中性粒细胞比值较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早期体温升高超过1℃和术后中性粒细胞比值增加是术后24 h内POC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术前受教育时间为混合影响因素。结论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可能是POCD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应激及心身疾病的概念 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精确调节下,机体的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相对恒定的体温、动态平衡的血压、血糖、血液pH值和血液离子浓度等,这就是所谓的“稳态”,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当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强烈刺激时,内环境的稳定性会受到冲击而发生波动,严重时危及生命,此时机体势必动员内在力量来克服、消除各种强烈刺激对机体的不利影响,这样一系列旨在提高机体适应能力,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就叫做应激或应激反应,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则称为应激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IV-1感染者人群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HIV-1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特征.方法 对HIV-1感染者进行6个月和12个月随访,采用ELISPOT试验检测HIV-1特异性T细胞反应,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CD4+ T细胞.结果 6个月随访,CD4+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泌IFN-γ的HIV-1特异性T细胞反应最强的是Nef肽库;高强度特异性T细胞反应频度最高的是Nef(72%)肽库.12个月随访,CD4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泌IFN-γ的HIV-1特异性T细胞反应最强的是Nef肽库;高强度特异性T细胞反应频度最高的是Nef(74.1%)肽库.结论 HIV-1 B亚型的所有蛋白均可以诱导产生分泌IFN-γ的HIV-1特异性T细胞反应.6个月和12个月两次随访的研究结果均表明,针对Nef、Gag表位的HIV-1特异性T细胞反应最强、频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伤寒特异性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ot -ELISA)检测伤寒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Dot -ELISA测定伤寒沙门菌包膜抗原V、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d 的特异性抗体 ,并与肥达氏反应相比较。结果 肥达氏反应均为阴性 ,而经Dot -ELISA试验 ,疑似伤寒患者血清中检出 3种抗体阳性 1例 ,非伤寒发热病人血清中检出单项Hd 抗体阳性1例。Dot -ELISA法比肥达氏反应敏感 10倍以上 ,且无交叉反应。结论 该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且操作简单、快速、无需特殊设备 ,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研究发现: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AS)与ARMD有密切的关系,ICAM-1在血脂增高时,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表达可能升高,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产生。ICAM-1可能通过参与脉络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而促使干性和湿性ARM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 ,发病率较高。临床以特异性阴道炎 (滴虫性和霉菌性 )、非特异性阴道炎 (细菌性 )多见。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 ,有的采用全身用药 ,有的采用单方的甲硝唑泡腾片或洁尔阴泡腾片局部填塞 ,有的采用乳膏局部涂擦 ,但临床疗效均不理想 ,且局部刺激反应较严重。为此我们于 1 998年 8月至 2 0 0 1年 3月使用本院制备的妇康泡腾片 (甲硝唑与硝酸咪康唑配伍 ) ,治疗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阴道炎 2 4 0例 ,收到了良好效果 ,而且局部无刺激性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均由门诊妇产科根据临床表现及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心理应激研究,比较分析两种研究结果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和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调研提纲对新疆8所本科高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心理应激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压力调研提纲结果显示,个人发展、家庭经济和学业压力是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贫困生认为家庭经济带来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P〈0.05),非贫困生认为学业压力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贫困生(P〈0.05)。两组学生对压力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心身反应均无差异。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结果显示,贫困生在家庭和生活维度得分高于非贫困生(P〈0.05),两组学生在学习、发展、社交和压力总分无差异(P≥0.05)。两组学生感受压力的大小、认知评价无差异。结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定性和定量研究结论较一致,贫困生面临较大的家庭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7.
意识是人对自身及外界环境进行认识及作出适宜反应的基础,它包含醒觉状态和意识内容两部分.醒觉状态是由意识的“开关”系统所激活与维持,此“开关”系统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是各种感觉传入通路的总称,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主要是指上升性网状激活系统(ARAS).ARAS位于桥脑中1/3到间脑中央部的脑干中轴两旁,脑室系统的腹侧.意识内容包括知觉、思维、记忆、定向力、情感、意志活动等,赖以完整的大脑皮层方能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病理研究证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脉冲或L-谷氨酸局部作用于大鼠延髓腹面升压区(VSM_p),在升压反应的同时,肾交感神经电活动和肾血管阻抗增加,该阻抗的增加依赖于肾神经的完整性。非特异性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和特异性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阻断肾血管阻抗增加的反应,特异性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对其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是肾神经传导VSM_P对肾血管紧张性影响的介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当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压力反应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压力反应、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问卷,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对350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作横断面调查。结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压力反应总分[(61.55±22.62)分]高于一般人群[(59.67±21.88)分,F=6.143,P<0.01],其中<40岁年龄段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反应分高于≥40岁年龄段医务人员(P<0.05);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反应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反应水平较高,尤以低年龄段医务人员为显著;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应对技能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是降低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当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压力反应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压力反应、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问卷,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对350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作横断面调查.结果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压力反应总分[(61.55±22.62)分]高于一般人群[(59.67±21.88)分,F =6.143,P<0.01],其中<40岁年龄段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反应分高于≥40岁年龄段医务人员(P<0.05);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反应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反应水平较高,尤以低年龄段医务人员为显著;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应对技能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是降低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