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总结59例断指再植术病人的护理体会,认为对再植体的末梢血循环观察、血管危象护理、针对病人的复杂的心理进行疏导及患指功能的康复训练,是断指再植成活及促进患指功能恢复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总结断指再植98例(119指)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2指发生血管危象(18.4%),其中动脉危象5指(占22.7%),成活5例(100%);静脉危象17指(占77.3%),成活14指(82.4%)。总救治成活率86.4%。发生血管危象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生理特点、心理障碍及吸烟等)、患者以外(医护方面、客观因素等)及其他原因。结论断指再植患者发生血管危象原因较复杂,重视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及病室环境的观察,增强护理人员显微外科专业知识,加强巡视、了解患者心理,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16~50岁,中位数28岁;左侧28例,右侧34例。离断部位位于指间关节9例、近节指骨中部35例、近节指骨基底部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0 min至2 h,中位数1 h。观察术后患指成活、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中位数6.5个月;患指全部成活,外形良好,皮肤色泽正常,拇指屈伸及对掌、对指功能恢复,指端感觉恢复。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58例、良1例、可3例。术后并发创缘皮肤坏死3例,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出现血管危象5例,经积极手术探查后,患指血液循环恢复。均无大片皮肤软组织坏死、骨折畸形愈合、克氏针松动或断裂、针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可恢复患指外形和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8~65岁,中位数35岁。单手多指离断38例,其中2指离断23例、3指离断10例、4指离断4例、5指离断1例;双手各1指离断2例。离断指为拇指10指、示指30指、中指26指、环指22指、小指13指。离断部位为指尖离断19指、末节离断30指、中节离断32指、近节离断20指。术中采用多指同步再植法,即将多个断指同一类的操作尽量1次完成,按清创—骨折内固定(克氏针贯穿或交叉内固定)—修复指伸肌腱—修复指屈肌腱—吻合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吻合指腹部静脉—吻合指背部静脉—缝合皮肤关闭创面的顺序完成所有断指的再植。术后随访观察再植指体成活、手部外形和感觉、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再植手指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恢复。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84.2±3.1)分,优23例、良13例、差4例。均未出现指体创面感染、手指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发生动脉危象2例,行手术探查后动脉危象解除。并发肌腱黏连4例,术后5个月行肌腱松解术后手指屈伸功能恢复。结论: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手指成活率高,有利于手部外形、感觉和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成活的相关因素及对策,以提高再植成功率。方法对87例断指再植患者(94指)进行断指成活术后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成活86指,缺血性坏死8指,总成活率92%。根据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优良率92%。结论对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成活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促进手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
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对28例采用单纯吻合指动脉(末)节断指再植术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患指血液循环护理、小切口放血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夜间护理.结果:28例患者29指,成活27指,失活2指,成活率93%.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均无切口感染及动脉危象等并发症.1例因夜间值班人员护理不当致静脉危象发生,延长放血时间为6d后症状消失.2例因患指挫伤程度较严重,组织再生修复能力差,分别于术后4~5d坏死.成活的27指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4指,良3指.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良好的系统护理特别是小切口放血护理能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李海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70-17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10例再植术的护理措施并进行评价。结果:10例断指患者中,均成活,再植成活率100%,再植术后都在1-2周出院,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指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手指功能锻炼,是促使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断指再植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0,共104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共105指)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2种护理方案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成功率及患者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预防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25例断指行再植手术的患儿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恰当的护理措施,进行全方位护理。结果:25例28指中23指成活。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细心护理,密切观察血液循环,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可以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贾建宁 《中医药研究》2011,(8):1016-1016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处理。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10年4月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3例(19指),其中动脉危象8指,静脉危象11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结果经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理,12指成活,救治成活率为63%。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观察再植指情况,正确及时处理好各类血管危象,能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使断指成活。  相似文献   

11.
余王芬 《中医正骨》2012,(11):79-80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血管危象,提高再植成功率。方法:对32例(35指)小儿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小儿生理因素、疼痛及情绪因素、室内环境因素及术后感染等是再植术后并发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结论: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及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并发症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减少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提高断指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断指再植术100例手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102指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包括常规护理、局部情况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本组除4例5指坏死外均再植成功,成功率达98.08%。其中优92指,良6指,可4指,总优良率为90%。98例96指患者获24个月以上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给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扶正汤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预防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活血扶正汤口服的42例外伤性手指离断伤患者为观察组,与术后进行常规三抗治疗的对照组42例患者进行对比。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再植成活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来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WBV)、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粘度(PV)、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均比治疗前下降,而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在血管危象发生率、移植成活时间、优良率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扶正汤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应用中效果良好,血管危象发生率低,患指成活时间短,成活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中药熏洗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肌腱粘连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毅  冯志伟 《中医杂志》2007,48(2):147-147
断指再植术是通过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使完全离断的手指成活,但也有部分再植成功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不佳。2002~2005年我们应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肌腱粘连32例,并与常规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断指再植的成功与否,除了术者过硬的技术外,还与术后观察与护理密切相关。术后严密观察,果断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再植成功的重要保证;早期科学地指导再植指功能锻炼,是促进手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我院于2001年8月成功完成世界上第18例十指再植全活病例,经5年随访,双手功能恢复优良。现将再植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断指再植适应症的不断放宽,使再植术后血循环危象的发生率相对增加,再植指的临床表现较复杂,护理实践中对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提出更高的护理要求,我院自2004年以来开始使用自行设计的《断指再植术后记录单》,经过不断的完善与修改,日趋完善,体现了断指再植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使术后观察更加完善,客观,现对表格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的护理方法,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活率.方法:对18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前加强护理,解除心理障碍;术后提供优良环境,密切观察患指血液循环等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和护理后断指成活率92%.结论: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高超的显微外科手术、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以及指导患者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的护理经验,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方法:对49例患者认真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与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共52指,成活48指,失活4例,成活率较高,评价结果良好.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的护理经验,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方法:对49例患者认真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与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共52指,成活48指,失活4例,成活率较高,评价结果良好。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再植成活率、舒适程度以及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为断指护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90例(90指)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综合护理模式)与对照组(断指常规护理),每组45例(45指)。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及抑郁(HAMD)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表(GCQ)评价2组患者的舒适度,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及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干预5 d后,试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的GCQ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仅为8.89%(4/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术后舒适程度,缓解负性情绪的同时有效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