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提高泌尿系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泌尿系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尿路刺激症、血尿和腰痛为常见症状,分别为74%、47%和43%;尿沉渣找抗酸杆菌和尿PCR-TBDNA阳性率分别为25%和36%;I VU逆行造影和CT确诊率分别为36%、30%和54%。35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泌尿系结核。结论:提高对泌尿系结核的认识,综合病史、全面体检、病原学、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尿沉渣找抗酸杆菌仍是病原体诊断的主要方法,PCR法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I VU和逆行造影可作为泌尿系结核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者,可选择CT检查。  相似文献   

2.
肾结核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提高肾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肾结核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经验。结果 尿沉渣涂片找抗酸杆菌和尿PCR TB DNA阳性率分别为22%和72.2%。72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肾结核。结论 泌尿系结核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诊断等多种方法,力求寻找更多证据。X线检查应首选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对两者未能明确诊断者,可选择CT检查。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2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26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证实为移性细胞癌。术前经B超、IVU、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MRU等确诊24例(92.3%)。结论:联合应用B超、IVU、膀胱镜、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和CT、MRU检查方法,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符合率。膀胱镜、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输尿管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评估(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994-2000年收治的2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经手术证实;21例行B超检查,3例提示输尿管占位病变;15例行IVU检查,5例提示输尿管病变;10例行逆行肾盂造影,9例提示病变;12例行肾穿刺造影均能显示病变;6例行CT检查,5例提示病变;6例行MRU检查均能提示输尿管病变。结论:B超、IVU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基本方法,逆行肾盂造影、肾穿刺造影、CT、MRU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其中以肾穿刺造影和MRU的诊断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较好诊断方法,比较B超检查、IVP和(或)逆行肾盂造影检查、CT扫描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经体检偶然发现者26例(65.0%),有血尿6例(15.0%),腰痛5例(12.5%),血尿并腰痛2例,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经B超检查发现1例。40例接受B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7.55%;29例接受IVP或逆行肾盂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为44.83%;38例接受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4.76%。结论:B超、CT及肾动脉造影综合影像诊断技术成为目前诊断小肾癌的主要手断。  相似文献   

6.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附3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结果3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29例为肾盂移行细胞癌,10例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通过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造影、CT、尿脱落细胞学及输尿管镜等检查,术前诊断符合率为92.3%(36/39)。35例患者获得随访6个月-12年,6例术后出现膀胱移行细胞癌,5例死于肿瘤进展。结论B超、IVU、CT可作为上尿路肿瘤的常规检查,IVU显影不佳时逆行肾盂造影可作补充,输尿管镜配合组织活检准确性极高。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效果较好,术后应行膀胱灌注治疗及定期膀胱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增强扫描对异位输尿管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统计1999—2002年收治的16例异位输尿管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为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6例为重肾双输尿管并异位输尿管口;影像学诊断方法有泌尿系B超、IVU、SCT增加扫描、逆行插管造影。结果:S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8例,5例明确诊断,其中4例IVU未显影;IVU检查重肾双输尿管6例,5例诊断,但未诊断异位输尿管口;逆行插管造影对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检查9例,5例诊断,2例显示输尿管;B超对积水的重肾双输尿管诊断1例。结论:对于异位输尿管口的诊断,B超只能作初查,逆行插管造影是一种重要诊断手段,但单靠逆行插管造影诊断有一定盲目性,SCT效果优于IVU,尤其是对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逆行性肾盂造影在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提高输尿管肿瘤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尿管肿瘤的患者17例,术前均行腹部超声、尿路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肾CT(14例)、MR尿路水成像(8例)及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有15例行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即获得明确的影像学诊断;2例因梗阻严重,导管无法通过狭窄段,无法显示病变输尿管的情况而诊断为输尿管梗阻,原因待查,阳性率达88.2%。结论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对输尿管肿瘤的诊断阳性率高,对判定病变性质及范围亦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典型泌尿系结核的诊治(附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不典型泌尿系结核分为七类。结果:除膀胱刺激征、血尿等最常见的症状外,泌尿系结核的临床症状越来越不典型。除肾功能尚好的6例采用联合服药治疗,2例随访治愈外,余17例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肾结核。6例获得随访,2例并发结核性小膀胱,2例并发输尿管残端综合征,2例痊愈。结论:静脉肾盂造影(IVP)是肾结核首选的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方法,对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断需要在提高认识的同时重视病史,综合分析尿细菌学及IVP检查,必要时联合逆行肾盂造影(RP)、CT检查才能确诊。个别患者只有在手术时才能确诊。强调晚期肾结核行半尿路全切除术十分重要;肾功能尚好的早期肾结核患者行三联化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梗阻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对96例梗阻性肾积水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病人均行超声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35例做逆行肾盂造影检查,20例行腹部CT检查,40例做过膀胱镜检查。其中,输尿管结石58例,占60%,输尿管狭窄15例,占16%,输尿管肿瘤7例,占7.3%,输尿管囊肿13例,占13.5%,先天性巨输尿管症3例,占3.1%。静脉肾盂造影阳性率为36%,超声检查81%,逆行肾盂造影100%,CT检查75%,膀胱镜检查50%。因此认为多种病因引起的梗阻性肾积水有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准确合理的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确定梗阻部位及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期泌尿系统结核诊治体会(附3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了36例患者的诊治体会。结果尿路刺激症状和血尿为最常见症状,分别为78%和36%。24小时尿抗酸杆菌和尿结核PCR的阳性率分别为25%和40%,IVU,逆行尿路造影及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8%,63%和44%。33例患者接受了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术,肾上盏结核病灶清除术1例,对侧输尿管膀胱吻合术1例及肾穿刺造瘘术1例。1例患者并发血行播散型结核死亡。结论尿沉渣染色查抗酸杆菌仍应作为泌尿系结核诊断的主要方法,PCR法在结核诊断的意义尚需较长时间的验证。IVU和逆行尿路造影可作为泌尿系结核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对两者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选择磁共振水成像和CT检查。对肾及输尿管结核可不做输尿管全长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0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136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特点及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中男62例,女74例。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尿频尿急(59.6%)、尿痛(41.9%)、血尿(36.0%)和腰痛(36.0%)。尿常规异常率71.8%,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阳性率29.3%,PPD试验(纯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86.7%,血结核蛋白芯片检测法阳性率88.3%。B超、KUB及IVu、CT、MRI、膀胱镜、活检以及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的阳性率分别为20.6%、10.3%、55.1%、51.7%、12.5%、22.6%、11.1%。结论:肾结核早期诊断困难,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核蛋白芯片检测法阳性率最高)以及影像学检查(CT准确率最高)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晚期无功能性肾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期无功能性肾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58例晚期无功能性肾结核患者均行尿路影像学检查。结果:58例均行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U)及B超检查,12例KUB显示肾区、输尿管钙化,IVU患肾均不显影,16例伴对侧肾积水,KUB加IVU诊断正确率为55.2%。B超提示10例肾盏、肾盂积水,32例肾内可见多个囊性无回声区,12例肾内可见强光团后伴声影,16例输尿管扩张壁增厚、僵硬,提示肾结核42例,诊断正确率为72.4%。CT检查30例,26例肾内可见多个低密度区,增强后不强化,肾皮质变薄,肾盂输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扩张,肾区可见钙化影。26例诊断为肾结核,4例肾缩小伴钙化不能确诊,诊断正确率为82.7%。结论:晚期无功能性肾结核单纯行X线检查诊断正确率低,B超、CT检查诊断正确率较高。先行KUB,IVU及B超检查,多能作出诊断,如不能确诊可加做CT。综合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核性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输尿管结核性梗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例IVU检查发现肾积水输尿管不显影及RGP插管受阻的患者行MSCT扫描,并行3D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SCT能明确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和性质。手术结果证实MSCT诊断正确。结论MSCT能对输尿管结核梗阻作出明确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肾结核临床特点的认知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5例非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1岁,平均38岁,其中20~50岁者38例,占84.4%。临床表现为尿频31例(68.9%),肉眼或镜下血尿9例(20.0%),尿常规不正常36例(80.0%)。15例(62.5%)男性患者曾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治疗1~3年无效,后诊为肾结核;7例伴有附睾结核,其中3例已在外院行附睾切除术。治疗前行尿路造影、CT和B超检查。9例采用异烟肼加利福平加乙胺丁醇药物治疗,疗程9~12个月;36例于抗结核治疗2、3周后行患肾切除术,4例加行附睾切除。结果:尿路造影、CT和B超诊断准确性分别为21.2%、100%和88.9%。36例手术治疗者全部治愈,9例药物治疗者中,5例在6~24个月复查时,患肾损坏严重,遂行肾切除。结论:非典型肾结核的膀胱刺激症状不明显,尿常规、B超、静脉肾盂造影是主要的检查方法,CT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外科手术仍是肾结核无功能肾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1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术前采用IUV、B超、膀胱镜、逆行尿路造影、CT等多种方法确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14例(88%),术后病理检查16例均为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结论:对老年人不明原因的单侧腰痛和肾积水,要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术前联合采用多种诊断方法可提高其确诊率;对老年人不明原因的单侧输尿管狭窄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IVU定位行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138例患者经B超、IVU、CT检查确诊输尿管阴性结石。采用IVU联合应用阿托品针、碘海醇针合剂经输尿管导管持续微泵泵入,行逆行造影(RGU)辅助,经X线定位后,明确结石的部位及大小后行ESWL治疗。留置输尿管导管综合排石治疗3~5天,观察临床碎石效果。结果:本组138例患者经1次ESWL治疗后2~4周,121例(87.8%)结石完全排净,第2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10例(7.2%),第3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2例(1.4%);2例(1.4%)形成"石街",需行输尿管镜取石;无效3例(2.2%),行开放手术取石,证实结石有炎性肉芽包裹。结论: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IVU定位行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临床疗效确切,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逆行灌注冲洗利于排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早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8例,女38例.年龄17~52岁,平均34岁.病程2~22个月,平均10个月.右侧42例,左侧54例.合并附睾结核12例,肺结核28例.96例均行常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行药物治疗,无效者行肾切除.结果本组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和腰痛是肾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分别占67.7%(65/96)、54.2%(52/96)、43.7%(42/96)、37.5%(36/96)和22.9%(22/96).KUB+IVU、B超、CT、膀胱黏膜活检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7%、12.5%、37.5%、33.3%.96例采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或吡嗪酰胺(PIA)]治疗6~8个月,临床治愈38例(39.1%),好转43例(44.8%).15例药物治疗无效者改行肾切除.结论尿液检查、IVU、膀胱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对肾结核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INH+RFP+EMB或PIA三联治疗早期肾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和逆行肾盂造影(RP)在诊断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均先后行CTU和RP,以输尿管镜或开放手术或(和)病理检杏结果为标准,两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0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中。肿瘤6例,先天性狭窄9例,结石8例,良性狭窄17例。CTU和RP诊断准确率均为92.5%(37/40)(P〉0.05),病因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36/40)和57.5%(23/40)(P〈0.05)。结论:CTU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和病因符合率高,较RP有更好的病因诊断价值,可作为IVU显影不良者的首选补充检查方法,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