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皖中公共卫生体系慢病防控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为合理调整与建设慢病防控专业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3月~6月于合肥和安庆两市普查辖区内所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依据行政区划分层抽样调查社区卫生机构(communityhealthserviceinstitutions,CHSI);并调查两类机构所有慢病防控人员。结果17家CDC慢病防控人员占人员总数4.2%,专兼职比为1:1.1,有外聘人员;其中67.6%为男性且67.6%为预防医学专业背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64.7%。171家CHSI中72.5%设有慢病防控专管人员,防控人员占技术人员的39.3%,其中专职比例28.7%,女性占65.6%,89.6%出自于医护专业,大专、高中专及以下学历分别占44.7%和33.9%。两类机构慢病防控人员平均工作年限[P50(P25,P75,)]为2(1,4)年,45岁以下青壮年占81.7%,中级及以下职称者占96.4%,慢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6.1%,77.8%近5年接受过专业培训,但培训以本级为主且次数较少。结论皖中慢病防控人力资源发展滞后,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防治需求,应着力改善慢病防控队伍兼职多、培训少以及社区人员学历低和缺防保等现状。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国家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长远目标。使我国的慢病防治工作尽快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本刊慢病防治栏目特拟近期选题,供广大作者投稿时参考:(1)适合我国国情的慢病防治机制和策略;(2)慢病对我国贫困人口健康及生存研究;(3)慢病社区干预模式及防治效果综合评价体系;(4)慢病的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健康管理体系中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来自5个健康管理单位的229名慢病前期人员根据指标异常情况分为4组:血压异常组(67人);血糖异常组(38人);胆固醇异常组(71人)和骨量减少组(53人)。在1年中进行综合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有氧运动、平衡饮食、戒烟、补钙及日晒等。各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个月时进行相关的血压、血糖、血脂和骨量测定。结果干预12个月后。各组的被管理者指标均取得显著改善:血压异常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了9.4mmHg/6.6mmHg(1mmHg=0.133kPa,t=5.93/8.29.P〈0.05);血糖异常组和血脂异常组的血糖和血脂分别下降了0.9mmol/L(t=3.69,P〈0.05)和0.5mmol/L(t=4.09,P〈0.05);而骨量减少组的腰椎骨密度上升了0.015g/cm^2(t=2.03,P〈0.05)。结论就慢病预防而言,1年的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使被管理者在饮食、运动及生化学指标方面得到明显改善,这种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预防慢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应在健康管理体系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及其剂量阈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人们对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以下简称慢放病)的认识正在不断的深化。过去由于西方国家的防护条件较好,射线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低于慢放病的阈值,罕见慢放病的发生,不承认慢放病的存在,而只认为在较高剂量率水平下的长期分次照射或迁延照射可能对人体各个器官或组织的损伤。但是在前苏联核工业发展的初期,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在其第一个生产堆(A厂)和后处理厂(B厂)投产的初期,工作人员在极差的防护条件下忘我地工作,以至于在A厂和B厂慢放病的患病率分别高达5.8%和22.5%。在我国,由于解放前和建国初期射线设备落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2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慢病管理组采用慢病管理方法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指导,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识、生活方式、血压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评价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认知度,慢病管理组达标率为lOO%,对照组为85.8%,慢病管理组高血压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6个月慢病管理后,慢病管理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体重、运动、情绪)情况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病管理组血压控制率为96.43%(135/140),对照组为56.67%(6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7,P〈0.01)。慢病管理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慢病管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认识率、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高校127名慢病教职工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管理及与慢病有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慢病治疗率及控制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长期慢病管理是控制目前慢病流行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简称慢病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的基本情况,对我国东、中、西部以及农村和城市地区慢病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并评价人群健康知识知晓和行为危险因素现状。方法收集慢病示范区项目启动至今被命名为国家慢病示范区的2批次共计140个县(市或区)的慢病示范区工作报告、社区诊断报告及示范区工作相关政策和技术文件。通过数据采集问卷,对于示范区工作资料和数据进行文献分析和二手数据分析。结果140个示范区中,有97.1%的示范区选择在电视台开设专栏,78.1%的示范区选择报刊,68.1%的示范区选择门户网站。示范区共计创建示范单位1100家,示范食堂756家,示范餐厅676家,示范社区887家,每类示范创建的中位数均为5家。34.3%的示范区超过半数的成年人每日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23.6%的示范区超过半数的居民知晓食物营养标签。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达到标准推荐摄入量(每人≤6g/d)的示范区占5.8%。9.7%的东部示范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达标,高于中部(O%)和西部示范区(2.6%)。76.6%的示范区成年男性吸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示范区成年男性吸烟情况较城市示范区严重。结论我国慢病示范区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多元化、面向基层人群、广泛覆盖各种场所。今后,慢病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应重点加强农村、中部和西部地区示范区的工作,强调多部门合作机制,保障示范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有关要求,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010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得到了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示范区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为示范区及拟创示范区单位创建一个工作经验的交流平台,本刊拟于2013年12月(第6期)和2014年2月(第1期)刊出两期以“示范区经验交流”为主题的“重点号”,同时每期开辟“慢病示范区经验交流”专栏,希望能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起到推动与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中心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上海市中心城区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30岁以上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39例,其中资料完整者767例纳入本研究。结果(1)767例患者完成1534张眼底摄片,其中不能分级者95例(12.4%),可以分级者672例(87.6%);(2)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45例,占可分级2型糖尿病患者的21.6%,其中轻度59例(8.8%)、中度75例(11.2%)、重度11例(1.6%),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例(1.3%);(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较非病变者年龄更长,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和肌酐更高,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及空腹血糖水平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中心城区30岁以上已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现患率为22.9%,空腹血糖和糖尿病病程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对慢乙肝HBV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诊断标准的病例共500例,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组157例,慢乙肝治疗组293例,乙肝后肝硬化治疗组50例,并设慢乙肝干扰素治疗对照组30例。各治疗组均以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肌注,治疗中每周检测血尿常规,每半月测肝、肾功能,每月测乙肝三系(ELISA)与HBV-DNA(PCR),并记录疫苗不良反应。结果各治疗组的即刻完全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的阴转应答率。慢乙肝疫苗治疗组即刻完全应答率(34.4%)低于慢乙肝干扰素治疗的对照组(40.0%)(P>0.05);慢乙肝疫苗治疗组2年期完全应答率(15.0%),低于干扰素治疗的对照组(23.3%)(P>0.05)。结论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作为干扰素诱生剂,可用作慢乙肝病毒携带者,慢乙肝及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转阴治疗,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不同人群慢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探讨城市居民慢病危险因素及其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院职工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医院职工慢病危险因素中高吸烟率(16.9%)、低运动量(33.7%)、食油摄入量过高(69.8%)、饮酒、精神紧张等因素比较突出。结论 医院职工是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目标人群,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大慢病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杨颖  邱景富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206-2211
目的 分析移动医疗APP在基层慢病高危人群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移动医疗 APP模式应用于慢病管理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 12月在重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以及就诊的慢病高危人群。本研究总计纳入慢病高危人群12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干预组采取移动医疗APP慢病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慢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慢病高危人群在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的生理指标控制、自我效能得分及自我管理等情况。结果 生理指标控制上,干预组与对照组末期数据比较,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水平,收缩压(t = 2.045,P = 0.043)、舒张压(t = 2.127,P = 0.036)、血清总胆固醇(t = 2.082,P = 0.04)、空腹血糖(t = 3.72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效能上,干预组末期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水平(t = -2.923,P = 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行为上,干预组前后比较吸烟情况(χ2 = 6.911,P = 0.032)、饮酒情况(χ2 = 6.112,P = 0.047)、明显超重或肥胖情况(χ2 = 0.697,P = 0.404)、体力活动情况(χ2 = 4.053,P = 0.044),干预组慢病高危人群干预末期吸烟、饮酒及缺乏运动或轻体力劳动情况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情况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医疗APP管理慢病模式有效改善慢病高危人群生理指标水平,提高慢病高危人群自我效能,修正慢病高危人群不良自我管理行为, 填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是未来健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MI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间的调节变量和调节效应作用。方法从汇集9省市21948名调查对象的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性别、年龄结构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一致的8448人作为数据源,从中选择数据完整的8314名研究对象作为样本。采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变量间的调节效应。结果以HRQOL得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交互作用项“慢病× BMI”的回归系数和新增解释量在SF-36生理领域均无统计学意义(β=0.084,P=0.142;ΔR2=0.000,P=0.142),在心理领域均有统计学意义(β=0.132,P=0.034;ΔR2=0.001,P=0.034)。标准化回归系数比较发现,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均为“慢病”(-0.259;-0.187)对HRQOL的影响大于“BMI”(0.082;0.095)。结论 BMI在慢病和心理领域HRQOL之间存在调节效应。BMI值越高,慢病对心理领域HRQOL的负向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东峰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459-1460
目的:了解青岛市市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青岛市市区15个居委会的3057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岛市市区居民慢病患病率为24.58%(女性为26.50%,男性为22.77%),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γs=0.5629,P=0.0001)。按病种排在前5位的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风湿病、胆囊及胃肠炎和糖尿病。慢性病的患病率与化程度呈负相关;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行为可使居民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增加。结论:青岛市市区居民慢病患病率较高,应在居民中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彭香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8):876-87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营养状况的改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对人们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日趋严重,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推算,我国有高血压患者达1.6亿,糖尿病患者2300万人^[1],已成为我国影响人群健康、医疗费用增加以及因病致贫的主要因素^[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慢病防制的前沿,因此,加强慢病管理,控制危险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就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要公共卫生职能。我们针对慢病防制的特点,结合当前社区慢病管理现状,探讨了社区慢病防制的相应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年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2005年3月-2007年2月收治的136例40岁以下青年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6例青年大肠癌患者平均年龄32.28岁,其中30岁及其以下者32例,占23.53%。男女比例1.13:1。136例共检测出病灶141个,其中单病灶132例(97.06%),多发病灶4例(2.94%)。组织学分型为:管状腺癌102例(75.00%),乳头状腺癌2例(1.47%),黏液腺癌26例(19.12%),印戒细胞癌4例(2.94%),类癌2例(1.47%)。Dukes分期:A期10例(7.35%),B期35例(25.74%),C期89例(65.44%),D期2例(1.47%),其中B、C、D期共126例,占92.65%。结论 青年大肠癌表现为病理分化程度低、Dukes分期晚,更具进展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的免疫状态,通过测定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L-2、IL-4、IL-10、INF-γ血清浓度,比较e抗原阴性和阳性慢乙肝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差异及与临床表现的联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HBeAg阴性、阳性的慢乙肝患者各30例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IL-4、IL-10和INF-γ浓度。结果HBeAg阴性组血清IL-2、IL-4、IL-10和INF-γ浓度分别为(4.37±5.21)、(4.92+2.94)、(30.20±40.17)、(9.47±10.68)pg/L,HBeAg阳性组为(4.02±6.34)、(4.83±3.20)、(25.38+32.70)、(12.30±14.75)pg/L,对照组为(10.78±5.21)、(3.24±5.26)、(20.92±4.52)、(40.2±10.52)pg/L。HBeAg阴性和阳性组IL-2、INF-γ水平较对照组减低、IL-4、IL-10水平增高(P〈0.01);HBeAg阴性组较阳性组INF-γ水平更低、IL-10升高(P〈0.05)、IL-2、IL-4水平则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失衡,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功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长期家庭式夜间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OS)患者肺功能及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能接受连续长期家庭式夜间经鼻BiPAP通气治疗的OS患者,采用第1次压力滴定时压力值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共11例患者完成6个月家庭式夜间经鼻BiPAP通气治疗,第1次压力滴定时:吸气气道正压(1.28±0.19)kPa,呼气气道正压(0.86±0.15)kPa,用第1次压力滴定值连续治疗6个月。6个月后第2次压力滴定时:吸气气道正压(1.31±0.22)kPa,呼气气道正压(0.90±0.15)kPa。第1次压力滴定时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为(64.83±5.12)%,第2次滴定时为(66.58±4.60)%,P〈0.05。第1次压力滴定前呼吸紊乱指数(RDI)48.4次/h(24.7—70.2次/h),睡眠分期:S1期(26.97±8.42)%,S2期(60.96±10.69)%,S3+S4期(8.34±3.22)%,快速眼动(REM)期(3.10±2.46)%。第1次压力滴定时RD10.3次/h(0~5.2次/h),睡眠分期:S1期(9.06±5.17)%,S2期(52.05±6.91)%,S3+S4期(17.36±3.73)%,REM期(21.19±6.18)%。第2次压力滴定时RD10.2次/h(0~2.7次/h),睡眠分期:S1期(8.09±3.74)%,S2期(53.35±4.25)%,S3+S4期(18.07±4.37)%,REM期(18.61±5.39)%。结论夜间经鼻BiPAP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OS患者睡眠结构、氧合状况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邵阳市区成年居民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制订和评价健康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邵阳市3个城区26个社区18岁以上的5267名居民进行调查,占邵阳市区总人口的1.24%,调查的内容涉及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及肝胆B超检查,并进行健康干预和效果评价。结果 高血压、脂肪肝、胆石症、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2.0%、24.2%、7.4%、8.2%、43.7%、47.6%,经干预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分别降至19.6%、5.0%、35.6%、4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邵阳市区成年居民的常见慢病患病率高,通过群体健康管理方案能有效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尖慢波与棘慢波在脑电图(EEG)中是常见的波形。为了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价值,现将我院1990年2月~1993年6月检诊的365例尖但波与棘慢波EEG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5例中,男190例(52.1%),女175例(47.9%),年龄2个月~69岁。1.2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52O8型8导脑电图仪描记。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作单、双极常规描记15分钟左右。2结果2.1365例尖慢波与棘慢波EEG在发病年龄上有差异,最小2个月,最大69岁。本文资料统计<1岁和110岁这两个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共200例(54.8%)。说明尖慢波与棘慢波好发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