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倪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707-3708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新疆石河子绿洲医院4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67-3770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行MEC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规范治疗4w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选取PANSS总分60分的患者继续原有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 MECT前后采用PANSS、WMS、TESS、CGI-SI、SD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联合MECT治疗后2w、4w时,PANSS评分均较MECT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儿童韦氏记忆量表(WMS)中的再认、图片、联想、背数4个项目在MECT治疗后2周及4周时有下降(P0.05或0.01),但在MECT治疗后8w(即停用MECT治疗后4w),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分较联合MECT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评分较联合MECT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反应少,依从性好。MECT对记忆有短期影响,但长期来看,这种影响是可逆的,且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旨在为降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回顾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分为医院感染组(17例)与非医院感染组(83例),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00%,经单因素分析,使用2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使用抗菌药物、行为能力衰退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v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2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MECT、使用抗菌药物、行为能力衰退为老年精神分裂症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使用2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MECT、使用抗菌药物、行为能力衰退等密切相关,临床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风险。[方法]对本院3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联合 MECT 治疗,在治疗1周、2周、6周后采用 PANSS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风险。[结果]3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 MECT 治疗6周后 PANSS评分减分率明显下降(P <0.05),TESS 评分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MECT 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经络氧疗法治疗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本次住院〉2a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延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经络氧疗法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4w、8w、12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769,P〈0.05);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治疗4w、8w末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0.05),12w末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12w末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经络氧疗法治疗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较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显著,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法分成治疗A组(n=30)、治疗B组(n=30)和治疗C组(n=30),治疗A组给予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B组、C组均给予MECT联合单一抗精神药物治疗,MECT治疗频次分别为1次/周和2~3次/周,均观察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分变化。结果:治疗B组、C组治疗4周、8周后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A组(P<0.05),PANSS减分率、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C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B组、C组治疗8周MCCB量表5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2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C组(P<0.05)。结论:不同频次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均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相当,但1次/周MECT对改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效果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MECT,观察9周。于合并治疗前及治疗第3周、6周、9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儿童韦氏记忆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9周末总有效率为89.2%。治疗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合并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变化,《儿童韦氏记忆量表》的再认、图片、联想及背数等4个项目评分在合并治疗第1天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结束后1周再认和背数仍降低(P〈0.05),但在治疗结束后2、3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MECT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虽对记忆有短时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8.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潜伏期(P3-PL)、N2-P3峰峰波幅(N2-P3-Amp)、N2-P3峰峰潜伏期(N2-P3-PL)]的改变,探讨MECT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对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进一步探讨MECT治疗精神病的机制.方法 以36例MECT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MECT组),36例同期住院相匹配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均进行ERP检测.同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 MECT治疗1~2周P3-PL缩短、N2-P3-PL缩短、N2-P3-Amp增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P3-PL缩短在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显示:MECT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ECT组在治疗的第1~2周PANSS总分、精神病理分、阳性症状中的怪异行为、思维形式障碍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阳性症状中的幻觉、妄想和阴性症状在治疗早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MECT较早地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MECT较早地改善精神病理症状和阳性症状中的怪异行为、思维形式障碍,而阳性症状中的幻觉、妄想症状消失较晚且较难;阴性症状也较晚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现代电抽搐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均伴有冲动激越行为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MECT治疗和利培酮并氯硝西泮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两组PANSS总分、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t=3.223-8.920,P〈0.05);治疗8周末,A组PANSS量表总分较B组明显下降(t=2.672,P〈0.05),TESS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t=6.087,P〈0.05)。结论MECT和利培酮并氯硝西泮治疗均获得很好疗效,MECT更有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药物治疗阴性症状效果不佳时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8w、12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联合治疗2w末较入组时有显著下降(t=2.87,P〈0.05),4w末起有极显著下降(t=3.62,P〈0.01)。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联合治疗2w起较入组时有极显著下降(t=3.64,P〈0.01)。副反应量表评分联合治疗4w末较入组时有显著下降(t=2.84,P〈0.05),8w起有极显著下降(t=3.57,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显著,且不加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金冬  罗东凤 《现代护理》2006,12(13):1188-1190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我院2005年1月~12月收治的125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1.36%,以上呼吸道(41.57%)、下呼吸道(21.69%)和胃肠道(16.87%)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种以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分别占48.59%、38.03%。结论病程长短、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药物副反应(流涎)及自我照顾能力为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0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现医院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医院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8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30例,发生率为9.42%(130/1380);其中肺部感染最多90例、其次是尿路感染34倒、肠道感染1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基础疾病、延髓麻痹、意识障碍、呕吐、存在侵入性操作、夏季、开颅手术、抑酸剂应用时间≥14d、激素应用时间≥7d、住院时间≥14d与医院感染因素有关(OR分别=2.45、1.75、1.93、1.79、2.24、3.24、2.52、2.12、3146、2-52、4.48,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出:年龄≥70岁、伴有基础疾病、存在意识障碍、实施侵袭性操作为主要危险因素(OR分别:3.43、3.21、2.96、2183,P均〈0.05)。结论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选取的416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发生感染的227例(54.57%)的年龄、疾病种类、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16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共发生医院内感染227例,感染率54.57%.本研究分析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因素,发现年龄越大(>60岁者感染112例,占49.3%)、住院时间越长(>28 d者感染88例,占38.8%)感染率越高;感染疾病种类以脑梗死(99例,占43.6%)及高血压脑出血(61例,占26.9%)感染例数最多;感染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59例(26.0%),下呼吸道45例(19.8%),口腔36例(15.9%),泌尿系统31例(13.7%),消化系统25例(11.0%),皮肤20例(8.8%),其他11例(4.8%);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使用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者感染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病变、使用抗菌药物是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病原菌的构成及感染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自制调查表收集贵州省铜仁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362例N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感染部位、感染诱发因素、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可能的影响因素等并作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5%,8.2例/1000床日,高于同期医院其他科室的感染率;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疾病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分别为58.2%和34.3%;共检出病原菌22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3株(46.8%),革兰阳性球菌96株(43.6%),真菌21株(9.5%)。金葡菌除对万古霉素呈敏感外.对其余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80.0%,大肠埃希菌除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为1.1%外,对其余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0.0%。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是否机械通气、侵袭性操作、H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有关。结论NICU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部位集中,影响因素复杂,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加强病室管理,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减少住院期间的交叉感染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本院急诊科病房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感染病例中103例革兰阳性菌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分离患者血液、尿液、痰、胆汁、穿刺液、分泌液、脓汁及伤口引流液送检标本共1796份,检出阳性标本631份,总菌株培养检出阳性率为35.1%。分离出病原菌共59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9株。465例感染病例中有103例检获革兰阳性菌感染,占2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心静脉置管、慢性肾功能不全、住院天数≥20 d是急诊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急诊科革兰阳性菌感染率在逐年增高,有针对性地合理选用抗生素,谨慎使用有肾毒性药物,保护肾功能,减少侵入性置管,缩短住院天数,将有助于控制医院急诊科革兰阳性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75岁及以上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75岁及以上高龄患者心脏手术术后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1 361例高龄患者行开胸心脏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率7.35%;医院感染组高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结论医院感染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负担及死亡率。因此,重视基础护理、加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的制订与实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医院神经外科全年共有住院患者614例,发生医院感染50例、55例次,医院感染率8.14%、例次感染率8.9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0.91%,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分别占14.54%和7.27%。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70%。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12月1 986例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88例,感染发生率为4.43%。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7.73%,其次是胃肠道、泌尿系统、口腔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有合并症、有侵入性操作。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规范,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7例患者中,163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4.1%;感染212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1.3%;感染主要部位依次是呼吸道(143例次,67.5%)、血液(28例次,13.2%)和泌尿道(15例次,7.1%);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64株,30.2%)、铜绿假单胞菌(35株,16.5%)和肺炎克雷伯菌(24株,11.3%)。不同年龄、住院时间、入ICU时疾病诊断个数、机械通气时间患者及有无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ICU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做好侵入性操作的管理,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情况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控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10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住院患者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82例,检出前两位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34例(18.7%)和泌尿外科29例(15.9%),医院感染病例58例占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31.9%,其中重症医学科18例(31.0%)、泌尿外科13例(22.4%)。结论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高发科室。应依据产ESBLs大肠埃希菌特点,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减少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医院的传播和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